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管径及塌陷指数在产后出血评估及容量复苏中的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4月到2022年3月期间产后出血量≥1000ml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利用分娩前后HB、HCT变化,估算产后出血量。对照组结合称重法、休克指数估算产后出血量,研究组同时采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管径及塌陷指数估算产后出血量。分析Dmax、Dmin、IVCCI与产后出血量之间相关性;比较两组补液复苏后GEDV、ITBV、CI、SVV、输血量、输液量、产前产后HB、HCT。结果:产后出血量与补液前Dmax、Dmin呈负相关,与IVCCI呈正相关(P<0.05)。两组补液后GEDV、ITBV、CI、SVV、产前、产后1h HB、HCT组间对比均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输液量、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测量IVCCI可用于产后出血输血补液量指导,但与常规称重法、休克指数相比,该技术无显著应用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心指数(CI)、每搏量变异(SVV)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为目标的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液体反应评估为指导的限制性液体复苏,6 h后记录超声参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5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45.6±3.8)岁,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与GEDI、CI、SVV系数分别为-0.445、-0.571、0.451,IVCci与GEDI、CI负相关,与SVV是正相关。结论超声检测感染性休克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GEDI、CI、SVV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collapse index, IVC-CI)指导补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睢宁县人民医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与干预组(E组),每组60例;根据入室时IVC-CI值是否小于35%对C组和E组进行再分组,C1组(22例)、E1组(24例)为IVC-CI<35%,C2组(38例)、E2组(36例)为IVC-CI≥35%。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按照4-2-1法则补充术前液体生理需要量,C组患者的超声结果对补液不产生影响,E2组则通过加快补液将IVC-CI值降至35%以下再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E1组与C组维持10 ml·kg-1·h-1补液速度不变,扩容30 min后对患者实施麻醉。比较4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比、年龄、BMI、心功能分级、ASA分级、基础IVC-CI分布情况、高血压病史、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尿量)。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T0)、蛛网膜下腔麻醉前(T1)、麻醉后1 min(T2)、麻醉后5 min(T3)、麻醉后10 min(T4)、麻醉后30 min(T5)时MAP、心率。比较4组患者T0、T1时刻IVC-CI水平,蛛网膜下腔麻醉后30 min内低血压发生率,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例数,蛛网膜下腔麻醉前、麻醉后30 min内输液量以及T0、术毕时刻乳酸(lactic acid, Lac)及PaCO2。所有纳入研究患者根据低血压定义分为低血压组(46例)与正常血压组(74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IVC-CI在预测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发生低血压的诊断效能。结果4组患者一般资料中性别比、年龄、BMI、心功能分级、ASA分级、基础IVC-CI分布情况及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MAP、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刻比较,各组MAP在T2~T5时刻均有所下降,心率在T3时刻有所上升(P<0.05);与T1时刻比较,各组T2、T4、T5时刻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刻,C1组、E1组IVC-C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1组比较,C2组在T0、T1时刻,E2组在T0时刻,IVC-CI水平增高(P<0.05);与C2组比较,E1组在T0、T1时刻,E2组在T1时刻,IVC-CI水平降低(P<0.05);与T0时刻比较,E2组T1时刻IVC-CI降低(P<0.05)。麻醉后30 min内,C1组与E1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1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E2组(P<0.05);与C2组比较,C1组、E1组、E2组低血压发生率均降低(P<0.05)。C2组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患者多于C1组、E1组及E2组(P<0.05)。E2组患者麻醉前输液量高于C1、C2及E1组,麻醉后30 min内输液量低于C1、C2及E1组(P<0.05)。T0、术毕时刻4组患者Lac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1时刻患者的IVC-CI是影响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比值比2.53,P<0.05),心率为影响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IVC-CI为35%时预测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敏感度为66.79%,特异性为84.72%,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对IVC-CI≥35%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前通过IVC-CI<35%为目标导向补液可以降低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IVC-CI为35%时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简介:摘要:通过床旁超声监测,可以快速、无创地检测下腔静脉管径变化,这一技术已被广泛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够准确反映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血液循环状况,并且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液体反应性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联。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并且可以提供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指导,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将床旁超声技术纳入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管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具体的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经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官的患者资料中,选择72例来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记录下常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患者的有效留置时间在12天至120天内,平均为65天。当前经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管的主要并发症为:脱管、管道堵塞、疼痛等情况,针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症护理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全部消失,无任何重要器官损伤情况。结论:对患者采用经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管的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而且有效留置时间很长,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也很少,处理起来十分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患者伴有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形态学特征。方法评估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行颈内动脉窦部OCT检查明确有管腔内血栓形成的12例患者。通过OCT评估血栓类型与血栓评分,测量其血栓长度、面积及体积,并总结其临床特征、斑块形态学特征与临床预后。结果12例患者的OCT显示伴有血栓形成的病变,其中8例为白血栓,2例为红血栓,2例病变中两种血栓类型均存在。OCT血栓评分为1~32分。OCT血栓评分与血栓体积呈正相关(ρ=0.739,P=0.006),与血栓长度呈正相关(ρ=0.932,P<0.001)。所有病变均伴有斑块纤维帽破裂,其中10例病变为薄纤维帽富脂斑块。对12例患者均在OCT评估后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平均随访约14.2个月,评估侧血管病变无缺血事件发生或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结论OCT可用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内血栓及其形态特征,定量分析其血栓负荷。
简介:目的对比腔内治疗与自体静脉转流术对膝下动脉闭塞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行腔内治疗与自体静脉转流术的膝下动脉闭塞的TAO患者,对比两种方法的围术期并发症、早期失败率、保肢率、通畅率及溃疡愈合时间等。结果共纳入83例患者,96条肢体,其中腔内治疗组40例(47条肢体),自体静脉转流组43例(49条肢体),所有患者均有严重肢体缺血(CLI)表现。平均随访时间为26个月(3-48个月),总体保肢率为88.54%(85/96),共11条肢体因症状加重接受踝上截肢术。腔内治疗组保肢率为87.23%,自体静脉转流组8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一期通畅率腔内治疗组1年为51.43%,3年为19.00%;二期通畅率1年为65.13%,3年为47.89%。自体静脉转流组一期通畅率1年为71.24%,3年为60.52%;二期通畅率1年为80.98%,3年为68.87%。腔内治疗组通畅率较自自体静脉转流组低(P〈0.01)。溃疡愈合时间腔内治疗组为(4.5±3.1)个月,自体静脉转流组为(3.2±2.4)个月,腔内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较自体静脉转流组长(P=0.047)。结论腔内治疗的保肢率与自体静脉转流术相当,尽管通畅率较低,但再次治疗程序简单,创伤小。特别是对于缺乏膝下流出道或合适大隐静脉移植物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简介: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及术后桡动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139例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5组,正常组(20例)、高血压组(26例)、血脂异常组(44例)、糖尿病组(22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合并组,27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8~72h行右侧桡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记录右侧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管径、血流速度。结果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管径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术后远段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快,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糖尿病组、合并组术前远段管径较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小,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8~72h内桡动脉远段穿刺点处管腔轻度狭窄。结论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因血管较细,更易出现远段穿刺部位轻度狭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1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采用腔内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在所有研究对象中,9例行一次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4例首先实施球囊扩张术、插管溶栓,接着进行尿激酶溶栓,再于术后3 d重新造影,其中2例血管恢复,并拔掉导管,2例重新实施球囊扩张术;术后继续予抗凝、驱聚、扩张血管、局部换药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1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经腔内介入治疗,通过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通过腔内介入治疗和全程、连续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操作简单方便,且引流充分,方便胸腔内注药治疗。并观察微创置管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腔内交替灌注白介素-2(IL-2)及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或胸水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42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待胸水流尽后,胸腔内先注入IL-2300万u+0.9%生理盐水60ml,后夹管或封管,2天后打开再引流,后胸腔内注入顺铂60mg+0.9%生理盐水20ml。根据控制情况,控制不佳者可再用一循环。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85.71%(36/42),CR率为28.57%(12/42),PR率为57.14%(24/42),NR率为14.28%(6/42),一年生存率为46.3%,中位生存时间(MST)为8±0.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仅有轻度发热及轻度恶心、胸痛等,未见有心悸、气急、血压下降及血液系统改变。结论通过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的方法引流并交替胸腔内注入IL-2及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创伤小,简便易行,耐受性好,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生存时间长的优点,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良好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肝破裂合并肝静脉及肝后下腔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肝破裂合并肝静脉及肝后下腔静脉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实施肝后下腔静脉破裂修补术者7例,肝右静脉破裂的间断缝合修补术者6例,肝右静脉缝扎手术者3例,肝周纱布填塞3例,肝左静脉缝扎术者1例;治愈18例(90%),死亡2例(10%).结论术前急救复苏,并针对肝脏破裂及出血情况进行有效且安全的手术,可提高肝破裂合并肝静脉及肝后下腔静脉损伤治疗成功率.关键词肝破裂;肝静脉及肝后下腔静脉损伤;手术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