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语言训练配合针刺治疗128例脑卒中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56例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痉挛型构音障碍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语言训练,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功能、语言清晰度和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项功能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语言清晰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102(79.69%)低于试验组117(91.4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语言训练 针刺治疗 脑卒中痉挛型构音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靳三针在治疗自闭症患儿语言发育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自闭症患儿语言发育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靳三针干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CSRA(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ARS评分比较,治疗组患者CAR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CARS评分下降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干预治疗自闭症患儿语言发育障碍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语言发音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 标签: 靳三针 自闭症患儿语言发育障碍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72-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组语言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间孤独症患儿80例;对照组40例采用一对一语言训练,观察组40例接受小组语言训练方式。一年后应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15例患儿显效,20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10例患儿显效,22例患儿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80%;两组进行有效率的卡方检验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组语言训练能够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语言发育。

  • 标签: 孤独症 小组语言训练 康复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双耳配戴助听器受试者在中文言语噪声环境下、不同麦克风模式下的言语识别阈(speechreceptionthreshold,SRT),探究窄闽方向性技术的优势。方法受试者为20例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每位受试者均双耳配戴助听器,采用普通话言语测听系统作为测试材料,测试每位受试者在不同麦克风模式时的SRT,比较各项SRT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在中文言语噪声环境下,窄阈方向性较全向性和方向性约提升1~3dB信噪比(P〈0.01),较特殊方向性约能提升0.7dB信噪比(P〈0.05)。结论窄阈方向性技术在中文言语噪声环境下更有利于提高信噪比。

  • 标签: 言语识别阈 言语噪声 窄阈方向性 双耳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假性延髓麻痹患者接受电项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增加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电项针+康复训练,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吞咽功能评分和言语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而观察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评分和言语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电项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故值得推广。

  • 标签: 电项针 康复训练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功能 言语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因不能按时完成疗程而剔除,对照组中有2例因并发心血管疾病而转科治疗,最终纳入本研究病例84例,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单纯一对一方式训练,每日2次,每次30 min,共60 min,每周治疗6 d,持续4周;观察组在每日上午进行一对一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每日下午进行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每次30 min,每周治疗6 d,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和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分项积分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8项分项积分中,观察组除颌位置积分[(3.15±0.85)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其余7项分项积分[呼吸(1.02±1.03)分、唇的运动(2.04±1.25)分、反射(1.02±0.74)分、软腭运动(1.00±0.88)分、喉运动(1.30±1.23)分、舌运动(2.36±1.30)分、言语(2.23±1.3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1.99±0.91)分、唇的运动( 4.14±1.91)分、反射(2.08±1.29)分、软腭运动(1.79±1.45)分、喉运动(3.22±1.64)分、舌运动(5.31±2.62)分、言语(3.88±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量表的各指标评分[生理领域(68.51±4.32)分、心理领域(67.53±4.52)分、环境领域(68.86±5.22)分、社会领域(50.36±4.6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生理领域(41.22±3.90)分、心理领域(48.66±5.00)分、环境领域(43.63±4.60)分、社会领域(43.92±4.10)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音小组综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训练 脑卒中 构音障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构音训练的语言康复训练对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的100例听障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听障儿童作为观察组接受基于构音训练的语言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训练。通过对比两组在听觉言语能力和智力发育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后,观察组听障儿童在听觉言语能力和智力发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表现出更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认知能力。而对照组听障儿童的进步相对较慢,差异显著。结论:基于构音训练的语言康复训练对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康复训练中引入构音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智力成长。这为听障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构音训练 语言康复训练 听障儿童 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 影响
  • 简介:本文从言语音调异常的临床表现和针对言语音调异常常用的促进治疗法的设计原理出发,探讨应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效地矫治此类问题,为切实提高临床言语音调异常矫治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言语音调异常 促进治疗法
  • 简介:“十聋九哑”是过去对听力损失患者不能说话的描述,在现代科技文明发达的今天,我们能改变这一事实吗?答案是肯定的。现在,让听力损失孩子学会说话,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交流,接受幼见园和小学等同样的教育。使他们回归主流社会,“铁树开花,聋人说话”已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 标签: 听力损失 培训中心 现代科技文明 孩子 聋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韵律训练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言语失用症伴口颜面失用的疗效。方法 :将 40例脑卒中言语失用症伴口颜面失用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例。观察组采用言语康复训练结合韵律训练治疗 ,对照组给予单纯言语康复训练。运用言语失用评价表评定言语失用评价 ,运用口颜面失用的评定方法评定口颜面失用。评定项目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 ,治疗前后分别观察 2组患者数数、唱歌及口颜面动作检查的变化。结果 :治疗 4周后 ,2组言语失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5),且观察组自数、跟数两项评分更高于对照组 (P<0.05) ,2组自唱、跟唱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 4周后 ,2组口面动作评分中执行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模仿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韵律训练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能够明显纠正脑卒中患者的言语失用症和改善口颜面失用。

  • 标签: 言语失用 口颜面失用 韵律训练 言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埋线治疗中风后语言-吞咽障碍的临床。方法:在2020年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从我院抽取80例中风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语言-吞咽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语言-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常规语言-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联合应用星状神经节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性为97.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性为87.50%,P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语言-吞咽障碍 星状神经节埋线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的励-协夫曼言语治疗(LSVT)训练改善中国帕金森病(PD)患者言语障碍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6例中国PD患者,采用标准化的LSVT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训练前、后,采用PRAAT软件分析PD患者的声学数据,采用日本GRBAS嗓音量表评定患者的嗓音质量,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对患者言语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经过4周LSVT训练,PD患者的发声、嗓音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声学分析显示,训练后元音最长发音时间由(11.93±6.81)s增加到(17.50±6.25)s;元音发声音量从(69.91±7.61)dB增加到(76.12±6.07)dB,阅读音量从(64.82±3.77)dB增加到(70.40±5.41)dB,独白音量从(61.44±4.58)dB增加到(64.29±4.70)dB。GRBAS评定显示,总嘶哑度评分从(1.93±0.77)分减少到(1.25±0.93)分。VHI量表评分显示,总嗓音障碍指数由(66.87±18.61)分降低到(49.87±21.21)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LSVT训练能够显著增加PD患者最长发音时间、提高音量、改善嗓音质量、降低嗓音障碍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励-协夫曼言语治疗 帕金森病 言语障碍 嗓音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均分,分别为常规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给予实验组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言语功能评分。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80%,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7.78%;后者言语功能评分优于前者,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应用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 帕金森病患者 言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帕金森病患者50例,于2023年3月-2024年1月入院,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n=25,2023年3月-2023年7月)、观察组(n=25,2023年8月-2024年1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两组均干预2周,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言语功能。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帕金森病言语障碍量表(PD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嗓音障碍指数(V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式言语康复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改善言语功能,加快康复进程。

  • 标签: 阶梯式言语康复 帕金森 言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游戏为基本途径开展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语言训练的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60例,均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游戏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6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Q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DQ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游戏治疗方法 孤独症 谱系障碍 语言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障碍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基础上采集患儿和父母外周血进行WES,结合患儿的临床表型筛选候选变异,包括单核苷酸突变(SNVs)和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候选变异利用Sanger测序/real-time PCR/CNV-Seq完成验证和家系分离分析,最终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完成致病性评估和遗传诊断。对其中完成《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2016版》检查的125例患儿,以WES检测结果阳/阴性分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儿总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能区的发育水平。结果165例语言发育迟缓/障碍患儿完成WES检测,男女比例为1.95∶1,男童109例,女童56例,年龄(3.2±1.2)岁、中位数3.0岁,共检测出与疾病相关的致病性突变者45例,阳性诊断率为27.3%(45/165)。其中36例检测到的变异为SNVs,9例为CNVs。家系成员的变异来源检测显示新发突变在致病性基因变异中占比为86%(31/36)。女童的阳性诊断率45%(25/56),显著高于男童(18.3%、20/109,χ²=12.171,P<0.05);各年龄段的阳性诊断率无显著差异(χ²=4.349,P>0.05);WES检测阳性组患儿大运动发育商均值低于阴性组(61.5±15.39 vs. 69.4±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0,P<0.05);两组患儿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能区发育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3、-1.298、-0.114、-0.214,P均>0.05)。结论语言发育迟缓/障碍具有复杂的遗传异质性,WES在全外显子层面对语言发育迟缓/障碍儿童的早期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儿童 语言障碍 外显子 测序
  • 简介: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是一组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狭隘兴趣及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社会交往及言语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问题,这些可导致患儿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如脾气暴躁、自伤、自残等问题行为。针对其沟通和交流障碍使用AAC(augmentativeandalternativecommunication)辅助交流沟通系统,即与移动技术相结合的高科技辅助沟通系统1,通过标准化量表评估患儿使用AAC训练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使大家了解辅助沟通交流技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应用效果及发展前景,从而提升其沟通交流、言语认知及理解能力,减少问题行为发生。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 A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