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构建科学、规范、全面的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方法本研究遴选消化内镜护理管理专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南昌等11省市1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专家由12名女性和3名男性构成,年龄31~40岁8人(53.33%)、41~50岁7人(46.67%)。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德尔斐(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了消化内镜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结果,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15/15)、100%(15/15),权威系数分别为0.88、0.85,协调系数分别为0.398、0.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建立3项一级指标(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11项二级指标和43项三级指标的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结论构建消化内镜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消化内镜安全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00名手术室患者开展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分配患者各为50人。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化的管理方案,观察组开展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的评价得分、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各项生命体征表现情况。结果: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和文书质量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价得分都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中发生失误的比例为16.00%,显著小于对照组26.00%,存在着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aO2等各项生命体征的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性(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指标评价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有着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时间范围是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这期间共有16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行手术治疗病人,按照研究需要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80例。行常规护理管理的是对照组,观察组则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还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且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也有正向影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儿科护理质量指标构建与应用。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咨询、国家护理专业质控中心儿科专科质控组审议等确定儿科护理质量指标。于2019年在全国8家儿童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儿科进行试应用。结果 构建的儿科护理质量指标包括结构指标6项、过程指标2项、结果指标7项。8家医院每名住院患儿24h平均护理时数、护士离职率、住院患儿身体约束率、新生儿院内尿布皮炎发生率、住院患儿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渗出发生率等总体呈下降趋势,6月龄内患儿母乳喂养维持率明显提升,但床护比和护患比有所下降。结论 儿科护理质量指标具有实用性,体现了儿科特色,可用于住院患儿护理质量评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中加入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工作的具体表现。方法:选取某院一年时间之内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前者接受的是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工作,后者对其实行一般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继而客观对照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客观研究对比可知,研究组的不良护理事件的实际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和对照组对比有着十分提出的差异,并且差异也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开展有关质量改造的管理工作之时,需将手术室质量指标评价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十分有助提升手术的整体成功率,减少手术室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实际概率,继而充分实现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最大最强化。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让医学界的相关人士认识到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推进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6月到9月间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60名,在控制护理质量管理变量唯一性的基础上,将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的260名患者分为各130名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护理工作以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手段,在给予实验组护理工作常规质量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结果:实验组术前准备评分、患者身份信息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病理标本信息错误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质量指标评价工作,能有效提高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和手术过程的安全性,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效率和水平,值得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质量指标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模式。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能够不断优化护理服务,为患者创造更舒适的环境,让患者感受到医院对他们的关怀,进而提高满意度,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手术失误,使得患者在手术中得到很好的护理,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Delphi法构建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护理质量做出改进和提升。方法由10名从事血液透析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医务人员成立课题小组,对50名从事血液透析护理和护理管理等领域的医学专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Delphi法构建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结果专家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0%。各级指标协调程度较高,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包含7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各级别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00~0.178。结论Delphi法构建血液透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价护理质量,提升血液透析中心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