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sclerosis,SSc)是种慢性多系统结缔组织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种特效治疗方法能检测硬皮病发展,常需要多个临床科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揭示硬皮病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因素,这就为未来产生新治疗方法提供了可能。该文主要对目前治疗方法和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这些治疗方法根据他们不同作用机制,如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及血管扩张剂等进行分类,同时每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硬皮病 系统性 治疗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0岁,未婚。主因右上腹疼痛伴发热2d,于2012年6月9日就诊于普外科门诊。就诊当日患者急性痛苦面容,体温39.2℃,心率100次/min,右上腹压痛,莫菲征(+)。腹部彩超示:胆囊炎,胆结石。

  • 标签: 梅毒 胆囊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简介:2例患者(分别为从牙买加和巴巴多斯旅行归来35岁女性和33岁男性)表现为罕见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皮肤幼虫移行症合并毛囊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毛囊及毛囊周围广泛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2例患者口服阿苯达唑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临床表现不典型 幼虫移行症 毛囊炎 皮肤 中性粒细胞浸润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汗孔角化症常见六种临床类型:经典型、浅表播散型、播散型浅表性光线性、单侧线状型、掌跖泛发型、点状汗孔角化症。现报道例罕见类型汗孔角化症:肛周疣状汗孔角化症。

  • 标签: 汗孔角化症 鸡眼样板 疣状 肛周
  • 简介:背景:外生殖器疣治疗中日渐突出问题是其潜在复发风险。但几乎所有评估复发性研究均为3随访。鉴于人类乳头瘤病毒潜伏期较长,而随访3时间太短,不足以检测出真实复发率,作者进行项研究,用5%咪喹莫特乳膏(种免疫调节剂)治疗外生殖器疣患者进行评价,并在皮损完全消退后随访6月。方法:在法国51所私人或开业医院进行开放式、非比较性、多中心研究。应用5%咪喹莫特乳膏3次/周,直至外生殖器疣消退,应用时问最长为16周。皮损完全消退后随访6月。

  • 标签: 外生殖器疣 乳膏治疗 5%咪喹莫特 随访 安全性 咪喹莫特乳膏
  • 简介:目的观察大豆低聚肽(SOP)中波紫外线(UVB)诱导BALB/c光老化小鼠皮肤中Ⅰ型和Ⅲ型胶原作用。方法BALB/c小鼠背部皮肤剃毛后予UVB照射,构建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随机分组行UVB照射后分别外用不同浓度SOP。组织切片、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改变并测定其胶原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MP1、MMP3、COL1a1、COL3a1mR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SOP组胶原含量及COL1a1、COL3a1mRNA表达增加(P〈0.05),MMP1、MMP3mRNA表达减少(P〈0.05),且SOP中浓度组效果最显著(P〈0.05)。结论SOP能有效对抗UVB所致BALB/c光老化小鼠皮肤中Ⅰ型和Ⅲ型胶原降解,小鼠皮肤具有光保护作用

  • 标签: 大豆低聚肽 中波紫外线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3
  • 简介:2011年春,在湖南张家界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第二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期间,段逸群、杨志波、刘巧三位教授向我展示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组织编写皮肤病中西医特色治疗丛书8本:《银屑病中西医特色治疗》(主编:杨志波、龚小红)、《皮炎湿疹中西医特色治疗》(主编:刘红霞)、《白癜风中西医特色治疗》(主编:蔡念宁)、

  • 标签: 中医皮肤科 特色治疗 皮肤病 丛书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西医
  • 简介:背景:在澳大利亚,基底细胞癌(BCCs)是种比较常见皮肤损害,每年开业医师接诊患者比例约为1:200。目的:评估目前在澳大利亚BCCs治疗常用方法及相关医疗保健费用。方法:就诊前未接受任何治疗BCCs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资料来自被抽样全科医师从各自病例中随机抽取2例BCC患者并完成1份调查问卷。从患者病历记录中提取有关治疗类型、就诊次数、治疗并发症和专业指引等信息。结果:164例患者(男性59%)纳入本研究,总计244处BCCs损害(平均每例患者1.5处皮损)接受治疗。22%息就诊于专科医生,大部分就诊于普通外科医生(45%)或整形外科医生(25%)。首选治疗为切除术,其次为冷冻治疗或刮除术和烧灼法。罕有不良事件被记录。大部分患者就诊次数为3.2~7.4次,每例患者总治疗费用约为146.60~496.20澳元,这主要根据疾病复杂程度和治疗需要而定。结论:澳大利亚报道BCCs发病率约为788/10万,治疗这种相对常见疾病价格不菲。

  • 标签: 治疗并发症 基底细胞癌 澳大利亚 医师 接诊患者 德语
  • 简介: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疾病其性生活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女性患者及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女性各76例进行问卷调查。以于我院体检健康女性设为对照组,患有生殖道感染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调查内容包括76例生殖道感染患者感染类型及构成比、性生活质量、性生活满意度以及性焦虑和性自信因子等6方面,通过心理评估调查问卷,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比较两组心理健康差异。两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76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中,以宫颈炎最为多见,占27.63%;其次以非特异性阴道炎多见,占22.37%;再次为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分别占14.47%和9.21%。心理评价表结果显示,两组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这些SCL-90因子中有着显著差异(P〈0.05),SDS和SAS总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性生活质量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功能总分以及性欲、高潮频数、性满意度、性焦虑以及配偶高潮频数、性满意度和性焦虑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配偶高潮频数及配偶性满意度方面,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疾病性生活有显著性影响,患有生殖道感染患者较健康女性可显著性降低性生活质量,同时表现为显著性不自信和性焦虑。临床上应注意此方面的影响,给予患者相应指导或介入性心理治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性生活 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LC)影响,进步探寻PDT治疗CA免疫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标记方法,15例PDT治疗前后CA皮损及5例正常包皮组织对照进行染色,在高倍光镜下观察LC形态、分布及数量等变化。结果15例CA皮损较正常对照组织[(18.8±4.0)/高倍视野]LC数量明显降低(P〈0.01),表皮内LC分布不规则,大部分LC结构不完整,细胞突减少、缩短甚至消失,缺少LC典型特征,点状或条索状。个别皮损表皮内LC缺失,而其真皮内见到不典型LC。PDT治疗后即刻组LC数量[(9.2±2.0)/高倍视野]较治疗前组[(6.2±1.8)/高倍视野]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7d组LC数量[(6.4±1.1)/高倍视野]回落接近治疗前水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患者皮损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作为抗原提呈细胞LC,其数量和形态发生改变。PDT能诱导CA皮损局部LC数量及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具有调节局部免疫作用

  • 标签: 尖锐湿疣 光动力疗法 朗格汉斯细胞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慢性湿疹患者血清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检测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诊治慢性湿疹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窄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2组均配合外用0.1%地塞米松乳膏及保湿乳膏进行协同治疗,治疗观察3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SI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SI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症状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期间都无出现瘢痕、皮肤水疱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中无不良反应,对照组1例出现色素沉着,都对症处理后好转,2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能抑制血清中TSLP表达,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安全性也比较好,从而提高治疗疗效,有很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湿疹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LuxG柔脉冲强光敏感性皮肤修复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uxG柔脉冲强光50例敏感性皮肤患者进行治疗,每4周1次,治疗3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治疗疗效,VISIA检测患者皮肤斑点、皱纹、纹理等,并检测患者每次治疗后1月经皮水分丢失(TEWL)数值及角度层含水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VISIA皮肤检测示:LuxG治疗3次术后较治疗前斑点、皱纹、纹理及红色区特征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毛孔、紫质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WL值在LuxG术后第1月迅速下降,治疗3次后接近正常值,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质层含水量在LuxG术后第1月明显升高,治疗3次后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xG柔脉冲强光敏感性皮肤疗效确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损伤小。

  • 标签: LuxG柔脉冲强光 敏感性皮肤 TEWL 角质层含水量
  • 简介:神经系统病变可以影响多种皮肤病进展。作者23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其中19例患者(包括9例湿疹,8例银屑病,2例硬皮病,1例玫瑰痤疮,1例接触性皮炎,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和1例复发性疱疹样皮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后,皮肤表现和分布会发生改变——部分皮损减轻甚至完全消退。

  • 标签: 皮肤病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病变 大疱性类天疱疮 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