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

陈凤

陈凤(上海市浦东医院血透室上海201300)

血液透析首先应建立一条血管通路,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主要用于因病情需要临时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简便、易于掌握,但保留时间短、并发症较多,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就不适应。而一些需长期透析的患者因曾实行多次内瘘术或人造血管搭桥,无法再用内瘘作为血透通路。因此,具有涤纶套的双腔留置导管就应运而生了,临床上也称永久性留置导管。本文就我科自2007年以来,使用长期留置Permcath双腔导管5例做血液透析1587例次的情况和护理做一小结。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我科从2007年4月至2011年8月,共有长期Permcath双腔导管留置者5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54~75岁;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先天性多囊肾2例、糖尿病肾病1例,原因不明1例。这些患者都曾经实行多次内瘘术,因无法再用内瘘才改用长期留置导管。此期间这些患者完成血液透析共1587例次。

1.3患者透析方法:按常规消毒Permcath双腔导管的动静脉接头,去除肝素帽,先抽出保留导管内的肝素和部分残余血液,注入首剂量肝素接上透析管路,进行常规透析,透析结束后,动静脉导管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20ml,以保证管腔内无血液,再根据导管容量用浓肝素进行封管,并以肝素帽封口,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1.4评价指标:由于双腔导管作为透析通路,存在血液重复循环问题,因此透析充分性评价非常重要。本组以肌酐和尿素清除指数Kt/v为透析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以患者的症状改善为间接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的血常规(血色素)变化。以Kt/V≥1.2为达到充分透析的标准。

2结果

Permcath双腔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28.8月(8月~53月)。5例患者至今全部在维持血透,无1例因留置导管功能失效而拔管。

2.1Permcath双腔导管使用后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动脉端导管内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其他为感染、局部渗血。如果动脉端导管内血栓形成不能抽出血液或回血压力很高,则行溶栓治疗。多数情况下局部感染经局部用药或口服抗生素后即可控制,而不需拔除导管。

感染情况:见于2例,其中1例持续时间较长,达2周才恢复,静脉注射抗菌素及抗菌素封管。

2.2透析充分性评价:经抽查每个患者,5例患者的透析后肌酐和尿素下降率为45%~70%,3例患者的Kt/V达到1.2以上,1例为1.1,1例为1.0。

3讨论与体会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环节,据统计透析患者为建立血管通路及治疗血管通路的并发症需花费1/4的住院时间,在血管条件差和老年重症患者中花费更多。因此,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研究表明中心静脉长期插管易于使用,保留时间长,为缺乏合适血管通路的中长期血透患者提供了较适合的手段[1]。但同时存在技术要求高,使用不当容易发生并发症等问题。带涤纶环双腔导管通路的最大优点是能长期保留。使用涤纶环能防止导管脱落,降低感染率。同时柔韧性增加,血管损伤减小,降低栓塞发生率[2]。本组回顾我科4年来使用Permcath双腔导管插管作为血透的血管通路患者1587例次,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28.8月(8月~53月)。本组患者基本上均可长期耐受。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为血流不畅,但经过适当处理均恢复正常,至今无1例因导管并发症而拔除导管,也无因导管留置的并发症而死亡者。在护理中应重视肝素封管前用生理盐水将双腔导管冲洗至无血,一般注入胜利盐水20ml,再注入相应导管容量的肝素,在注入肝素的同时立即夹闭管道,然后拧紧消毒肝素帽,使导管内液体处于正压状态,防止导管内血栓形成。每次透析前观察导管是否固定、缝针有否脱落及局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有无血凝块,坚持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主要的并发症是感染,因此要求每次常规消毒导管周围皮肤,更换无菌敷料。一般用安尔碘由内向外消毒,消毒范围直径>5cm,并清除局部的血垢,注意导管口尽量不敞开,避免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在装卸接头时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做到每次透析更换肝素帽[3]。预防措施为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合理使用肝素。

我们认为:Permcath双腔导管对于不能行自体血管造瘘者是最佳替代办法之一,价格比人造血管便宜,透析效果好,避免了患者多次穿剌的痛苦。只要注意护理,并发症并不多,更长期的观察还在继续随访之中。

参考文献

[1]何长民,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0-46.

[2]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2-103.

[3]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