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患者术中加入抗增殖药物及可调节缝线的控制,抑制或减轻该类患者术后滤过道粘连瘢痕化及阻塞,提高对该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共收治该患者56眼。发育型青光眼8眼;活动期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6眼;人工晶体眼继发青光眼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0眼;外伤性青光眼7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限眼。采用复合小梁术式,MMC浓度0.2-0.4mg/ml,作用时间2分钟,缝置2针外置可调节缝线。根据滤泡情况及前房深度适时拆除可调节缝线,术后行滤过泡按摩。结果经1-18个月的术后观察及随访,39眼眼压<21mmHg,成功率为70%。9眼+药物治疗眼压<30mmHg,总有效率为84%。8例手术失败,其中1例为发育型青光眼,7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发症持续性低眼压发生率7.1%,低眼压性黄斑变性1.7%。结论对具有手术失败高危因素青光眼的复合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可明显提高好手术成功率。如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适当,其抗增殖药物副作用的并发症与传统小梁切除术并发症闭角无明显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影响,并对其护理的要点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所收治的60例进行过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上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单纯的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插管前后没有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对照组患者在插管前后的生命体征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其生命体征较为稳定,护理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评估以及体温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自愿流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而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芬太尼进行静脉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镇痛效果、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自愿流产的患者,使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取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产后阴道松弛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行体型缝合法阴道紧缩术治疗,观察组行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会阴体高度与阴道周径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会阴体高度大于对照组,阴道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少数患者发生出血、血肿、感染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总发生率2.50%,与对照组患者的15.00%对比较低(P<0.05)。经术后随访观察组总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患者的80.00%对比较高(P<0.05)。结论 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术治疗效果显著,阴道收紧效果理想,且不容易发生并发症,更容易获取患者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复合皮移植术治疗烧伤后瘢痕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石医院收治的烧伤后瘢痕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扩张组(39例)与移植组(39例),扩张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移植组采用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皮肤恢复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OSAS)评分、中文版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SHS-B)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美观满意度。结果扩张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较移植组的76.92%(30/39)高,P<0.05;扩张组皮肤血运恢复、创面愈合时间较移植组短(P<0.05);扩张组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色泽评分较移植组低(P<0.05);扩张组OSAS评分较移植组低,BSHS-B评分较移植组高(P<0.05);扩张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低于移植组的23.08%(9/39),P<0.05;扩张组美观满意度为92.31%(36/39),低于移植组的74.36%(29/39),P<0.05。结论与复合皮移植术比较,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烧伤后瘢痕患者效果确切,可加快皮肤恢复,改善瘢痕情况,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美观度。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静吸复合与全静脉复合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18-54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30)异氟烷复合麻醉组(Y组)以及丙泊酚麻醉组(B组)。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3-5mg,丙泊酚60-80mg,舒芬太尼15-20g,顺苯磺酸阿曲库胺8-12mg,完成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Y组吸入异氟烷,呼气末浓度1.2%-2.5%,B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2-4g/ml。两组舒芬太尼均为单次追加10-15m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5mg/kg/h,两组均维持脑电双频指数40-60,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不超过基础值的30%。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观察基础值(T0)、气腹后5min(T1)、拔管后(T2)、拔管后5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比较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两组T1及T3期的MAP和HR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Y组血管活性药物较B组使用量减少,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减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与全静脉全麻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效果更佳,麻醉复苏更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92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 46例采取全身麻醉,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 46例采取针药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身麻醉组、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麻醉效果分别为 76.1%和 93.5%( P< 0.05)。针药复合全身麻醉组麻醉后较全身麻醉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以及拔管的时间缩短,患者的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更为平稳( P< 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取针药复合全身麻醉具有临床有效性,可提高麻醉效果,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后麻醉恢复的时间,值得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痛人流术中苏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无痛人流手术的120例(2010年5月~2012年5月)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F组给予苏太尼(1.5ug/kg)复合异丙酚(1.5mg/kg);Y组给予异丙酚(2mg/kg),均静脉给药,每组60例。结果F组麻醉效果优于Y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流术采用苏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明显达到镇痛镇静的麻醉效果,并且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减少,克服了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的不良反应,是无痛人流手术中有效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