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院《土攘学》是农业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内容涵盖学科广泛、选课学生专业多样、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本文针对土壤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有效提高其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由于《土壤学》具有涉及面广、概念多、课时少、实践性强等特点,教师的授课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各高校都陆续开始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以土壤有机质为例,突出强调案例教学法在《土壤学》教学改革中的实用性与重要性。
简介:土壤学实验作为农林高校资源与环境类专业的一门实验课程,具有应用性强、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在土壤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改变或增加实验项目类型来改革实验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验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开放性实验室数量和开放时间、细化实验分组、培养学生实验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和弱化终结性考核等来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土壤学实验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实验技能得到提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对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前全国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而各专业的课时在减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解析在当前形势下怎样从不同专业的角度来选择相应的土壤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有效地提高土壤学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关键环节,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必将成为今后土壤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探讨多媒体在实现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中的作用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使多媒体在促进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关键词]多媒体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土壤学在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以数学、化学、物理、生态学和地质学等课程为基础,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管理、农学、林学、园林、园艺及植物保护等专业的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上世纪50年代土壤学课程为120~180学时(土化),80~120学时(其它专业)。如今,由于教改的不断深入,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兴起,已将土壤学课程压缩为30~60学时,而各学科培养的专业人才既要有一定广度又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不断提高土壤学教学质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土壤学课堂教学最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简介: 摘要:随着土壤学研究和应用的日益增长,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本论文针对土壤学基础教改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比改革前后学生的实验操作、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发现实施基础教改后,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提升。具体来说,教改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土壤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促使他们在实践操作中运用理论,从而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此外,教改还通过增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案例分析和实验,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研究表明,土壤学基础教改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简介:摘要:对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要求,深入贯彻教育立德树人核心使命的必然趋势,也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关键路径。这一改革举措旨在通过精细化的设计与融合,使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得益彰,促进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素养又拥有高尚品德的新时代人才。土壤学课程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该文在土壤学课堂教学和实践实训环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提出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的有效方法,为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简介: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简介:摘 要:本文通过利用随机数研究pc2_ve与变量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第一个问题;利用服从Wishart分布的随机矩阵得出的变量数和样本数变化条件下pc2_ve在95%置信度下的临界值表回答第二个问。结果表明:绝对值最大相关系数|r|max与pc2_ve有紧密的联系,pc2_ve随|r|max增大而增加,而该关系还受相关系数阵维度(dim)的影响,dim数越大,pc2_ve随|r|max的变动范围越大(不确定性增加)。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构建PCA先验知识,理解PCA结果的合理性及PCA双标图的结果检验提供依据。
简介:为研究土壤特性对烤烟生长及其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壤土掺沙和壤土掺泥处理,分析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s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土壤处理中壤土各多样性指数都相对较高。微生物生长分析表明,壤土有利于以糖类、脂肪酸类、氨基酸及酚酸类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掺沙后土壤则有利于以羧酸类、胺类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掺泥后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则表现最差。土壤酶活性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以壤土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壤土掺沙﹥对照﹥壤土掺泥;脲酶活性为壤土掺泥﹥对照﹥壤土掺沙。综合认为,壤土特性条件下土壤通透性能好,烤烟根际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丰富,且有利以酚酸为碳源微生物类群的繁殖,加之相应的土壤酶活性协调,因而最有利烟草生长。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客沙或客泥来改良土壤,以改善土壤生物学特性,促进烤烟生长。
简介:【目的】为研究施用生物炭对Cd污染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采用盆栽试验(每盆装土25kg),外源添加Cd0mg/kg(G0)、30mg/kg(G1)、60mg/kg(G2),分别添加生物炭0g/kg(T0)、10g/kg(T1)、20g/kg(T2),二因素试验共计9个处理,分别为:G0T0、G0T1、G0T2、G1T0、G1T1、G1T2、G2T0、G2T1、G2T2。测定不同时期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呼吸速率。【结果】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均随施加Cd浓度的升高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生物炭的施用而显著增加,且均在移栽后55d达到较高水平。土壤呼吸速率随生育期的延长呈升高的趋势,在Cd污染严重的土壤中,土壤呼吸速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显著提高。【结论】施用生物炭能明显改善Cd污染土壤的生物学特性,提高土壤呼吸速率,从而达到改善Cd污染土壤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