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宫腔镜检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拟接受门诊宫腔镜检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R组,n=60)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60),监测并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肢动情况及术后的恶心呕吐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1)PR组的HR与MAP在麻醉诱导后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T1时间点HR与MAP较T0时间点降低(P<0.05),而T3时间点HR与MAP与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R组苏醒时间较PR组短(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较PR组短(P<0.05)。(3)术中无意识肢动及呼吸抑制发生例数PR组较SR组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PR组较与SR组少(P<0.05);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更小,苏醒质量更高,适合用于宫腔镜检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6例在本院接受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的患儿,治疗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双盲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1%、24.24%,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T2~T5这4个时间段的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优越,安全性高,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对乳腺导管损伤小的乳头凹陷矫正方法。方法收治21例39只乳头凹陷患者。根据乳头、乳晕、乳腺导管的解剖关系,设计以乳头为中心,乳晕边缘为蒂、对称的两个单蒂真皮乳腺复合组织瓣。在乳腺导管间形成隧道,将对称的两个单蒂瓣交叉穿过隧道,固定于对侧乳腺组织上,重塑乳头。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乳头乳晕血运障碍,外形良好,术后17例经3~23个月随访,除1只乳头单侧轻度回缩,2只乳头高度欠佳外,其余乳头高度及外形均满意,感觉良好,勃起功能正常,瘢痕小。术后哺乳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对称单蒂真皮乳腺复合组织瓣是矫正乳头凹陷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美容效果好,能保留哺乳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42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5例(40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20、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9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对人工流产术孕妇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复合宫颈局麻,探索HANS是否能增强宫颈局麻的镇痛效果;能否有效抑制人工流产综合征,藉以确定该法能否成为常规的麻醉方法应用于临床。方法:将200例拟行人工流产术孕妇随机分为I组(HANS+局麻组)、Ⅱ组(HANS组)、Ⅲ组(局麻组)和Ⅳ组(对照组),每组50例。每组又分为有分娩史组与无分娩史组。HANS组电极分别放于足三里/阴陵泉和合谷/劳宫穴两封穴位,采用DD波、等幅同步刺激,电流强度10~35mA。Ⅰ、Ⅱ组均用HANS诱导30min,后Ⅰ组以1%利多卡因5ml施行宫颈浸润麻醉。对照组和局麻组于术前30min同样依Ⅰ组选穴放置两对电极,但不予通电,藉以作为对照。结果:HANS复合宫颈局麻的缜痛效果明显较单纯HANS者为强,也明显优于传统的单纯宫颈局麻法;其按宫颈镇痛有效率高达96%,吸宫无不适率为90%,与其它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副作用少,术中循环稳定,人流综合征基本消除。结论:HANS复合宫颈局麻能有效抑制人工流产术疼痛及人流综合征,效果确切。未分娩妇的扩宫颈无痛率明显高于分娩妇,扩宫颈率与镇痛方法无关。分娩妇与未分娩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VAS评分无差异。
简介: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晚期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晚期青光眼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9例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其选择的术式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与参照组44例)。对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分别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浅前房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参照组(29.55%),且χ~2=6.14,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眼压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示为8.89%,参照组为25.00%,前者低于后者(χ~2=4.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晚期青光眼患者而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并能够将患者的浅前房发生率与眼压进行有效地降低,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依托味酯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方法187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两组,依芬组静注芬太尼2μg·kg^-1,依托味酯0.15mg·kg^-1,单纯组静注依托咪酯0.33mg·kg^-1,观察麻醉效果,全程记绿心率、血压、指尖脉搏氧饱和度、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并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应用小剂量的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即可产生满意的麻醉效果,与单纯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对血压影响小,与单纯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呼吸抑制较轻微,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单纯组,差异有显着性。肌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结论小剂量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是人工流产术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简介: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宫颈锥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30例。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C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GESolar8000型监测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R组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记录R组患者呼吸暂停例数。术后24h随访患者对手术的记忆,术后并发症和麻醉满意度。结果: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可以满足手术需求,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对手术无记忆,满意度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结论:静脉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在宫颈锥切术中应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