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探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母婴关系建立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2023年1月至6月在某医院分娩的100对健康产妇及其新生儿,分为母婴同室组和传统护理组,各50对。使用EPDS和PSEQ量表评估产后抑郁和育儿信心,记录母婴互动频率和质量。结果 同室护理模式下,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80% vs 60%),母亲育儿信心增强(70 ± 4 vs 50 ± 5),产后抑郁评分(8.5 ± 2.1 vs 12.4 ± 3.3),母婴互动频率更高(8 ± 2 次/天vs 5 ± 1 次/天),母婴同室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降低,母亲育儿信心显著增强(均P<0.05)。结论 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母婴关系的建立,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产后抑郁率,增强母亲的育儿信心。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并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中新生儿、母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5年9月于本院母婴同室的产妇共104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可知干预组产后护理知识(9.6±0.5)分、婴儿护理知识(9.2±0.2)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得出对照组中感染率7.8%显著高于干预组,干预组满意率98.1%显著高于对照组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产妇心理、生理等,大幅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医学上称为新生儿,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称之为早期新生儿。由于产后7天是产妇产后在病房观察和治疗的时期。所以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产妇的同时也承担着护理新生儿的重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12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和对照组(产科优质护理)各60例,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育婴知识掌握情况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于护理满意率(93.3%>78.3%)高于对照组,其产妇的育婴知识掌握评分(92.32±5.12)分>(83.65±7.25)分、护理技术评分(89.25±5.21)分>(81.24±7.63)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9.09±0.82)分>(83.65±7.2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其对于提高产妇育婴知识及护理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有效增进亲子感情,保障母婴健康安全,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运用母婴同室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400对住院母婴,分成母婴同床旁护护理模式(以下简称实验组)200对和传统护理方式(以下简称对照组)200对,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产妇对产后婴儿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护理的效果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满意人数为194人,占该实验组的约96.98%,对照组的满意人数为138,占该实验组的约69.34%,X2=5.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婴儿护理能力技能的掌握程度比对照组的掌握程度要高,X2=5.27,X2=6.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可以为母亲打下育儿的基础知识,为母亲出院后更好的照顾婴儿提供了知识理论基础。
简介:摘要:母婴同室是指在婴儿产出后,与母体安置在同一个房间内,并由母亲亲自照顾婴儿的保暖、喂养、换尿布等,同时在住院期间母子一直生活在一起,对于该医疗与其他的操作两者分离不超过一小时,该措施对婴儿而言,可有效增强母体与婴儿之间的交流,保证两者的身体健康。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顾名思义,是在母婴同室的基础下,护工又将二人共同护理的同时,护工和母亲共同参与婴儿护理的新型产后护理方式。根据相关研究发现,母婴同室的婴儿,体重回升的更快,母亲则母乳更加纯正,母亲与新生儿之间的羁绊也将更早开始。总知,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好,好在哪,有什么正向作用反向作用,是笔者此篇文章深入探究的核心内容。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上半年度产妇14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73)和对比组(n=73),在对比组产妇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产妇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比对分析两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照看能力评分、适应能力评分及护理知识掌握评分相比于对比组患者均更高,组间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率为94.52%,明显高于对比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经对比分析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确切且理想,值得临床给予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