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心理疗法对症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就诊并被确诊为抑郁症的64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宁心解郁汤”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3、5、7周的不良反应(TESS)以及抑郁程度(HAMD)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第1、3、5、7周的HAMD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药汤剂联合心理支持疗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中药汤剂治疗,因此我们可以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增强我国对儿童保健教育的重视度,强调儿童保健教育中普及营养知识的重要性,增强我国儿童的平均体质。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50例患有健康疾病的儿童,将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患儿,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上对实验组患儿给予基础的治疗、护理措施时,注重对儿童家长就儿童保健教育中的普及营养知识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健康的正确认识;针对对照组,临床上则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措施,不重视儿童营养知识的普及。结果实验组有20例患儿营养状况良好(80%),3例患者身体好转(12%),2例患者营养状况较差(8%);对照组有9例患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36%),2例患儿身体好转(8%),14例患儿的应用状况较差(56%),所以实验组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长对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时,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能够增强儿童的体质,减少营养不良状况的出现几率,让儿童更加健康的茁壮成长。
简介:目的:探讨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作用模式和流程。方法随机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所属3家社康中心居家养老的居家老人,分别设为甲社区、乙社区和丙社区,每家社康中心选取100名居家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内常住老人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近年来这3家社康中心辖区内常住老人的自我健康行为和社区护士对其的管理状况,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作用模式和流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甲、乙、丙三个社区老人和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分别为60%、80%、98%,丙社区老人和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大于甲和乙社区,三组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养老保健服务中的社区护理应该结合社区居家老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活动进行护理,加强社区护理护理人员的培养,对社区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可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满意度,进而保证社区居家老人的和谐健康发展。
简介:摘要儿童忽视(childneglect)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和公共卫生问题。作者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家长忽视儿童口腔保健的现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在南宁市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按照整群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5个社区为调查现场,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284名5岁以下流动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儿童系统保健建卡率方面,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母亲高于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母亲,其系统保健建卡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不同的流动儿童,其预防接种建卡率存在明显不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苗"接种合格率方面,母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及有职业其儿童高于低文化程度和无职业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南宁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五苗"合格接种率、预防接种建卡率、系统保健建卡率较低,卫生部门应加强流动人口家庭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意识,加大对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管理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流动儿童纳入流入地儿童健康管理等政策。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乡60例儿童家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各组家长30例,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电话咨询、发放小册子以及讲座等方法完成。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完成。比较两组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情况以及带领儿童接种疫苗情况等。结果干预组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家长,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儿童接种疫苗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儿童,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乡儿童家长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促使家长知识掌握水平实现进一步提升,同时促使家长进一步参与乡儿童保健工作的执行。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儿童保健门诊中推行健康教育措施,让年轻家长正确掌握关于婴幼儿喂养、疾病预防和护理的知识。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2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状况与卫生需求,为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疾病预防保健工作,探索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对我院接诊的150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定量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患病情况、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慢性病检出情况、就医情况及卫生需求。结果150例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69.33%、骨关节类疾病30.67%、高血压14.00%、偏头痛12.67%、糖尿病10.00%、冠心病8.00%、子宫肌瘤6.00%、消化道遗疡3.33%;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大于其它疾病(P<0.05);10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为头痛45.19%、失眠41.35%、烦燥38.46%、疲乏35.58%、关节疼痛33.65%、眩晕32.69%;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检出率为14.29%、糖尿病检出率为6.67%、冠心病检出率为8.33%;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未就医率显著大于定期就医率(P<0.05),无健康体检率显著大于健康体检率(P<0.05);围绝经期妇女卫生需求依次为妇科检查、营养指导、保健咨询、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用药指导。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风险高,围绝经期妇女健康保健意识薄弱,医疗保健存在广泛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的护理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手段。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与标准,选取2013年10月10日—2014年10月10日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治疗的120例儿童患者作为此次临床实践研究的对象。在这120例儿童患者当中有60例是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这组称为对照组;另外的60例儿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辅助健康教育,此组称为分析组。然后将对照组和分析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统计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程度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分析组的60例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比较好,护理工作的质量、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度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的护理效果较好,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由此可见,在儿童保健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是一种值得广泛运用与推广的临床实践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保健全程引入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保健的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儿童接受保健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儿童100例,对照组儿童给予传统以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观察组儿童在接受传统以体检为主保健模式的基础上接受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对两组儿童的保健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生长发育、行为出现问题以及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的过程中,在传统以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可以提高儿童保健的效果,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避免儿童出现行为问题,提高家长育儿知识的知晓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母婴保健工作中的作用。方法以家庭为单位,对孕产妇的家人、保姆和孕产妇本人,采用多种形式如讲解、指导、示范、观看CD、发放母婴保健知识小册子等,根据个人文化程度、接受能力、时间长短,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开展。结论做好社区母婴保健工作,不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预防产后并发症和提高育婴能力,培养生理、心理健康的下一代,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