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72岁,因"语言不能、右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15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2015年8月18日13时午饭时突发神志不清,伴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具体量不详。同时伴有视物不清,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等症状。家属将其送至当地医院,急查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未见明显异常,经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9点30分神志转清,症状缓解,呼其名有目光对视,但仍言语不能。

  • 标签: 旋律发音治疗 治疗性演唱 运动性失语 汉语普通话
  • 简介:肌电图(EMG)系临床诊断神经肌肉疾病必需检查手段,最常用是针电极肌电图,有时还需进行以下较少使用特殊方法,如单纤维肌电图(SFEMG),可记录单个肌纤维电活动,通常可以记录到1~2条肌纤维动作电位(AP);巨肌电图(macro-EMG),可记录肌肉轻收缩时整个运动单位所有肌纤维动作电位;定量肌电图(qEMG),即去除多相波后计算平均运动单位电位(MUP)参数以获取更为准确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从而提高肌肉疾病肌电图检查呈肌源损害阳性率。

  • 标签: 单纤维肌电图 临床诊断 炎性肌病 运动单位电位 神经肌肉 动作电位
  • 简介:遗传因素与卒中发生密切相关,明确基因与卒相关关系,有利于卒预防、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发展,越来越多相关基因位点被发现,而既往已知基因也对诊疗有新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遗传相关,包括镰状细胞病、Fabry病、遗传胶原蛋白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近期基因位点多态相关研究。

  • 标签: 遗传相关性卒中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镰状细胞病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 简介:  [编者按]本指南由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卒协会卒中委员会颁布,由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血管病多学科工作组、心血管病护理学会、临床心脏病学会、营养运动代谢学会、医疗质量结局研究多学科工作组联合发起.希望能对我国缺血性卒级预防起到指导作用.……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卒中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 简介:发病率逐年增高重型颅脑损伤,病情急重,常伴有胸、腹、四肢等复合伤,病程又常有并发症出现,治疗环节多而复杂,所以在治疗过程详细动态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十分重要。监控中心静脉压了解血液动力学状况,有助于科学合理达到最大限度脱水降颅压效果,并指导输液、纠正低血容量预防心衰、休克等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愈后,收集我科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93例重型颅脑患者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压 循环血量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患者基线情况与其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关系。方法回顾分析71例行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静脉溶栓后24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溶栓前减少≥4分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完全消失视为有效,比较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房颤、吸烟,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溶栓前平均动脉压、溶栓前血糖、溶栓前纤维蛋白原、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药物类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与溶栓早期治疗效果有关因素。结果静脉溶栓早期有效率为40.8%(29/71)。有效组在3h内接受溶栓患者比率高于无效组(55.2%vs21.4%,P=0.003),而心房颤动比率低于无效组(6.9%vs26.2%,P=0.0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3h)与早期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独立相关(OR=0.161,95%CI:0.148—0.533,P=0.003),而心房颤动则是其危险因素(OR=8.666,95%CI:1.482~50.688,P=0.017)。结论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与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是否伴心房颤动相关。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早期疗效 心房颤动
  • 简介:通过构建妇科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管理体系,成立预防DVT管理小组,落实各级护士相关知识技能培训,设计改良风险评估表和专科护理记录单,全程监控护理实效等,逐步完善预防DVT指引,使各级护士DVT预防专业护理能力逐步提高,DVT风险评估率、预防措施落实率明显提高,DVT发病率下降。

  • 标签: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320排CT血管成像(CTA)对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SDAVF病人临床资料,均行320排CTADSA检查,病变定性诊断、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显示情况手术治疗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20排CTA对11例病人均做出正确诊断,DSA首次检查漏诊2例,经行320排CTA获得相关图像信息后再行DSA检查发现病变。所有病人经手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2年,短期预后均良好,但术后9-12个月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结论320排CTA可良好地立体显示SDAVF病灶特征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但其不能动态显示病灶血流动力学改变,尚不能取代DSA检查。

  • 标签: 动静脉瘘 血管造影术 CT血管成像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剂量和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发病6h~14d急性期患者126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用普通肝素钠25U/min速度用微电脑输液泵持续泵入;B组用普通肝素钠12500U,将其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500ml内,1次/d静脉点滴;C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D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和丹参注射液30ml,1次/d静脉点滴.分别观察3周后四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死率、不良终点事件,6个月后随访其日常生活质量(ADL).结果(1)四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4.46%、86.69%、85.02%和76.33%,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四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95%、4.87%、3.26%和7.33%,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3)静脉内使用肝素615例(A+B组)患者仅3例发生脑出血;(4)6个月后随访,四组ADL评分分别为(89.27±8.56)、(72.57±9.77)、(71.66±9.37)和(51.57±6.35),A组与B、C、D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普通肝素微量持续静脉泵入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病死率,增加治愈好转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比低分子肝素和常规扩血管活血类药物有更好疗效,而普通肝素(1次/d)静脉滴注远不能达到此效果.

  • 标签: 普通肝素 抗凝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后患儿120侧,并与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患儿120例,进行回顾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静脉输液流程管理模式前后护理工作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流程管理模式前(P<0.05):结论:护理流程管理模式使儿科门诊静脉输液过程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效率,改进了护理服务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输液 流程管理模式 效果
  • 简介:目的本文报道我科对连续收治10例侧窦区(横窦和乙状窦)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行超选择动脉内栓塞初步经验.方法所有病人先进行脑血管造影,确诊为侧窦区DAVF后立即对供血动脉行超选择造影术并用NBCA胶或PVA颗粒进行栓塞.结果10位病人进行16次栓塞治疗(有6例行2次),共对23根供血动脉进行了栓塞.其中8例采用NBCA胶,另2例采用PVA颗粒进行栓塞.8例栓塞后获得解剖学和临床治愈,另2例虽获临床治愈,但造影仍可见少量病灶残留.4例伴有搏动耳鸣和杂音者在首次栓塞后其症状和体征消失,其中1例搏动耳鸣在第次部分栓塞后2个月复发,但在第二次栓塞后消失.无例病人在栓塞后出现并发症.结论超选择动脉内栓塞治疗对于某些类型侧窦区DAVF是个安全、有效和微侵袭治疗方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侧窦 栓塞治疗 DAVF 病因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0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临床资料。肿瘤均由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期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新出现面瘫1例;脑脊液鼻漏3例,再次手术修补1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8~60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好转,无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手术切除是治疗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尤其是伴有明显颈部扩展者理想方法。

  • 标签: 神经鞘瘤 颈静脉孔区 手术后并发症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某省64三级医院2011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成效,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原卫生部"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检查评价表"(以下简称"评价表")标准和要求对某省64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评价表"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医院组织领导"(8.90±0.79)分",临床护理管理"(26.38±1.74)分、"临床护理服务"(40.92±1.87)分、"支持保障措施"(12.56±1.60)分,与期望值相比仍有差距(P〈0.05)。结论:该省64三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优质护理服务是项长期任务,各项工作仍须进步深入开展,继续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和规范,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三级医院 评价
  • 简介:中医对卒认识也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与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同时代《黄帝内经-素问》(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前207)所称“仆击”、“薄厥”、“大厥”、“煎厥”、“偏枯”,指突发侧肢体运动障碍,并正确指出病因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图1)。

  • 标签: 卒中 中风 中国
  • 简介:近日,美国健康医疗研究和质量机构(AHRQ)更新了预防医院相关静脉血栓(VTE)指南,提出了最新临床实践意见,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此文件目的是协助医院质量提高,缩短临床实践和循证证据差距,为临床线人员提供详细预防指导。对于预防静脉血栓,此文件继续强调了危险评估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部分,需要和临床实践相融合。指南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提高框架、照护模式分析、证据概述和最佳实践、选择合适VTE危险评估模式、实施VTE预防条款、评价指标、干预措施实施和优化,以及持续改进和成果分享。

  • 标签: 医院质量 预防指导 静脉血栓 指南 临床实践 循证证据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spinlabel,ASL)指导缺血性卒静脉溶栓治疗有效和安全,探索新、高效指导急性缺血性卒静脉溶栓技术。方法入选发病至就诊时间大于3h,在MRI-ASL指导下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卒患者,同时选取在MRI灌注加权像(perfusion-weightedimaging,PWI)指导下进行rt-PA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既往病史、入院至溶栓时间、影像学检查至溶栓时间、发病90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0~1分]率出血转化发生率等。结果ASL组和PWI组相比,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出血转化率也无显著差异。ASL组影像学检查至溶栓时间短于PWI组[(65±15)minvs(73±11)min,P=0.031]。结论ASL较PWI技术指导急性缺血性卒静脉溶栓可以减少延误时间,其安全和有效无差异。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延误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4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资料,其中丘脑痛3例,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1例,均经正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给予运动皮质10HzrTMS(1000次刺激)治疗,每个疗程5d,共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每个疗程后以及全部疗程结束后1个月、6个月和1年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来评估疗效。结果全部疗程结束后,疗效满意3例,疗效差l例。疗效满意病人中,随访1年后复发2例。副作用为治疗期间头面部轻度疼痛1例。结论rTMS对部分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尤其是面部和肢体疼痛病人。但其疗效不持久,可作为运动皮质电刺激测试方法。

  • 标签: 疼痛 神经病理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皮质电刺激术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不同健康教育形式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06年1月至12月收治符合条件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口头健康教育结合书面的健康教育形式(A组)仅予口头健康教育形式(B组),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当时及第七天对入选患者进行脑梗死基本知识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各抽取部分患者于半年后进行是否坚持服药二级预防调查。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当时脑梗死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后A组回答正确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半年后A组坚持服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宜采用口头教育结合书面的健康教育形式,此比单纯口头教育使患者对脑梗死二级预防知识掌握更好对医嘱依从更好。

  • 标签: 脑梗死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索胼胝体全段期切开安全,观察该术式治疗癫疒间脑病有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手术治疗37例癫疒间脑病临床资料。经临床症状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和神经心理学综合评估后,于全麻下额部切口、经前纵裂入路显微镜下期切开胼胝体全段。依Engel分级标准评判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8~34个月,Engel-Ⅰ级3例,Engel-Ⅱ级25例,Engel-Ⅲ级7例,Engel-Ⅳ级2例,手术总有效率达75.7%。跌倒发作、强直发作、痉挛发作和强直-阵挛发作有效率分别为86.2%、77.5%、61.6%和40.8%。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手术后并发症,缄默11例、轻偏瘫7例、颅内感染1例。其中13例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1月内痊愈,1例患者仍遗留轻偏瘫。结论胼胝体全段期切开安全、微创,无新发并发症;它能有效减少癫疒间脑病癫疒间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

  • 标签: 胼胝体全段切开 一期手术 癫疒间性脑病 癫疒间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