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治疗ICU毒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ICU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治疗方案,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因子、急性生理、慢性健康、序贯器官衰竭分值、甲状腺激素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以后,实验组外周血炎性因子各指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急性生理、慢性健康以及序贯器官衰竭分值均比低于对照组;甲状腺激素各项指标中T3、T4、FT3均比对照组高,PCT则低于对照组,以上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治疗ICU毒症患者的效果较为显著,不仅可使毒症患者TNF-α、IL-6水平降低,对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状态发展有效抑制,而且确保急性生理以及慢性健康分值降低。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ICU脓毒症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标本阴性的原因,并对其相关环节进行分析,规范标本收集和运送,减少阴性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感染性疾病患者性标本,通过阳性标本数,计算出阴性率加以分析。结果各种标本来源的阴性率分别为脓痰79.88%;73.81%;性分泌物73.91%。结论性标本阴性的原因与标本收集方法和运送时机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医务人员在收集和运送标本时应规范操作,可有效减少阴性率。

  • 标签: 标本 阴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酸睾酮注射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10月渭南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1例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处理感染源、器官功能支持、加强营养等对症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丙酸睾酮注射100 mg深部肌肉注射每周2次(共2次)者作为观察组,未使用丙酸睾酮注射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睾酮、白蛋白、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28 d全因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及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睾酮(μg/L:3.69±2.38比2.85±0.90)、白蛋白(g/L:39.87±1.98比26.25±4.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分:13.71±2.13比23.23±2.52)、SOFA评分(分:4.45±1.57比9.97±2.65)、ICU住院时间(d:12.36±4.37比14.03±3.86)、住院总费用(万元:10.14±3.22比12.10±3.91)和机械通气时间(3.00±1.85比7.00±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28 d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31)比13.3%(4/30),P>0.05〕。结论丙酸睾酮注射可以提高白蛋白水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丙酸睾酮注射液 白蛋白 预后 机械通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治疗ICU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本院治疗的60例ICU毒症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0.9%氯化钠注射治疗,观察组接受血必净注射治疗,对接受不同治疗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应用SF-36量表评估)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毒症患者血必净注射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ICU脓毒症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惰性凝聚杆菌(A.segnis)属于凝聚杆菌属(Aggregatibacter)[1]该属包括嗜沫凝聚杆菌(A.aphrophilus)、副嗜沫凝聚杆菌(A.paraphrophilus)、惰性凝聚杆菌(A.segnis)。凝聚杆菌是一类生长需特殊营养物质的苛养菌,与很多感染性疾病有关,可导致人类严重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在临床标本中该菌属细菌不容易分离及鉴定,故又称“难培养的细菌”,常规培养基生长困难或需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检测到,引起的感染发病率一直难以估计。因此,对苛氧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既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微生物人员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的考验。本文就本院肝病区脾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惰性凝聚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细菌鉴定及药敏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惰性凝聚杆菌 脓肿 感染
  • 简介:摘要近年来,诺卡菌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目前诺卡菌导致肺部感染的病例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例诺卡菌肺部感染病例,通过分析诺卡菌的临床感染特征、影像学变化、检验结果以及药物治疗过程,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帮助,加强临床、药学及检验等多学科的协助诊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肝周脓肿患者细菌培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随机抽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本院接收的 250例肝周脓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细菌培养,对细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0例送检报告中, 44例未发现细菌生长, 3例两种细菌生长, 203例一种细菌生长,共培养 13种细菌, 209株。其中 14株革兰氏阳性菌, 195例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 14株)对抗生素耐药率在 0%至 78.55%。其中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 100%,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喹努普汀 /达福普汀、左氧氟沙星及红霉素耐药率均在 50%以上;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关注,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合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耐药性 脓液细菌培养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毒症休克患者,将82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1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标准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增用参附注射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毒症休克患者的CVP、MAP、ScVO2以及尿量、乳酸、乳酸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毒症休克患者12h、48h的CVP、MAP、ScVO2、尿量、乳酸水平均比对照组患者优(P<0.05),6h、12h、48h的乳酸清除率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参附注射能够使毒症休克患者的早期容量复苏组织灌注得到较大的改善。

  • 标签: 脓毒症休克 参附注射液 早期容量复苏 组织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普外科细菌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方法采集标本;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Dade公司生产的MicroscanAutoscan4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普外科送检的631例标本中408例培养出细菌,感染率为64.66%。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227株)、肺炎克雷伯菌(41株)、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31株)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肠球菌属(13株)为主要致病菌。结论外科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外科标本病原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应及时送检标本确定病原菌,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 标签: 脓液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性阑尾炎患者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12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采集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切口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耐药药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4例,感染率26.9%,切口培养共分离出34例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氏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大肠埃希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最高。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切口病原菌分布广泛,且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更有效更科学针对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早期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对50例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纤支镜及CT引导下行痰及培养加药敏,选择两者重叠的敏感药物,淘汰两者拮抗的药物治疗;另一组25例根据经验选择敏感化疗药物;对两组间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胸部CT变化、骨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以及结核药物副作用影响的大小进行比较。结果敏感药物治疗组及经验药物治疗组两组之间的肺部病灶变化差异有显著性,而骨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以及结核药物副作用影响的大小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骨关节结核患者病情越严重,其差异性越显著,早期选择敏感药物治疗的优势越明显,这为患者早期选择敏感药物化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既避免拮抗药物的使用,又可能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肺结核 骨关节结核 脓液 细菌学 化学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重症监护室毒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血必净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毒症治疗的5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分组应用抽签法,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抗感染和支持治疗,观察组25例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毒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血必净注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血必净 重症监护室 脓毒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子宫腔积患者应用甲硝唑实施宫腔冲洗疗法的效果。方法:于2022年3月-2024年3月,收录70例绝经后宫腔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纳入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甲硝唑进行宫腔冲洗疗法,分组探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下腹疼痛、阴道排、畏寒发热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对照组发生率14.29%,结果比较P>0.05。结论:甲硝唑宫腔冲洗疗法在治疗绝经宫腔积患者,疗效更为确切,能显著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性宫腔积脓 甲硝唑液 宫腔冲洗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结果:治疗组第5d、第10d的APACHEⅡ评分差异明显;治疗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第5d时两组血清TNF-α、CRP、GOT、CK、CK-MB、LDH较入院时均有所降低,且除LDH外,两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第10d时两组仅血清TNF-α及CK有显著差异。结论:血必净能降低病死率,有效地降低促炎因子水平,血必净注射可有效治疗毒症。

  • 标签: 血必净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治疗小儿毒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毒症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感染、器官功能的支持、营养及对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静脉滴注,每12h一次,连用7d。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变化,记录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及住院时间,监测CRP、IL-6、TNF-α变化。结果应用血必净治疗后治疗组体温、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住院时间缩短,CRP、IL-6、TNF-α等炎症介质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治疗小儿毒症可以迅速改善中毒症状,降低血白细胞计数,缩短病程,无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可以试推广。

  • 标签: 血必净 脓毒症,儿童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毒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毒症的中医辩证分型的临床表现,给予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脓毒症 辩证分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对烧伤后毒症患者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保定市第五医院收治的烧伤后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血必净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d 血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血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等。结果 两组治疗前APACHE Ⅱ评分、IL-6、 IL-10、PCT、PT 、CR、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IL-6、 PCT、PT 、CR、A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必净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对烧伤后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血必净注射可以调节并减轻毒症患者失控的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烧伤后脓毒症,脏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