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保健全程引入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保健的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儿童接受保健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儿童100例,对照组儿童给予传统以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观察组儿童在接受传统以体检为主保健模式的基础上接受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对两组儿童的保健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生长发育、行为出现问题以及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的过程中,在传统以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可以提高儿童保健的效果,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避免儿童出现行为问题,提高家长育儿知识的知晓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中心理行为评估的干预价值。方法:以社区儿童为研究对象并以2019年11月~2021年11月为时间背景,样本共122例,按照随机数表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n=61)以基础儿童保健,给予观察组(n=61)以基础儿童保健联合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针对两组儿童的保健情况做差异分析。结果:针对两组生长发育情况做差异分析,观察组的身长、体质量、头围以及发育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情况,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家长的育儿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联合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减少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家长的育儿知识也得到极大丰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对社区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方法选择中心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儿童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儿童身高体重、智能发育情况、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家长对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生长发育情况、营养指导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身高、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智能发育评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社交)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通过在儿童保健中引入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得到提升。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引入儿童保健后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3-2023.3期间参与儿童保健的120名儿童纳入研究,其中60名采取常规儿童保健模式,60名在常规儿童保健同时全程引入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依次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观察组,从不同方面统计学分析两组儿童保健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家属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体格发育、智能发育筛查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项参数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全程引入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能够提升服务质量,帮助儿童家属掌握更多知识,并促进儿童的身心发育,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选取 2016年 5月 ~2018年 5月急诊监护室收治的 8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 43例和干预组 43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 结果 护理前,在 SAS和 SDS评分方面,干预组和常规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在 SAS和 SDS评分方面,干预组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为( 93.12±3.26)分,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为( 82.54±4.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根据急诊监护室患者心理评估状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不仅有助于改善焦虑和抑郁情况,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其值得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急诊监护室收治的8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43例和干预组43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前,在SAS和SDS评分方面,干预组和常规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在SAS和SDS评分方面,干预组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为(93.12±3.26)分,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为(82.54±4.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急诊监护室患者心理评估状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不仅有助于改善焦虑和抑郁情况,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其值得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亚临床抑郁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临界状态,其相关死亡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此外,亚临床抑郁人群相较于普通人群有较差的生活质量以及较高的抑郁障碍转归风险。因此,对于亚临床抑郁的积极干预很有必要。目前认为,心理干预相较于药物干预能够更好用于亚临床抑郁干预实践,但目前暂无基于循证支持的亚临床抑郁心理干预的综述性文献以供实践参考。心理干预作为亚临床抑郁干预的主要手段,方法多样、受众类型覆盖面广、效果确切,可以有效应用于亚临床干预实践。目前认为对亚临床抑郁有确切干预效果的心理干预策略具体包括:认知行为干预、问题解决干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注意偏向修正训练、基于传统心理干预理论框架的自助干预策略和基于电子邮件的自助干预策略激励措施、基于网络平台的亚临床抑郁综合性心理干预、基于各类心理干预办法的亚临床抑郁阶梯干预等。未来的研究应当围绕各种心理干预的不同缺陷,对亚临床抑郁心理干预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革新和开发。以基于网络的结构化综合性心理干预自助平台为代表的多种心理干预办法融合式心理干预策略的构建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