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倒U法消融右心室流出道(RVOT)心律失常(VA)的可行及安全。方法研究纳入2008年10月3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RVOT及其延伸(肺动脉窦、主动脉肺干)进行消融的1 510例VA患者,年龄(48.10±16.31)岁,年龄范围6~85岁。根据纳入时间及消融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981例,男342例)和倒U法组(529例,男179例),比较2组腔内电图特征、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中并发症的差异。结果①倒U法组与常规组分别有经RVOT及其延伸消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20%(456/529)对87.56%(859/981),χ2=0.539,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倒U法组采用三维标测、冷盐水灌注导管、R0 Swartz鞘支撑、有效靶点单极标测呈QS型伴降支挫折、双极标测呈初始高幅尖峰电位或初始多峰碎裂电位,可记录到远场A波的比例更高,且腔内双极电图有效靶点的V波至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时间(V-QRS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更长(均P<0.001),而放电时间更短(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排除了有效靶点V-QRS时间存在的差异(P>0.05),其他因素2组间差异依然存在(均P<0.001)。③倒U法组消融时剧烈胸痛发病率[22.31%(118/529)对8.56%(84/981),P<0.001]及心率明显下降的发生率[21.17%(112/529)对12.13%(119/981),P<0.001]明显高于常规组;常规组放电时有爆裂音出现率明显高于倒U法组[7.75%(76/981)对2.08%(11/529),P<0.001];倒U法组未见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结论倒U法消融RVOT-VA安全有效。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电生理学 室性早搏 肺动脉窦 右心室流出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需要选取慢性心力衰竭诱发心律失常的患者,病例数64例,纳入时间段2019年7月~2020年3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2例)与对照组(n=32例),组别不同运用的治疗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胺碘酮治疗,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运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1.8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患者运用胺碘酮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律失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80例做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有较明显性差异(P

  • 标签: 老年患者,冠心病 心律失常 护理方法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法,实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实验组室性早搏数量、左射血分数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经统计均P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在心律失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35例心律失常患者,入院均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35例患者术中即刻成功率高达97.14%(34/35),1例因穿刺动静脉出血而导致失败。本组患者在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经Holter监测发现,术后1年早发作较术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大大提高,前后差异有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衰(难治)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心衰(难治)患者中选取84例为观察对象,入院起止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应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为常规疗法,观察组为左西孟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老年心梗后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期间应用中药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老年心梗后发生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30例展开对照研究,将其依照方便抽样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以后两组患者所占比例均等,对照组选择应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应用中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

  • 标签: 中药治疗 老年心梗 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悸的病因病机无外乎心脉失通(不通)和心神失养(不荣)两大类,其中心神失养为重中之重,而虚中夹实为其常态。证型有实证之邪毒犯心、水气凌心、瘀阻心脉、痰火扰心和虚证之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八个类型。脉象之胃、根、神三个阶梯归于失神层面,缘于元气不足,具体表现为脉律失常(结脉、代脉、促脉、涩脉和散脉)和脉率失常(数脉、迟脉)两个方面。以炙甘草汤和柴胡龙牡汤为代表经方仍是治疗心悸的主力军。用于治疗心悸中药可归纳为五大类(参、草、枣和子、仁),参、枣、草补气,而种仁类药物滋补津血为治疗的核心和关键,症状甚者,辅以朱砂镇静、黄连清热,最终达到调养元神之目的。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悸 神病 证型 中医药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心律失常病人应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并其探究其治疗效果。方法:本次8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18年7月~2020年4月间,本院治疗的心律失常病人,将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划分方式细化为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乐克急诊治疗)与B组(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急诊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结果:在采取不同治疗后,B组病人的临床效果优势显著;另外B组病人不良反应情况也比A组病人偏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以上表述,将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应用于急诊室心律失常病人治疗中,能够降低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临床症状且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倍他乐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心律失常(VAs)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射频消融的特发性VAs患儿328例,其中男205例,女123例;年龄(7.8±3.9)岁;体质量(32.8±17.7) kg。分析儿童不同起源位置VAs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结果328例患儿首次发病年龄为(5.4±4.1)岁,频发期前收缩占57.6%,非持续心动过速占28.7%,持续心动过速占13.7%;合并心动过速心肌病38例(11.6%,38/328例)。328例患儿中除13例术中未能诱发VAs,315例经标测证实VAs起源于流出道152例(152/328例,46.4%),其中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位46.1%、左冠窦27.6%、右冠窦18.4%、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7.9%;三尖瓣环55例(55/328例,16.5%);左后分支54例(54/328例,17.4%);左心室后乳头肌39例(39/328例,11.9%);多源5例(5/328例,1.5%);左前分支3例(3/328例,0.9%);其他7例(7/328例,2.1%)。接受射频消融307例(307/328例,93.6%),即时成功271例(271/307例,88.3%),有效14例(14/307例,4.6%),失败22例(22/307例,7.2%)。随访3~36个月,再发42例(42/271例,15.5%)。手术曝光时间(3.2±5.8) min,曝光量(1.4±2.6) mGy,剂量面积乘积(384.2±42.6) mGy·cm2。术中发生相关血管并发症4例(4/328例,1.2%)。本组资料中≤3岁婴幼儿20例,除1例术中未诱发外,余19例均行射频消融,即时成功18例(18/19例,94.7%),随访复发4例(4/18例,22.2%),术中发生相关血管并发症1例(1/20例,5.0%),无心肌穿孔、心包填塞及房室阻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起源于流出道的儿童特发性VAs以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位最常见;流出道及三尖瓣环起源消融效果较好,左心室分支型及左后乳头肌起源复发率相对较高;婴幼儿特发性VAs射频消融相对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由经验丰富的儿科电生理医师操作;三维标测指导射频消融可将辐射量控制在极低的安全范围。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后不同应答率对心律失常(VA)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我们纳入2014—2017年间住院的51例接受CRT治疗并随访的患者,根据对CRT的反应分为3组,超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和无反应组,随访1年分析CRT应答率与VA发生率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9.6)岁,平均左射血分数为32.3%。各组间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随访6个月时,较其他两组,超反应组患者的左射血分数显著增加,期前收缩发生率显著降低(均为P<0.05)。随访1年时,较治疗前,超反应组和正常反应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房内径显著降低,期前收缩发生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具有超反应的CRT患者的VA发生最少,且有更好的左逆向重构。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应答率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从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期间入院的心力衰竭和心律不齐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情况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