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酚妥拉明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观察对比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前,组间CI、SVRI、EVLWI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48hCI、SVRI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48hEVLWI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酚妥拉明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开展治疗,可提升患者CI、SVRI数值,降低患者EVLWI数值,效果好于常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各项指标在脓毒症患者中变化特征以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6例脓毒症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住院200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其他生化指标;进一步把观察组分成存活组、死亡组,再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TC、HDL-C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2.49 ± 1.14)mmol/L比(3.40 ± 1.26)mmol/L、(1.66 ± 0.89)mmol/L比(2.49 ± 0.81)mmol/L](t=6.240、5.532,P<0.05),而两组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85例)和存活组(121例),死亡组年龄较存活组增大[(75.6 ± 8.6)岁比(62.5 ± 6.0)岁,t=4.565]、血肌酐(SCr)较存活组升高[(246.2 ± 34.6)μmol/L比(165.4 ± 35.6)μmol/L,t=5.420],而TC[(2.15 ± 0.59)mmol/L比(2.89 ± 1.02)mmol/L,t=5.475]、HDL-C[(1.40 ± 0.42)mmol/L比(1.94 ± 0.52)mmol/L,t=4.856]、LDL-C[(1.73 ± 0.56)mmol/L比(1.97 ± 0.72)mmol/L,t=4.261]均较存活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256,95% CI 1.006 ~ 1.056,P=0.012),而TC则是保护因素(OR=- 0.758,95% CI 0.579 ~ 0.867,P=0.014)。结论脓毒症患者TC、HDL-C呈下降特征,而死亡者较存活者TC、HDL-C、LDL-C均进一步下降,其中TC作为保护因素可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的疗效及对患者ICU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前后APACHEII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有效率、治疗1个月病死率分别为66.7%、30.0%,较对照组的30.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12.8±3.5)VS(20.8±4.7)d、ICU住院时间(15.4±4.2)VS(25.5±5.2)d、治疗后APACHEII评分(14.7±4.2)VS(17.3±4.5)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必净能明显缩短重症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及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CochraneLibraryDatabases、PubMed、Embase,中文数据库维普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5年1月—2017年9月,主题为LMWH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9项研究,共1016例患者。19项研究对比了28天病死率,发现LMWH可降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RR=0.52,95%CI(0.43-0.63),P〈0.001];亚组分析纳入2项研究,发现LMWH可降低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28天病死率[RR=0.40,95%CI(0.21-0.75),P=0.004];4项研究对比了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发现LMWH对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MD=-0.84,95%CI(-1.95-0.26),P=0.14];15项研究对比了LMWH对APACHEⅡ评分,发现LMWH可降低脓毒症患者7d后APACHEⅡ评分[MD=-0.64,95%CI(-0.93-0.34),P=0.00];4项研究对比了LMWH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的影响,发现LMWH可降低脓毒症患者DIC的发生率[RR=0.34,95%CI(0.18-0.67),P=0.002];12项研究对比了LMWH对出血的影响,发现LMWH可增加脓毒症患者出血风险[RR=2.74,95%CI(1.60-4.71),P=0.00]。结论LMWH可降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改善预后,但增加出血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氨在急诊科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并与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确诊的、符合200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共识会议的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伴有其他影响血氨水平的疾病及失访的对象,并收集MEDS评分,电话随访统计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脓毒症病死率预测的准确性,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血氨与MEDS评分联合应用的价值。结果最终纳入80例研究对象,按预后分为1周存活组(n=52)、1周死亡组(n=28);4周存活组(n=37)、4周死亡组(n=43);12周存活组(n=33)、12周死亡组(n=47);1年存活组(n=32)、1年死亡组(n=48),组间研究对象的人口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死亡对象的血氨水平均比同期存活的患者更高[(116.57±85.33)μmol/L vs (77.64±35.82)μmol/L,(108.53±73.00)μmol/L vs (71.19±32.53)μmol/L,(106.75±71.59)μmol/L vs (69.21±28.84)μmol/L,(105.77±71.14)μmol/L vs (69.50±29.25) μmol/L,P<0.05];根据1周、4周、12周和1年后的死亡情况得出,血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668(95%CI:0.542~0.793, P=0.014)、0.706(95%CI: 0.593~0.819, P=0.002)、0.705(95%CI: 0.592~0.818, P=0.002)、0.697(95%CI:0.582~0.811, P=0.003);与单独使用血氨、乳酸或MEDS评分相比,血氨与MEDS的联合使用会提高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P<0.05)。结论血氨用于预测急诊科脓毒症患者的近期和1年预后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与MEDS评分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其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重症脓毒症病例。EEN组病人于48h内行肠内营养(EN)支持;肠外营养(PN)组病人给予PN支持。观察并记录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抗生素使用时间、28d病死率、入住ICU时间、血糖最高值、机械通气时间、7d降钙素原(PCT)值等。结果使用EEN能降低脓毒症病人的入住ICU时间,改善APACHEⅡ评分,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高血糖风险,降低PCT值,但不能降低脓毒症病人的病死率。结论EEN能减少脓毒症病人的并发症,但不能改变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30例患者同时予以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两组患者的治疗进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C反应蛋白、CD4+/CD5+细胞比值、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改善显著,CD4+/CD5+细胞比值、免疫球蛋白A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实施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对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急诊科收治的10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SIR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分析SIRS和APACHEⅡ评分与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随着SIRS与APACHE11分值的增加,病死率也增加,SIRS评分≥2分或A-PACHEⅡ评分≥25分时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SIRS评分系统作为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能够初步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CRRT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RRT。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7d后外周血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治疗28d后,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结果2组患者治疗7d后CD3-^+、CD4-^+及CD1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3d后,且CRRT组治疗7d后CD3-^+[(69.3±8.7)%vs(63.8±8.4)%]、CD4-^+[(36.8±13.3)%vs(31.5±10.6)%]及CD14-^+[(55.7±6.8)%vs(46.8±6.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7d后IL-6、TNF-α、PCT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3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治疗3d后IL-6、TNF-α、PCT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d后CRRT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6:(40.7±3.8)vs(68.4±5.2)ng/L,(18.5±2.6)vs(37.8±3.5)ng/L;TNF-α:(28.4±10.7)vs(36.5±14.2)μg/L,(20.3±7.8)vs(27.9±11.4)μg/L;PCT:(4.3±1.7)vs(6.2±2.3)μg/L,(1.3±0.8)vs(3.6±1.4)μg/L,hs-CRP:(52.6±15.4)vs(71.3±18.4)mg/L,(22.5±9.3)vs(36.4±12.7)mg/L;P〈0.05]。2组患者治疗7d后APACHEⅡ、MODS及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科4年时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及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脓毒性休克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脓毒性休克病死率,并根据7d预后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APACHEII和SOFA评分等一般情况,统计SOFA评分和APACHEII评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我院ICU脓毒性休克的患者总体病死率为62.8%,4年间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131);病死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我院ICU患者的7d病死率仍高,为62.8%,且SOFA评分和APACHEII评分可评估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脓毒血症患者急性肺损伤(ALI)的差异基因,为临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首先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0474,并使用limma包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接着利用贝叶斯算法筛选脓毒血症和ALI的差异靶点基因并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之后利用R的ClusterProfile包对所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GO)和通路分析(KEGG),最后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对差异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并构建及识别网络中的核心驱动基因。结果脓毒血症合并ALI组(n=13)和单纯脓毒血症组(n=21)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前,其基线较为紊乱,而在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基线基本趋于一致。初步筛选出73个差异基因(45个上调基因和28个下调基因)。前10个差异基因中,上调基因为BTNL8、CDKN1A、TREM1、TAK1、H4FH,下调基因为CYBRD1、HOPX、UPB1、NME8、FAR2;且前10个差异基因在脓毒血症患者和脓毒血症合并ALI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O富集分析可见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反式高尔基网络膜、细胞膜腔侧以及IRE1介导的未折叠蛋白反应中。KEGG分析其通路信号有3条,即ZAP-70酪氨酸激酶、CD3和TCR Zeta链的磷酸化以及PD-1信号通路。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分析发现FCGR2B、HLA-DQB1、HLA-DRA、CD74、CD86、CD4、SEC31A与其他基因存在较强的互作关系。结论应用生物信息学可有效分析脓毒血症患者合并ALI的差异基因,为研究脓毒血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计数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31例,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17例)和死亡组(114例);再根据确诊脓毒症后24 h内淋巴细胞计数分为≤0.50×109/L组(A组,71例),(0.50~1.00)×109/L组(B组,70例)和≥1.00×109/L组(C组,89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引起脓毒症的原发感染灶、确诊脓毒症24 h内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淋巴细胞计数以及预后等指标。结果生存组患者SOFA评分低于死亡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生存率低于B、C组,生存时间短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B组与C组生存率与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28 d的死亡风险高于B、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与C组死亡风险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于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淋巴细胞计数≤0.50×109/L的脓毒症患者其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脓毒症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严重脓毒症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患者,其中接受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R(89.55±9.71)次/min、DBP(84.19±4.33)mmHg、SBP(130.32±7.94)mmHg、SpO2(92.43±7.24)%,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清除率分别为血Cr(29.60±4.24)、BUN(43.35±6.85)、乳酸(69.26±10.17)、血P(26.8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严重脓毒症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持续性血液净化方法,临床上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毒素的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