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和探讨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 方法 研究共计选择了来我院进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 5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来院治疗年限在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 月之间。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了对照组 (n=29) 和观察组 (n=29)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护理工作完成之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个组别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均不存在意义 (P>0.05)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观察组,两个组别间数据对比具备意义 (P < 0.05) 。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 两个组别间数据对比具备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护理维持性血透患者期间,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可以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改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提高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 2017.2至 2018.12的 80例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开展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焦虑缓解的时间、睡眠改善的时间;护理前后焦虑、睡眠状态。结果:针对性护理组满意度、焦虑、睡眠状态、焦虑缓解的时间、睡眠改善的时间对比对照组有优势, P< 0.05。结论: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焦虑紧张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 2020.2.16—3.26月期间,我院 80例 医护人员,对其焦虑紧张心理情绪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心理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对本次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心理分析得知,我院医务工作人员的焦虑紧张心理主要由工作压力、感染风险、疫情现状、家人思念等引起。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后,医护人员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改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务工作人员在高压、高危环境中,易产生负面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焦虑紧张心理,提高工作效率,该护理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产后疼痛及出血的影响。方法 1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50例。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 ,产后 24、 48h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 ,产后 2、 24h出血量。结果 分娩前 ,观察组和对照组初产妇的 SAS评分分别为 (54.5±5.3)、 (54.8±5.4)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分娩后 ,观察组初产妇的 SAS评分为 (40.3±1.7)分 ,低于对照组的 (49.2±3.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 24、 48h,观察组初产妇的 VAS评分分别为 (5.1±1.1)、 (3.1±0.7)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8±1.6)、 (4.6±0.9)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 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产后 24h产后出血量为 (231.79±34.8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418.41±50.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初产妇的产后焦虑程度和产后出血状况,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诱发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出现焦虑心理的相关因素,寻求有效的防范处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于 2019年 2月展开,在感染性疾病科科室当中抽取 30例护理工作人员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取我院非感染性疾病科室即其他普通护理人员 30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纳入对象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根据所得数据进一步分析对感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结果 在调查后提示相对于普通科室护理人员,感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处于焦虑状态例数明显更高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比较两组纳入对象社会支持度情况,观察组所得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数据归纳后认为导致其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因素包括:被理解与支持程度不足、担心受到疾病传染及传染家人、物理化学的刺激及经济收入不高。结论 感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重视,该职业社会支持程度相对较低,应该通过各项有效措施及防护工作来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负担,保障身心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提高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7.2至2018.12的80例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开展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焦虑缓解的时间、睡眠改善的时间;护理前后焦虑、睡眠状态。结果:针对性护理组满意度、焦虑、睡眠状态、焦虑缓解的时间、睡眠改善的时间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甲状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焦虑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50例于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数均为 25.对照组在整个围手术期给予常规的甲状腺癌护理模式,实验组咋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 SAS)与抑郁自评( SDS)的评分。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SAS和 SDS评分都有明显改善,且术后实验组两项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缓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进而提高手术后患者的恢复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大内科治疗过程中为了预防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观察优质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大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 2018年 5月到 2020年 5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 SAS护理后为 33.32±5.21(分),参照组护理后为 45.28±5.09(分),( t=8.131,p=0.000);研究组 SDS护理后为 31.19±3.86(分),参照组护理后为 42.23±3.97(分),( t=8.253,p=0.000)。两组数据有差异,( P<0.05)。结论:大内科患者治疗时采用优质护理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以家庭护理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模式对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方法: 以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我院顺产的产妇 100 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50 例产妇为观察组, 50 例产妇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后护理手段,观察组产妇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心理护理手段。分别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程度、产后抑郁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产后的心理恢复明显强于对照组,且心理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服务的满意度也强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具有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与疼痛的相关性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200 例慢性疼痛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或联合微创介入方法治疗疼痛。于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中文简化版 McGill 疼痛问卷 (SF - MPQ)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PHQ - 9) 、广泛性焦虑量表 (GAD - 7) 进行疼痛、抑郁和焦虑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 SF - MPQ 、 PHQ - 9 、 GAD - 7 评分均明显降低 (P < 0.01) 。抑郁焦虑情绪与疼痛呈正相关 (r=0.657 、 r=0.511 , P < 0.01) 。结论慢性疼痛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随着疼痛程度降低,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抑郁焦虑情绪与疼痛有关。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IVF-ET周期妇女焦虑情绪对治疗结局影响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IVF-ET周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的“周期降调当日”、“取卵前1h”、“移植后12d等待hCG结果前”这3个阶段进行特质焦虑问卷调查,搜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研究IVF-ET周期妇女焦虑情绪对治疗结局影响的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统计,100例患者在3个阶段表现具有显著差异。周期降调当日,特质焦虑较低的患者为65例(SA-I为33.09±6.93),较高患者为35例(SA-I为39.92±7.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卵前一小时,特质焦虑较低的患者为24例(SA-I为33.70±8.12),较高患者为26例(SA-I为41.47±1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4d等待hCG结果前,特质焦虑较低的患者为38例(SA-I为38.36±10.60),较高患者为28例(SA-I为45.51±14.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特质焦虑可以作为影响IVF疗效的心理学变量,但在实际的治疗工作中,仍然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并且将患者的个体差异因素考虑进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IBD患者。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患者的疾病类型、性别、年龄、确诊年龄、误诊史、病程、复发次数、药物使用情况、疾病活动期、既往心理障碍史、社会支持度、压力等临床资料。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IBD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IBD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43例患者,其中克罗恩病(CD)71例(49.7%),溃疡性结肠炎(UC)72例(50.3%);合并焦虑状态50例(35.0%),合并抑郁状态34例(23.8%)。与UC组比较,CD组男性比例较高(P = 0.04),年龄和确诊年龄较小,误诊比例明显增高(均P<0.01)。UC患者采用的药物以5-氨基水杨酸(5-ASA)为主,CD患者以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和(或)硫唑嘌呤为主(均P<0.01);UC组较CD组处于高压力状态的比例更高,获得满意的社会支持的比例更低(均P<0.05)。UC合并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CD组(P<0.01),而两组间合并焦虑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疾病活动期(OR = 4.90,95%CI:2.33 ~ 10.32,P<0.01)、高压力状态(OR = 13.37,95%CI:5.84 ~ 30.62,P<0.01)、满意的社会支持(OR = 0.05,95%CI:0.02 ~ 0.20,P<0.01)、心理障碍史(OR = 3.47,95%CI:1.57 ~ 7.65,P = 0.002)、近期使用IFX(OR = 2.08,95%CI:1.01 ~ 4.32,P = 0.045)与IBD患者合并焦虑状态显著相关;IBD类型(OR = 4.45,95%CI:1.85 ~ 10.72,P<0.01)、疾病活动期(OR = 5.83,95%CI:2.41 ~ 14.12,P<0.01)、高压力状态(OR = 8.87,95%CI:3.68 ~ 21.38,P<0.01)、满意的社会支持(OR = 0.11,95%CI:0.04 ~ 0.31,P<0.01)、复发≥3次(OR = 2.92,95%CI:1.32 ~ 6.43,P = 0.007)、心理障碍史(OR = 2.45,95%CI:1.06 ~ 5.64,P = 0.03)与IBD患者合并抑郁状态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活动期(OR = 3.24,95%CI:0.92 ~ 6.00,P = 0.08)、高压力状态(OR = 5.13,95%CI:1.91 ~ 13.83,P = 0.001)是IBD患者合并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满意的社会支持(OR = 0.12,95%CI:0.03 ~ 0.50,P = 0.003)是其保护因素;UC(OR = 3.06,95%CI:1.12 ~ 8.39,P = 0.03)、疾病活动期(OR = 2.87,95%CI:1.05 ~ 7.89,P = 0.04)、高压力状态(OR = 3.07,95%CI:1.01 ~ 9.31,P = 0.048)是IBD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IBD患者,UC较CD更易合并抑郁,疾病活动、高压力可增加焦虑、抑郁风险,满意的社会支持可降低焦虑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于人工肝治疗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和焦虑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人工肝治疗后病情稳定的60例出院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3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延伸护理为主,比较依从性、生活质量、焦虑程度。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总依从性大于乙组(P<0.05);甲组精神健康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生理机能评分都大于乙组(P<0.05);甲组焦虑程度评分小于乙组(P<0.05)。结论:于人工肝治疗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可显著缓解焦虑程度,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