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步入老年后,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特别是晨起后,身体的灵活度、肌力、平衡能力及反应能力都未调动起来,老年人需要用更长时间去适应调节。而在早晨做体操,不仅可以使机体快速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并能够提高全身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这对开始一日生活及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疗养 老年保健 体操
  • 简介:摘要目的前急救是医院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地,其面对的病人一般都是急性病发作、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或者是交通事故的伤员等,其中以多发伤为主。因此,如何做好前多发伤的诊断与处理,不仅关系到整个急救过程的成败,更关系到伤病人员的生命安危。方法结合我科一年来在前多发伤救治的经验,总结了427人多发伤前急救的主要护理措施及前急救的护理管理,主要措施包括缩短急救时间,提高反应能力,及时准确评估患者伤情,针对性的有效处理,适当的心理护理,合理安全的转运以及前急救的护理管理。结果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由以往的75%提高到现在的90%,我们认为采取正确全面、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降低伤者的死亡率,也为患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因此,做好前急救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 标签: 院前急救 多发伤 护理措施 安全转运 护理管理
  • 简介:邵阳市妇幼保健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卫生事业单位,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担负着全市12个县(市区)妇女儿童保健、医疗、健康教育、科研教学及妇幼保健基层技术指导、妇幼卫生人员培训、妇幼卫生统计等多项任务的专业医疗保健机构。

  • 标签: 妇幼保健院 邵阳市 基本医疗服务 卫生事业单位 卫生人员培训 医疗保健机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前急救流程。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共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抢救情况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前急救,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前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结局进行对比,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5例,两组患者死亡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发病迅猛、病情严重、患者预后差,因此采取前急救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院前急救 临床疗效 抢救流程 死亡率
  • 简介:目前,大多数基层卫生检验科的质量控制着眼于本科内部,而忽视了外部许多重要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如病人所处的环境、用药情况、习惯饮食、运动、标本正确采集与传送等,常出现检验结果与病人实际不符的情况,导致临床医生的误解甚至诊断失误。因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联系显得极为重要。

  • 标签: 检验医学 临床 沟通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5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16-01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临床医学提供了较好的支持。但是,对于某些突发性疾病(心肌梗塞、心脏病、脑溢血、脑梗塞)的发生都是异常突然的,若不及时送医,可能会提高患者的致死率。由此可见,完善院前急救技术,并开展相应治疗办法,降低各类心、脑或创伤性脏器损伤而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几率,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生活的质量。那么,在实际院前急救治疗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注意什么?什么院前急救?如何开展院前急救呢?什么是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的主要对象是心跳骤停的患者,此类患者的大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且个人体征情况较不稳定。就临床医学而言,若患有心脑血管的患者发生急性疾病而引发的呼吸困难,最佳救助时间通常在3分钟左右;若救助时间多于10分钟及以上,可能会导致心源性猝死的致死率在95%及以上。可以说,若患者突发心脏或脑部的血管疾病,可能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所以,务必对此类患者进行急救。传统“120”急救电话的最短到达时间普遍在15分钟及以上,而医护人员到达时已经错过了该患者的救助时间,不利于患者生存。由此,需要范围内的具备医学常识或救助常识的人对该患者进行急救,维系患者的临床体征,此现象就是院前急救的基本内涵。据《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所述,在患者发病后240s内救助,有利于改善患者体征。同时,急救中主要涵括“求救”、“心肺复苏”等患者,而除颤环节是急救中的重中之重,通常需要联用心肺复苏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院前急救所涉及的医学知识点较多,主要涵括护理学、急救理论、外科理论等内容。通过协调即场的临床资源,采用相应护理方法进行救助,以此判断出患者基本体征。院前急救包含哪些内容?院前急救主要涵括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两方面内容,而这两方面内容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具体如下:第一,心肺复苏是院前急救的重中之重。首先,急救人员需要分析当地的环境因素,确保该环境稳定性后方可实现救助。此时,急救人员需做好相应自我防护,根据场地变化佩戴相应防护装置。例如烟尘较大的火灾现场的救助中,则需佩戴防毒面罩,同时分析患者的体征情况,并以此开展心肺复苏的技术。同时,急救人员需使用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乡镇卫生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为维护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担当着主要角色。根据系统论原理,乡镇卫生是我国卫生系统内的子系统,其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功能的发挥与卫生人员结构密切相关。故在《湖北省一级医院评审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审细则)中,要求卫技人员应占全院总人数的80~85%,其中医与护各占卫技人员的38%;护理人员结构中,护师以上占护理人员总数≥10%,

  • 标签: 护理人员 乡镇卫生院 卫技人员 一级医院 护师 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 作者: 王志远(辽中县人民医院辽宁辽中1102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院前急救在整个颅脑损伤救治中十分关键,重型颅脑损伤是创伤致死的主要原因,它救治困难,病死率高,转移病人也有一定的危险。颅脑损伤早期呼吸循环紊乱,对病人的后续治疗及预后有直接影响。伤后曾出现低血压(收缩压12KPa)和缺氧(有呼吸暂停、紫绀Pa028KPa)的病人预后明显变差。现将我院院前急救颅脑损伤的经CT及临床证实的98例,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常见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在就诊的125例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根据各类中毒的临床特点和针对性采取就职措施,排除毒物,为后续专科治疗赢得了时间,降低了伤残率和死亡率,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前及时、迅速、合理的急救措施,既提高了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缩短了重度中毒患者的缓解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保证急危重患者愈愈后好坏的关键。

  • 标签: 中毒 院前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车祸创伤伤员前伤情评估、急救护理与转送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14起车祸致伤的150例前急救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前急救,150例伤员中院前急救成功100例,现场死亡50例,死亡原因为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血气胸。结论快速准确的伤情评估,积极的组织管理,呼吸、循环支持、保温、转送等措施是前急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创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CPR)是前急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心肺复苏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文章对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梳理和分析,并对前急救心肺复苏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等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未来发展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提高创伤患者生存率与康复率的关键因素。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创伤患者的护理不仅仅依赖于急救团队,还受到综合医疗体系、创伤中心的质量、患者的个体特征、创伤管理的不断进步、预防措施、创伤后康复和医疗教育与培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和优化这些关键因素对于提高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至关重要。通过协调综合医疗体系、选择高质量的创伤中心、关注患者的个体特征、持续改进创伤管理方法、加强预防措施、提供创伤后康复和提高医疗教育与培训,我们可以为创伤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提高其生存率和康复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院前处置 创伤 急救 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