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怎么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心律失常怎么办?

尹维斌

资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四川省 资阳市 641300

心血管内科中心律失常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作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病症表现,其既可以单独发作,也可以合并冠心病或者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同时发作,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死亡风险。基于此,心律失常问题不容忽视,针对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病症进行高度关注,明确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同时探讨最优治疗方案,实现患者相关隐患的处理,相关研究价值较为突出。

1.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概述

心律失常是当前心血管内科中常见疾病类型,其主要起因是患者心脏激动的起源或者是传导存在异常,进而导致患者的心率或者是心律出现明显变化,对于患者正常供血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需要考虑窦房结的功能,其作为心脏重要的起搏器,在发放冲动以及促使心房肌、心室肌收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窦房结的功能受损,存在不正常的节律,很可能导致患者心跳出现过慢、过快或是不规律现象,进而形成心律失常。

一般,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但是近年来同样也存在年轻化趋势,应予以高度关注。心律失常的病因较为复杂,除了和患者自身心脏器质性病变有关外,往往还和饮食、内分泌系统以及血液水电解质有关。基于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症状的影响来看,轻微患者几乎不存在明显不适感,但是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表现,则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其他恶性风险,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比如在心律失常的作用下,患者容易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供血不足、肾动脉供血不足、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以及心功能不全等问题。

2.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

基于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来看,不同患者及其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一些心律失常较轻微的患者往往不存在任何临床症状,没有任何不适感,但是一旦心律失常程度较高,则很容易出现一些典型临床症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特征,会感觉到自身心脏的明显跳动,产生较为严重的不适感,同时还会伴随着明显的心慌,这也是心律失常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类临床特征,几乎所有相对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都会有明显的心悸感受。

其次,心律失常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特征,这也是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类主观感受,认为自己气不够用,存在着明显的呼吸费劲现象,严重的可能会感觉有重物压在自身胸部,进而抑制正常呼吸功能,同时还可能伴随明显的恶心呕吐感。

再次,心律失常患者还可能存在头晕特征,因为患者在心律失常状况下,正常的心脏供血功能受到抑制,室上性心动过速现象很可能随之出现,进而也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其作为一种临床中不容忽视的急重症,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救治。

另外,心律失常患者还可能出现心绞痛特征,其主要因为患者感受到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尤其是对于一些心律失常引起的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的出现几率较高,对于患者的危害同样也不容忽视。该类临床特征的出现主要和患者的血流供应明显减少有关,进而促使患者出现心肌缺血问题,无法形成理想心脏运行功能。

除了上述常见的几类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因为患者的个体差异还可能会伴随出现低血压、盗汗以及乏力等临床症状。如果心律失常患者的程度较高,还可能造成其出现临床晕厥甚至猝死问题,应该予以高度关注。

3.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治疗

3.1临床检查

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首先应该切实做好临床检查工作,以便全方位了解心律失常患者的具体状况,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在临床检查中,除了基本的体格检查外,医生还需要重点关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及心脏MRI等更为专业检测方法的应用,以便更好实现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准确掌握,对于患者心律失常病理机制予以准确判定,进而更好保障治疗方案的准确度。在临床中选择何种检查方案,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确保相应检查方案能够全面获取患者各方面信息资料,同时力求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和配合。

3.2药物治疗

因为很多心律失常患者的程度并不深,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方式,根据不同心律失常症状表现,选择相匹配的药物予以针对性症状缓解。当前绝大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中都是选择药物治疗方案,这也就需要确保药物选择准确可靠,规避药物的不良作用。对于心率过速的患者,应采用一些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比如钠通道阻滞药就能够较好实现患者心肌节律性的改善,促使患者具备更为稳定的心跳节律。β受体阻滞药同样也可以实现心跳过快患者的有效治疗,降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心律失常问题。钾通道阻滞药以及钙通道阻滞药同样也能够有效实现过快心跳的抑制。对于心率过慢的患者,在药物选择上应该采取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比如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就可以较好实现患者心律失常问题的缓解,尤其是对于因为药物使用导致的心律失常问题,其临床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决奈达隆、伊布利特等药物同样也能够有效实现患者心律失常问题的应对,并且还不存在较高副作用,值得优化选用。

3.3手术治疗

对于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问题过于严重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还可以借助于必要的手术治疗方案,比如射频消融术就可以实现患者病灶的消融处理,进而缓解心律失常症状。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同样也可以在心律失常方面发挥治疗效果。当然,手术治疗也并非能够发挥出一劳永逸的作用,并且手术治疗往往伴随着较为高昂的费用,且一些相对较大的手术还存在较高的风险,进而需要慎重选择。此外,在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等设施的辅助应用下,患者日后生活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影响,需要在手术前向患者阐明,由患者自行选择是否采取该治疗方案。

总结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是常见症状,一旦患者心律失常程度过高,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需在临床中引起高度关注。在针对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问题进行临床应对时,医护人员应该基于不同患者的临床特征,采取适宜合理的治疗方案,力求实现心律失常问题的有效缓解,同时兼顾患者自身多方面状况,确保相应治疗方案不会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以此不断提升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优化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