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方法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临床一般资料及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经过术后随访,本组60例患者均未出现骨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经Majeed功能评价60例患者中评价为优33例,良22例,优良率91.67%。结论针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患者的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骨折愈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手术具有一定的难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路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实验组采用前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0.0±11.5),低于对照组的(130.4±1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疗效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不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毫不影响假肢体位与置换后早期功能活动的锻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甲状腺疾病手术临床疗效,并且比较分析其和传统手术治疗的区别。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10例。治疗组采用微创甲状腺手术与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显效患者有7例(7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的患者有4例(40%),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且经过统计学处理得出其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微创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安全有效,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和引流的时间都明显低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的也比较快。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手术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60)与观察组(6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ADL)评定良好率为63.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3.7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微创手术应用到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的微创手术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5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和随访观察,并与105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限制活动时间及精索阴囊肿胀等有关并发症方面微创手术组分别为(1.0±0.5)cm,(25±5)min,(2.5±2.5)mL,(9±3)h,(4±1)d,9例(3.57%);传统手术组分别为(4.8±1.3)cm,(40±10)min,(20±10)mL,(60±12)h,(6±1)d,17例(16.19%),两组相比微创手术组较传统手术组均明显减少。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切口美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等优点,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运用。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骨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微创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疗法,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查满意度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治疗中,微创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创伤小,痛苦小,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20-01摘要目的探讨漏斗胸微创术矫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漏斗胸患者围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加强营养,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呼吸道管理、疼痛和腹胀的护理及出院宣教。结果1例患者术后8天并发钢板移位,其余28例均顺利出院。术后2个月出现钢板移位1例,其余患者矫形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漏斗胸患者应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尤其加强出院宣教,从而预防钢板移位的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套餐式”微创治疗及“套餐式”微创治疗联合生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采用经导管的动脉栓塞化疗后,依据患者局部血液供应是否丰富进行分组.按所行微创疗法分为四组单纯TACE组、TACE+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组、TACE+氩氦刀冷冻治疗(CST)组、TACE+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氩氦刀冷冻治疗组,观察近期肿块缩小率及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单纯治疗和联合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在控制肿瘤局部病灶的基础上,选取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治疗,并对其预后与未给予生物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四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不同组合微创疗法后,TACE+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组、TACE+氩氦刀冷冻治疗(CST)组、TACE+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氩氦刀冷冻治疗组三组近期肿块缩小率优于单纯TACE组(P<0.05);CIK细胞回输后CD3+、CD4+、CD4+/CD8+比值和CD56+(NK)效应细胞的比例显著上升;而CD8+和CD3+CD56+效应细胞比例相对下降;观察组1年和1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6.00%和16.00%,而对照组为20.00%和37.14%(χ2值分别为3.89和4.95,P<0.05);观察组一年和1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6.00%和88.00%,而对照组则82.86%和68.57%为(χ2值分别为4.17和4.86,P<0.05).结论“套餐式”微创治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靠,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肿瘤的复发率方面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创治疗;CIK细胞免疫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05-0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膝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并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本组自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关节镜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计26例,其中男10例,女16例,复发性髌骨脱位22例。术前行X线、三维CT及MR等影像学检查,评估髌股关节形态学变异及损伤情况。先行膝关节镜检查、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清除关节内积血、游离的软骨及骨碎片,镜下可以清楚观察髌内侧及髌骨下极骨软骨损伤及内侧支持带损伤情况,同时处理并存的半月板等关节内结构损伤。于镜下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完成关节镜操作。镜检后于髌骨内下做2.5-3cm弧形切口显露髌骨内侧撕裂结构(髌内侧支持带及髌股韧带),利用2枚带线缝合锚钉置入髌骨内侧缘修复髌内侧稳定结构可避免点状修复,术后辅助铰链式膝关节支具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4周后膝关节屈曲可达到90度,6-8周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结果平均随访24.2个月(16-60个月),术后均未出现髌骨再次脱位,膝关节屈伸动度无明显受限,膝关节Lysholm评分优良,无髌骨弹响及不稳感,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结论关节镜辅助治疗创伤性髌骨脱位可于镜下检查治疗关节内病损、清除关节内游离的骨软骨碎片,探查髌骨内下骨软骨损伤及内侧支持带损伤情况,同时松解髌外侧支持带,辅助小切口利用带线缝合锚钉修复髌内侧稳定结构,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小脑自发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013年收治的50例小脑自发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参与实验的50例患者中,无因手术中穿刺不当而直接死亡者,手术结束后1周内清醒38例,死于术后并发症者4例,死于再出血者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者3例,还有2例患者则因个人原因主动放弃治疗出院。经半年随访,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完全恢复日常生活的患者共28例,生活基本自理的患者有6例,生活需要帮助的患者有4例。结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小脑自发性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