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性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CT影像诊断,以提高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认识,避免漏诊或误诊,为临床提供有意义诊断参考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2019年子宫积脓并发子宫穿孔手术确诊5例女性患者,其中3例患者行站立位X片检查提示膈下出现游离气体,行全腹部CT检查;2例患者膈下未出现游离气体,因临床体征重,行全腹部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腹腔积液、盆腔积液,积液量大小不等,1位患者阑尾肿胀,阑尾周围炎性渗出;3例膈下出现游离气体;患者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密度不均,可见类圆形、斑片状气体影出现,盆腔周围系膜水肿。结论:子宫积脓并发子宫穿孔,大部分患者处于急腹症体征,若腹腔、盆腔积液、膈下有或无游离气体,应警惕并发子宫穿孔可能,密切联系临床,避免漏诊或误诊。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一例患有宫腔积脓导致急腹症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评估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22年02月收治的一例患者展开调研,患者在就诊时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以及其他腹部不适症状。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宫腔积脓所致的急腹症。对其采用宫腔引流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康复出院,后期随访状态良好,无复发。结论:宫腔积脓多发生在绝经后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宫腔引流术是最有效最好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宫腔引流与冲洗治疗在宫腔积脓患者管理中的疗效。方法研究纳入了2018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98例宫腔积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宫腔引流与冲洗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通过超声诊断、白细胞计数、症状观察、阴道分泌物检测和宫颈炎症评估等多个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症状缓解率达到90%,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弱。结论宫腔引流与冲洗治疗在宫腔积脓患者管理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包括更为准确的诊断、更有效的炎症控制、更迅速的症状缓解、更明显的阴道环境改善以及更为显著的宫颈炎症减轻。这为妇女的生殖健康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自2013年7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21例绝经妇女宫腔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并且对21例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有16例患者未发现任何异常,有2例患者病情复发,再次住院治疗,有3例患者失访。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病因在于绝经后,不及时的取出节育器;发生子宫内膜炎、老年性阴道炎甚至子宫内膜癌等。结论绝经妇女宫腔积脓的临床特征不明显,容易误诊、漏诊,同时该病往往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采取恰当的早期诊治,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率。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积脓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24年6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妇产科收治住院的共80例宫腔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宫腔积脓合并子宫内膜癌组(n=7)和宫腔积脓非子宫内膜癌组(n=73),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和检验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独立危险因素后通过ROC曲线评估Cutoff,采用ROC曲线分析和delong检验评估超声、宫腔镜和增强MRI检查对宫腔积脓合并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宫腔积脓合并子宫内膜癌组比宫腔积脓非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绝经延迟且体重指数(BMI)更高[(51.57±1.27 vs 47.63±3.92,p<0.001)&(26.91±4.30 vs 23.24±3.55),p=0.012],而在年龄、宫腔节育器及临床症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检验检查结果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龄和BMI是宫腔积脓合并子宫内膜癌独立危险因素、Cutoff分别是49岁和25kg/m ,采用ROC曲线分析和delong检验评估结果显示增强MRI检查诊断宫腔积脓合并子宫内膜癌的AUC高于超声、宫腔镜检查(0.901 vs 0.533、0.530,p<0.05),且增强MRI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超声、宫腔镜检查,而超声、宫腔镜检查的AUC无统计学差异(Z=0.022,p=0.983)。结论:宫腔积脓患者—特别是绝经延迟(>49岁)和超重(≥25kg/m )的患者,推荐积极完善增强MRI检查,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宫腔积脓合并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