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孩子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也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
简介:利用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和IAT测验,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和攻击特质差异。结果表明:(1)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抑制效应显著;(2)游戏类型和性别对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女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产生抑制效应;(3)攻击特质对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主效应显著,并且游戏类型和攻击特质对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的交互作用显著,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更容易对低攻击特质学生产生抑制效应。由此可见,亲社会性视频游戏能够有效抑制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水平。
简介:外显攻击性属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为研究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在外显特点方面的差异,采用Buss-Perry攻击问卷,对200名在校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发现:①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整体外显攻击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攻击因素上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敌意因素上,非体育专业明显高于体育专业大学生;②体育专业男生与女生在身体攻击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男性的身体攻击性高于女性;③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愤怒和敌意因素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④在言语攻击性方面,体育专业女性高于男生;⑤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外显攻击个因素中,不存在年级差异.
简介:采用攻击性问卷、关系攻击行为量表、结果预期量表、移情量表和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对72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结果预期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移情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结果预期与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存在显著负相关;(2)自我控制在结果预期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3)在结果预期对青少年外部攻击行为的预测中,移情发挥了调节作用。在高移情个体中,结果预期并不预测外部攻击行为,而在低移情个体中,结果预期显著地反向预测外部攻击行为;(4)自我控制在结果预期与青少年外部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移情的调节,高水平的移情能力可以有效地缓解青少年因低自我控制而导致的高攻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