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分析2018年4月2日贵州省发生的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时,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冰雹形成的气象条件、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以及微物理增长过程。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的分析揭示了强对流系统的典型特征,明显的带状回波结构和云顶极端低温。动力热力条件的分析表明,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和深厚的对流不稳定层结是冰雹形成的关键因素。这些发现不仅提升了我们对冰雹形成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天气预报和防灾准备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冰雹形成 大气不稳定性 微物理过程
  • 简介:本文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06年5B8日发生在闽北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的高低空环流作用下,江淮流域的MCC东移加上高空弱冷空气的南下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强的垂直风切变、低层的低空急流辐合、近地层的暖式切变和地面的低压环流引起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这次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同时通过对卫星云图扣雷达回波资料的分析,认为这次强对流天气是由具有中气旋特征的超级单体风暴造成。

  • 标签: 冰雹 T-LogP图 MβCS 中气旋 超级单体风暴
  • 简介:利用高空、地面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和河池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3月23日桂西北河池市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原冷槽、850hPa切变线、地面弱冷锋是这次过程的影响系统;边界层辐合线为触发对流云提供了动力条件;冷云厚度是暖云厚度的2倍有利于冰雹天气的产生;适宜降雹的云顶亮温在-52℃到-62℃;当VIL值≥60kg/m2时,强回波附近将有冰雹出现;反射率因子图上的弓形回波,钩状回波,弱回波区,旁瓣回波、三体散射,是发布冰雹预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区域性冰雹 边界层辐合线 冷暖云厚度比 云顶亮温 VIL值 河池市
  • 简介:摘要:2024年7月初新疆拜城县出现一次强冰雹天气现象。本文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重点从天气形势、物理量、雷达特征等角度剖析本次强冰雹天气成因,结果表明:拜城县本次冰雹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等特点。7月1日开始受巴湖低涡前底短波进入阿克苏北部,2日影响阿克苏,槽前西南气流的持续水汽输送,槽前西南气流槽后西北气流交替,700pHa有风切变,是大降水和对流性天气发生极为有利的环流背景。较大的CAPE值,对流发展的高度越高,意味着对流越强烈。K值大于30℃,具有较强的对流潜势,SI小于零,气块不稳定,底层暖湿,高层干冷,底层有一定的垂直风切变,-20℃以上超过50DBZ,存在弱回波区、有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为此次强冰雹天气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午后多个对流单体生成不断结合并发展,并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造成拜城山区乃至平原的强对流天气

  • 标签: 冰雹 低涡 西南气流 雷达特征 拜城县
  • 简介:本文分析了2003年5月13日21时青海省东部地区降雹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成雹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成雹的物理机制、云图资料等方面的特征,从冰雹所具备的三个条件入手,计算了一些表征大气的大气稳定度等物理量参数,绘制成图。总结出了几点降雹过程的预报技术要点。对自动站资料的应用,得出这次降雹过程的影响系统为一中β尺度系统。

  • 标签: 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成雹物理机制 动力学 大尺度环流 热力学 卫星云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3方面分析了2006年8月2日庆阳市局地强降雹的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降雹过程在500hPa高空环流形势场上呈典型的西北气流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对流层中层正涡度区的耦合激发低层上升运动加强,有利于本地水汽向上输送;河套北部短波槽促使冷空气动力下传是这次局地强对流天气最主要的动力触发机制;从雷达回波的演变来看此次降雹并非是典型的冰雹云回波特征,而是由飑线造成的对流云相互碰并增强后产生的冰雹;同时卫星云图上云顶亮温的变化与对流云团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单个云团的合并有利于能量的集中和加强,易于产生冰雹

  • 标签: 冰雹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雷达回波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近30年黑龙江省冰雹天气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详细探讨了其形成机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研究,揭示了黑龙江省冰雹天气的发生规律和形成条件,为该地区的灾害预防和应对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冰雹灾害 时空特征 形成机制
  • 简介:选取夏季发生在新疆石河子沙漠边缘地区的7次冰雹天气过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并结合雷达回波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7次降雹过程分别发生在高空槽型和西西伯利亚低涡型两种典型冰雹环流背景形势下,其中高空槽型影响范围更大,破坏更强;较好的水汽条件、对流不稳定条件和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促使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发展。多普勒雷达能很好地监测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回波强度和回波顶高度的变化、速度对和逆风区的出现、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和1h降水累积值的急剧增加、风暴跟踪信息(STI)预警等对冰雹天气的出现具有很好预警意义,对今后的防雹减灾工作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冰雹 天气形势 对流参数 多普勒雷达 回波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以及雷达探测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0年3月底广东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广东强冰雹天气过程出现在华南前汛期冷、暖空气对峙阶段,主要是在深厚高空槽的影响产生的。强冰雹天气的产生和发展恰好对应着高空槽过境时间段,中高层天气系统在此次强对流天气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冷气团不断南下则预示着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停止。在本次强冰雹天气发生之前,广东高空有潜在的不稳定能量。K 指数、SI 指数、℃层高度与- 20℃层高度等参数均对此次冰雹对流天气具有指示意义。广东江门相控阵雷达探测单体回波现象这些能够反映强冰雹天气的演变特点,对本次强冰雹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

  • 标签: 强冰雹天气 环流背景 雷达回波特征 广东
  • 简介:1引言冰雹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降落的一种固体降水,由于冰雹与雷雨、大风等伴随出现,常对农作物、房屋、人畜造成突然的危害。宁德各县市均有出现不同范围和程度的雹灾。本文就宁德市1960~2005年冰雹天气做些气候特征统计分析,以便为冰雹灾害预报服务提供气候依据。

  • 标签: 冰雹天气 气候特征 宁德市 冰雹灾害 统计分析 预报服务
  • 简介:主要介绍了强冰雹天气的有利环境背景条件和强雹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和预警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有利于强冰雹的环境条件是-10℃和-30℃之间的对流有效位能较大;0~6km之间的垂直风切变较大;0cC层距离地面高度适中。(2)强冰雹的主要的雷达回波特征:高悬的强回波;低层的弱回波区(WER)、中高层的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BWER);中气旋。(3)能够有效判断强冰雹发生的3个辅助特征指标:VIL密度,风波顶辐散和S波段三体散射长钉(TBSS),具体如下:①强冰雹发生对应的VIL密度阈值是3.5g/m^3,如果达到4g/m^3,几乎肯定发生强冰雹;②产生强冰雹的正负速度差值的阈值是38m/s;③s波段雷达回波中出现TBSS是存在强冰雹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 标签: 强冰雹 环境条件 雷达识别与预警
  • 简介:摘要:通过对 2017年 9月 6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祥雨 X波段雷达天气资料的分析,得出了冰雹云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强度回波、速度回波和物理量产品中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强对流风暴具有超级单体的典型特征,强对流前进的方向右侧出现钩状回波,在榆次上空出现较明显的三体散射回波,最大强回波达到 60dBz,垂直液态水含量超过 70kg/m³,揭示了此次冰雹天气是由飑线移动产生的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

  • 标签: 祥雨雷达 冰雹 回波特征分析 超级单体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雷达探测资料等气象探测资料对2018年3月中旬出现在贵州地区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 在本次天气发生之前。500 h Pa中高纬大气环流形势表现为“一槽一脊”型,中低纬青藏高原南支槽特别活跃,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对贵州地区进行控制,推动西部边缘低涡的构成和发展;700 hPa低涡切变位于四川省和贵州省相交区域;地面辐合线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这些为本次贵州冰雹天气过程的形成带来了适宜的大气环流形势。垂直速度场上中高层均属于很强的上升运动,推动过冷层中的水汽持续累积,为本次冰雹的产生带来了较好的动力条件。环境场存在较强的风切变和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本次冰雹天气的产生带来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条件。对流系统( MCs)为此次冰雹的主要影响系统。雹云回波发展过程反映了本次冰雹天气过程,对此次冰雹天气的预报预警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标签: 冰雹 环流形势 物理量 贵州地区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2023年5月25日贵州省毕节市范围内一次冰雹天气特征及人工防雹作业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毕节市人影指挥中心根据预报指导产品提前进行周密的部署,通过“大雷达预警、小雷达指挥”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预警指挥模式,进一步增强对人工影响天气的监测能力,缩小监测特殊地形所触发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和空中云水资源的网格距,以及冰雹联防作业机制,在初生阶段及时抑制雹云发展,争取最佳的防雹作业效果。

  • 标签: 冰雹 人工防雹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等观测资料对2021年5月9-10日贵阳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贵阳地区冰雹天气发生之前,欧亚大陆中高纬整体上呈“2槽1脊”的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影响区域较广,副热带高压明显西伸北抬,北方南下活跃的泠空气与较强的暖湿气流相配合,促使贵阳地区大部发生冰雹、强降水天气。本次贵阳地区冰雹天气产生的影响系统包含高空槽、低涡切变、西南急流等天气系统。冰雹、强降水天气发生前期水汽辐合条件以及比湿条件都很好。偏南风把南海地区的水汽以及能量朝着贵阳地区及其附近区域上空输送,产生湿舌,为本次冰雹、强降水天气带来充沛的水汽条件。在这次冰雹天气过程贵阳上空,大气层结非常不稳定,对流有效位能(CAPE)、K指数、沙氏指数(SI)等对流参数等预示着此次冰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0℃层高度保持在4.7km左右,- 20℃层 7.6km 左右,高度以及厚度均很适宜冰雹的增长。

  • 标签: 冰雹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 贵阳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28日发生在新疆伊犁地区一次系统降水过后的强对流风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对流风暴并无有利的大尺度系统配合,有发生突然、维持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利于出现局地对流风暴的主要因素为地表附近高温、高湿,空气中能量释放不完全等。本次降雹过程存在对流风暴,成熟时回波强度大于50dBz,相对应的速度图上有逆风区、辐合气旋式速度对以及下层辐合、上层辐散等特征。研究还发现,强回波区扩展到-20℃等温线以上,风暴顶辐散正负速度差较大,VIL持续大于50kg·m^-2,以及VIL突增等都是冰雹强度预报简单有效的参量。

  • 标签: 强风暴 冰雹 回波强度 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