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减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疼痛的实际 效果。 方法:选取 2016年 2 月 到 2019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608 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出现疼痛感时给予不同的镇痛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疼痛情况是否有所改善。结果: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 NRS 评分分别为( 7.81±0.80 )分、( 7.80±0.77 )分,差异不显著( P>0.05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NRS 评分分别为( 5.63±0.58 )分、( 3.49±0.41 )分,差异显著( P<0.05 )。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 76.32% ( 232/304 ),观察组为 92.43% ( 281/304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的健康状态和情绪状态。结果:为两组患者采取健康状态调查表(SF-36)的调查,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F-36中各项目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状态,促进患者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中,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入院的12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表排序的方式,来将其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6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且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状况无差异(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减轻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使之更为积极的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临床需加强重视。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儿童口腔科治疗中焦虑和疼痛控制方法。方法:病例样本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6例儿童口腔科治疗患儿,96例患儿均受疼痛恐惧心理及焦虑影响,无法配合口腔疾病治疗。医师采用行为诱导及口服镇静药物对患儿行为进行约束,无效果后实施全麻治疗,评估分析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96例患儿经行为诱导、口服镇静药物、全麻后均实现有效行为约束,口腔疾病治疗顺利完成,麻醉时间为(81.59±4.22)min,复查时Venham评分优于麻醉前(P<0.05)。结论:行为诱导、口服镇静药物、全麻可有效约束患儿口腔科治疗行为,控制疼痛及焦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2-2021.11月,1年内收治的67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VAS评分、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疼痛护理干预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活动能力,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及下肢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近两年在本院进行关节置换术的 8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红蓝球法分成两组,病例为 43例的对照组于术后行常规护理,病例为 43例的研究组于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术后 DVT发生率及下肢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 DVT发生率比对照组的低,其 HSS、 ROM、 BI评分等比对照组的高,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可对下肢 DVT形成进行良好预防,并有效改善下肢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及切口愈合的影响。 方 法将我院在 2016--2018 年间收治的 118 例手外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与常规护理设为参照组,一组给与综合护理设为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59 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切口消肿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切口消肿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参照组患者,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5 )。 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到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及切口愈合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患者疼痛时间,有利于加快患者伤口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 的临床效用。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肿瘤病症,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68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病情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观察组则为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分析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对疼痛度、操作情况均做以对比。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为 94.1% ( 32/34 ) ,对照组为 85.3% ( 29/34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操作时间、术中渗血量以及疼痛评分中均以观察组用时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安全性高,用时短,可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