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术后感染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深静脉患者中,9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6例为门诊透析病人),感染率为9.47%。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的后维护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静脉置管 感染 预防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解决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的堵现象。方法在排除高凝等病人自身因素及其它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设置对照组29例和实验组25例,实验组对血透结束后股静脉患者封时,根据每次插管前的测试剂量进行封,并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股静脉导管发生堵现象6例(堵率20%),实验组股静脉导管堵为0例(堵率0%)。结论实验组防堵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 标签: 血液透析 股静脉置管 肝素 封管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留置半永久性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高龄、血管条件较差、反复内瘘手术失败以及心功能差无法耐受内瘘的,行经颈内静脉留置半永久导管,取得了满意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结果经颈内静脉建立长期血透通路的26例患者,血流量为200-300ml/min,流速稳定。对慢性透析患者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者提供了肯定的生命线。结论严格规范护理操作、精心的观察、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并发症,指导病人正确进行自我护理,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保证。半永久性静脉是维持性慢性透析的可靠血管

  • 标签: 半永久性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期应用尿激酶封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的影响。方法将50例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成研究组(以肝素加尿激酶混合液定期封),对照组(以纯肝素封),观察与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kt/v,堵次数、血流量是否充足,出血等指标。结果规律性尿激酶封组患者导管血流量、kt/v、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常规肝素封组。结论规律性尿激酶封可使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延长,同时可提高患者透析血流量,提高透析效率及充分性。

  • 标签: 规律性尿激酶封管 血液透析 留置导管
  • 简介:腹膜透析(PD)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及其家属经过严格训练掌握相应的操作要领后,可以在家中自己治疗,这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医院工作压力、减少医疗费用等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尽管腹膜透析技术在不断进步,但PD患者死亡率仍较高,透析后患者两年存活率仅为77%,而且国外文献提示PD患者的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均是常见的并发症,

  • 标签: 腹膜透析技术 透析患者 死亡原因分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 心血管疾病 肾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科对46例癌症患者使用PICC,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经精心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ICC 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液透析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和经股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颈内静脉组56例,股静脉组52例,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的并发症。结果两组中心静脉穿刺的并发症,包括导管局部出血、血肿、感染、导管脱出和扭曲、血栓形成,颈内静脉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导管使用寿命较长,临床上可优先使用。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颈内静脉感染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选取30例血液透析颈静脉患者,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措施,患者静脉感染的发生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可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的感染,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颈内静脉置管 预防感染 护理
  • 简介:长期透析导管在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简单、可立即使用、没有血液动力学紊乱,皮下有一涤纶扣被组织生长包绕,使导管在皮下易于固定,形成自然的感染屏障,延长了导管的存留时间,成为在制作自体动静脉内瘘困难情况下的另一非常有用的选择,并已被普遍采用。长期部位可选择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最佳选择部位为右侧颈内静脉。

  • 标签: 透析导管 并发症 右侧颈内静脉 血液动力学紊乱 自体动静脉内瘘 置管部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的护理。方法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规程,定时更换处敷料及输液装置、定时冲、保持导管的固定及通畅,并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结论加强锁骨下深静脉病人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至关重要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700例中心静脉穿刺体会。方法介绍700例中心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穿刺点的选择。结果700例患者其中一针穿刺成功638例(占91.1%),再穿刺成功59例(占8.5%),穿刺失败3例(占0.4%)总穿刺成功率99.6%。由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共88例(占12.5%)。结论中心静脉穿刺应用广泛,在穿刺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术者熟悉静脉解剖,技术熟练,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才能顺利完成穿刺。

  • 标签: 中心静脉穿刺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疼痛发生的几率,用数字分级法(NRS法)判定疼痛程度与其疼痛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改善带来新的曙光。方法针对透析中心共70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是否伴发慢性疼痛分两组,疼痛组(Ⅰ组)32例和非疼痛组(Ⅱ组)38例。针对疼痛组(Ⅰ组)①进行疼痛专科调查,应用NRS法判定疼痛程度;②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判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程度。针对非疼痛组(Ⅱ组)①应用贝克德抑郁自评量表(BDI)判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程度;②应用PSQI判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程度。然后进行组间比较及PSQI、BDI评分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对长期血液透析伴有慢性疼痛的患者疼痛专科调查示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患疼痛的机率约45.7%,经常主诉许多症状。一些则透析之后更痛。疼痛强度用NRS法(1-10)评定95%的可信区间为5.71±1.86。②应用BDI量表判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程度,两组BD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应用PSQI判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程度,两组PSQ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伴发慢性疼痛,疼痛的部位不固定,血液透析也以可变的方式影响着患者的疼痛强度,而且大多数表现为中度疼痛。两组患者的BDI评分比较及PSQI评分比较提示有显著性差异,且长期血透患者抑郁、失眠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可能预示治疗疼痛有利于改善抑郁及睡眠。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疼痛 数字分级法 抑郁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长期透析导管手术在血液透析患者操作中的疑难问题及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疗思路。方法回顾性调查160例行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术的手术患者,观察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并发症,根据临床表现分析成因,并制定对应的治疗策略。结果在160例手术患者中,46.9%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或疑难问题,影响手术进程或治疗效果,其中以局部渗血、血肿、导丝运行受阻较常见,分别占18.9%、10.0%、5.0%;除7例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过敏性休克的征象被迫中止手术外,其他患者经调整穿刺部位或进针方向并彩超协助定位,最终均能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长期透析导管置入手术操作较临时性术复杂,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问题或并发症,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手术路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长期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通路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血液透析可以清除患者血液内的代谢废物、有毒物质及过多的电解质,从而净化血液,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1。但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忧郁的情绪,对治疗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透析治疗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特别是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问题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简写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该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某些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静脉硬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成本高,如失败,或后护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躯体痛苦及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PICC成功率及其维护质量,减少并发症,是我们临床护士研究重点。现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