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造影超声技术对评价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患者局部心肌微循环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山西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和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患者15例为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组,选取同期15名可疑冠状动脉疾病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观察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组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及部位。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组及对照组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impson法获得左室射血分数。然后,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组及对照组均行心肌造影超声检查,所测量的心肌血流灌注参数包括灌注开始时间、达峰时间、反映局部心肌血容量的曲线峰值强度A值、反映局部心肌灌注血流速度的曲线斜率β值和局部心肌血流量(A×β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心肌血流灌注参数的差异。绘制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心肌灌注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项参数的曲线下面积,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15例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患者共22处冠状动脉受累并发生狭窄,狭窄率50%~69%者占13.6%(3/22),狭窄率70%~99%者占81.8%(18/22),完全闭塞者1处占4.5%(1/22)。冠状动脉开口处狭窄受累最多86.4%(19/22),少数位于冠状动脉中远段9%(2/22),而且呈节段性改变,仅1处呈单支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4.5%(1/22)。1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单支冠状动脉病变9例(60.0%,9/15),两支冠状动脉病变5例(33.3%,5/15),三支冠状动脉病变1例(6.7%,1/15)。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组A值[(6.55±1.48)dB vs(8.09±1.35)dB]、β值[(0.45±0.13)/s vs(0.64±0.07)/s]、A×β值[(2.75±1.03)dB/s vs(5.23±0.51)dB/s]均比对照组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978、15.178、25.260,P均<0.001)。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组灌注开始时间[(2.74±0.78)s vs(2.55±0.63)s]、达峰时间[(12.43±0.79)s vs(7.53±0.93)]均比对照组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9、50.068,P=0.013、<0.001)。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69,P<0.001)。A×β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当截断值为4.0017 dB/s时的诊断效能最高,此时敏感度为94.2%,特异度为81.5%。结论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可引起心肌微循环障碍,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受损。心肌造影可准确定量评价大动脉炎冠状动脉受累的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情况。
简介: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5例冠状动脉畸形患者中冠状动脉瘘11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4例。合并风湿性心瓣膜病1例,法洛四联症1例。非体外循环下手术6例,其中5例行孤立瘘支动脉结扎术,1例行冠状动脉切线缝扎术;体外循环下经心腔修补内瘘口手术4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切开冠状动脉修补外瘘口1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异常起源于左肺动脉行回旋支左肺动脉开口处结扎术1例,左锁骨下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吻合、肺动脉端开口处结扎术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移植术2例,合并的心脏疾病均同时纠治。结果1例因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余14例术后心悸、胸闷、心脏杂音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冠状动脉畸形一旦确诊,应及时采用适宜的矫治技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7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冠脉支架术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依照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冠脉支架术后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36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约为91.67%;36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约为80.56%。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照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及时有效的术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