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 复杂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发生部位高、深的因素多是由于特异的肛腺感染造成。复杂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发生处理与盆腔内、腹膜外蜂窝组织间隙直接相关联,通常肛周脓肿无论高位蔓延到低位,或是低位扩散到高位,其途经直肠环平面时有三个通道,肌间隙、括约肌间隙和括约肌外间隙。多有双层间隙同时感染,在处理时,必须分清层次,既避免不必要的全部切挂断直肠环,造成损伤过大,又要防止挂入外括约肌以内间隙,导致引流不彻底而残留死腔或窦道。术者只要熟悉掌握其局部解剖生理,分型准确,清创彻底,引流通畅,挂线到位,减少医源性创伤、误治,绝大多数病例是可以一次根治的,转归为复杂瘘的少数病例经再次或分期手术均能痊愈。
简介:摘要复杂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发生部位高、深的因素多是由于特异的肛腺感染造成。复杂型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发生处理与盆腔内、腹膜外蜂窝组织间隙直接相关联,通常肛周脓肿无论高位蔓延到低位,或是低位扩散到高位,其途经直肠环平面时有三个通道,肌间隙、括约肌间隙和括约肌外间隙。多有双层间隙同时感染,在处理时,必须分清层次,既避免不必要的全部切挂断直肠环,造成损伤过大,又要防止挂入外括约肌以内间隙,导致引流不彻底而残留死腔或窦道。术者只要熟悉掌握其局部解剖生理,分型准确,清创彻底,引流通畅,挂线到位,减少医源性创伤、误治,绝大多数病例是可以一次根治的,转归为复杂瘘的少数病例经再次或分期手术均能痊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通道矫治术(PPH改进术式)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及直肠前突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直肠通道矫治术(PPH改进术式)治疗的直肠黏膜内脱垂及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共90例,观察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疗效。结果痊愈86例,好转3例,1例直肠前突改善不明显,治愈率95.55%,有效率98.89%。结论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及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直肠通道矫治术(PPH改进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治疗直肠前突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由于人们饮食不节、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等原因,便秘患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本病不但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也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解除本病的困扰是我们急待解决的话题。本文将对直肠粘膜内脱垂所致便秘的相关概念、中医治疗以及西医治疗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JNET分型的病理改变基础。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2015年1月—2018年6月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检查并取得术后病理标本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资料,对其内镜JNET分型及病理特征(表面小凹上皮脱落、表面黏膜坏死结构、表面黏膜筛网状结构、纤维组织反应增生、黏膜肌无残留、癌性间质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1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病变长径均>1.5 cm,其中内镜治疗74例,外科治疗7例。表面黏膜筛网状结构出现频率为JNET 2A型(2.78%)<3型(20.00%)<2B型(42.8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纤维组织反应增生、黏膜肌无残留、癌性间质反应出现频率均为2A型、2B型<3型,3型与2A型、2B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面小凹上皮脱落、表面黏膜坏死结构在JNET分型与病理诊断相符组与不符组间出现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JNET分型中2B型提示病理特征为黏膜表面筛网状结构,3型提示病理特征为纤维组织反应增生,黏膜肌无残留,癌性间质反应。表面小凹上皮脱落、表面黏膜坏死结构可能是影响JNET分型诊断准确性的病理干扰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结直肠癌共识分子分型(CMS)是基于肿瘤基因差异的分型,本文试图描述不同CMS分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指导结直肠癌的个体化诊疗。方法R语言软件下载纳入的7个GSE号的series matrix files数据文件,该文件包含基因测序数据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414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CMScaller分型计算方法,根据纳入样本的基因表达谱,计算该样本的CMS归类,分为CMS1、CMS2、CMS3和CMS4四组,统计分析四组不同共识分型的临床特点差异,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MS1肿瘤多起源于右半结肠(77.4%),而CMS2则多源于左半结肠(72.8%)。CMS2肿瘤T4分期比例为16.6%,而其余三型T4分期比例分别为23.3%、29.3%和24%;CMS1发生远处转移的比例最低(3.5%),而CMS4远处转移率为18.2%。CMS1和CMS2中KRAS突变率低,分别为25.6%和30.3%,CMS3中KRAS突变率最高达73.9%;BRAF在CMS1中突变率最高为45.5%,而其余三型突变率分别为0.6%、6.2%和5.9%;基因APC的平均突变率为59.45%。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分析显示CMS4间质型最差,CMS2经典型相对预后最好。结论CMS1免疫型,高发右半结肠女性患者,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常常同时伴有BRAF基因突变,治疗困难,预后差。CMS2经典型,治疗效果良好,预后好。CMS3代谢性,治疗后肿瘤容易复发,但是化疗效果敏感,总体生存期预后尚可。CMS4间质型,高发于左半结肠,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该型患者预后最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癌变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于2013年6月—201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因结直肠LST行内镜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病变的内镜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用单因素分析寻找癌变的影响因素,对于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了323例患者341处病变。假凹陷型LST的癌变率最高[85.48%(53/62)],其次为结节混合型[76.97%(117/152)],均显著高于颗粒均一型[29.51%(18/61),P均<0.001]和扁平隆起型[24.24%(16/66),P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假凹陷型(P<0.001,OR=18.40,95%CI:7.46~45.42)、结节混合型(P<0.001,OR=10.45,95%CI:5.30~20.58)、位于直乙部位(P<0.001,OR=2.33,95%CI:1.47~3.69)、直径≥2 cm(P<0.001,OR=2.60,95%CI:1.60~4.00)是病变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假凹陷型(P<0.001,OR=17.51,95%CI:7.06~43.43)、结节混合型(P<0.001,OR=8.25,95%CI:4.07~16.73)、直径≥2 cm(P=0.032,OR=1.80,95%CI:1.05~3.08)是结直肠LST发生癌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当LST为假凹陷型、结节混合型或直径≥2 cm时病变发生癌变的风险高,需要采取整块切除的方式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黏膜下层浸润的危险因素。方法2015年11月—2019年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径≥2.0 cm的侧向发育型肿瘤病例211例(221处病变)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分成黏膜下层侵犯组(13例患者,14处病变)和非黏膜下层侵犯组(198例患者,207处病变),临床特征、内镜特征、手术特征、病理特征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或连续矫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结直肠癌病史(P=0.037)、病变直径(P=0.036)、部位(P=0.024)、非抬举征(P=0.040)是黏膜下层浸润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有结直肠癌病史者较无结直肠癌病史者更易发生黏膜下层浸润(OR=3.76,95%CI:1.338~23.768,P=0.018),直肠病变较右半结肠病变更易发生黏膜下层浸润(OR=7.091,95%CI:1.437~34.274,P=0.016),直径≥2.5 cm病变较直径<2.5 cm病变更易发生黏膜下层浸润(OR=6.297,95%CI:1.375~28.836,P=0.018),非抬举征阳性病变较非抬举征阴性病变更易发生黏膜下层浸润(P=0.021,OR=5.373,95%CI:1.291~22.360)。结论对于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有结直肠癌病史,以及病变直径≥2.5 cm、位于直肠、术中非抬举征阳性均是发生黏膜下层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LST)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CLST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内镜下治疗的CLST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从病灶部位(右半结肠、左半结肠、直肠)、病灶分型(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扁平隆起型和假凹陷型)方面分析CLST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纳入266例CLST患者,296个CLST病灶。病灶最大径以10~29 mm最多见,占85.1%(252/296);病灶分型以颗粒型为主,占81.4%(241/296);病理形态则以腺瘤为主,占79.7%(236/296);组织学类型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最多见,占81.1%(240/296)。直肠CLST的病灶最大径大于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分别为(24.20±16.97)、(18.38±8.24)、(18.59±7.9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2,P<0.001)。直肠CLST病灶中颗粒均一型的检出率低于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分别为22.0%(11/50)、53.5%(69/129)、58.9%(69/117)],而直肠CLST病灶中结节混合型的检出率高于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分别为50.0%(25/50)、29.4%(38/129)、24.8%(29/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06、10.67,均P<0.01)。右半结肠CLST的腺瘤发生率低于左半结肠、直肠[分别为68.2%(88/129)、87.2%(102/117)、92.0%(46/50)],而右半结肠CLST的锯齿状病变发生率高于左半结肠、直肠[分别为30.2%(39/129)、12.8%(15/117)、4.0%(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25、20.85,均P<0.001);左半结肠CLST多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94.9%,111/117),直肠CLST多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2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P=0.012)。假凹陷型CLST的病灶最大径大于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扁平隆起型[分别为(24.18±14.07)、(15.96±5.70)、(23.49±13.80)、(21.21±8.0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0,P<0.001);扁平隆起型CLST的腺瘤发生率高于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假凹陷型[分别为92.1%(35/38)、71.1%(106/149)、86.9%(80/92)、1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P=0.003);颗粒均一型CLST的锯齿状病变发生率高于结节混合型、扁平隆起型、假凹陷型[分别为28.9%(43/149)、10.9%(10/92)、5.3%(2/38)、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8,P<0.001);假凹陷型CLST的腺癌发生率高于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扁平隆起型[分别为1/17、0(0/149)、2.2%(2/92)、2.6%(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9);颗粒均一型CLST的LGIN发生率高于结节混合型、扁平隆起型、假凹陷型[分别为90.6%(135/149)、76.1%(70/92)、65.8%(25/38)、10/17],假凹陷型CLST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浸润癌发生率均高于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扁平隆起型[分别为6/17、9.4%(14/149)、21.7%(20/92)、31.6%(12/38)和1/17、0(0/149)、2.2%(2/92)、2.6%(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58、16.81,Fisher确切概率法;均P<0.05)。结论CLST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直肠CLST的病变最大径、恶性潜能均大于结肠CLST;结节混合型CLST虽为颗粒型,但病灶最大径更大,恶性程度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定PPH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5月-2015年11月接收的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共43例,作治疗组,本组中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PPH术配合穴位注射方案治疗;同期选择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共43例作对照组,本组中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PPH术治疗,对2组入选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客观评定。结果研究中,治疗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7.67%,对照组90.70%(P>0.05)。此外,治疗组入选患者各相关临床症状评定分数低于对照组,2组指标综合对比后有差距(P<0.05)。结论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时,选择PPH术配合穴位注射方案效果突出,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预切开EMR(EMR-P)、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圈套器辅助ESD(ESD-S)4种内镜下切除方法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46例结直肠LSTs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内镜下切除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146例结直肠LSTs中,23例行EMR治疗,29例行EMR-P治疗,50例行ESD治疗,44例行ESD-S治疗。中位病变直径2.5 cm(1.2~10.0 cm)。EMR、EMR-P、ESD和ESD-S整块切除率分别为73.9%(17/23)、72.4%(21/29)、96.0%(48/50)、65.9%(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切除率分别为65.2%(15/23)、69.0%(20/29)、94.0%(47/50)、63.6%(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ESD组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高于其他3组(P均<0.05)。4组术中穿孔率分别为0,0, 6.0%(3/50),9.1%(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迟发性出血率分别为4.3%(1/23),0, 2.0%(1/50),2.3%(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117例(80.1%)患者术后进行了肠镜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0.0个月(3.0~26.0个月),其中局部复发7例(6.0%)。结论ESD是结直肠LSTs最理想的治疗方法;EMR可作为直径<20 mm结直肠LSTs的治疗方法;EMR-P和ESD-S作为改良的内镜下切除方法,在治疗LSTs上具有自身特殊的优势。
简介:目的分析高危16型和18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肛门直肠常见病变的鳞状及柱状细胞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的肛门直肠常见病变切除的805例石蜡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16和18两种高危型HPVDNA的分型检测。结果肛门直肠常见病变总的HPV感染阳性率为66.1%(532/805),混合痔阳性率为82.6%(95/115),月T乳头状纤维瘤阳性率为76.5%(88/115),内痔阳性率为74.8%(86/115),肛瘘阳性率为72.2%(83/115),外痔阳性率为69.6%(80/115),肛周脓肿阳性率为47.8%(55/115),肛裂阳性率为39.1%(45/115)。结论肛门直肠常见病变中高危16型和18型HPV的感染率较高,提示肛门直肠是又一个人乳头瘤病毒的高感染区。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骶骨发育异常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316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均为男性,确诊时年龄为(5.09±3.97)个月;低位畸形38例,中位畸形181例,高位畸形97例。将低位畸形患儿作为低位组,将中位畸形患儿作为中位组,将高位畸形患儿作为高位组。通过影像学图像测量各组患儿骶骨指数(sacral ratio,SR)值、D值、R值、骶骨曲率(sacrum curvature,SC)值以及联合指标SR+SC值,统计分析各测量值和各分型的相关性。其中,SR值=BC/AB,在骶尾骨正位X线片上,A线为双侧髂骨上缘的连线,B线为经过双侧骶髂关节下缘的A线的平行线,C线为经过骶尾骨最下缘的A线的平行线,BC为B线到C线的距离,AB为A线到B线的距离。SC值=R值/D值,D值为骨盆侧位X线片中骶骨上端前缘(E点)到骶骨最下端前缘(F点)的距离,P线为骶骨到EF最远的平行线,R值为EF与P线的垂直距离。通过Fisher检验或χ2检验分析分类变量,通过方差分析连续变量。结果低位组的SR值、D值、R值、SC值和SR+SC值分别为0.99±0.38、(6.05±1.19)cm、(1.50±0.40)cm、0.45±0.04、2.03±0.22;中位组数值分别为0.76±0.20,(4.83±1.16)cm,(1.07±0.73)cm,0.22±0.14,2.18±0.18;高位组数值分别为0.72±0.21,(5.38±1.76)cm,(0.92±1.00)cm,0.14±0.18,2.26±0.21。低位组和中位组SR值相比,低位组和高位组D值相比,低位组和中位组R值相比,中位组和高位组SC值相比,中位组和低位组、中位组和高位组的SR+SC值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值及SR+SC值相对于SR值而言更能分辨出中位和高位畸形。结论SC值可以反映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骶骨发育的异常,可作为术前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