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应用常规资料和贵州省毕节地区的多普勒雷达产品,对云南省威信县2010年8月4日出现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受高空低槽和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形成的两个中尺度系统受锋面附近前冲冷流的触发,造成这次强对流性天气。雷达反射率图上回波强度越大、强中心高度越高,造成的天气越强;径向速度图上的“逆风区”,说明该地为风速的大值区、风向也发生了突变;当对流回波处于强盛阶段时,垂直方向上液态水的累计总含量值先猛增、后相对稳定,当达到峰值时即出现冰雹。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28日发生在新疆伊犁地区一次系统降水过后的强对流风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对流风暴并无有利的大尺度系统配合,有发生突然、维持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利于出现局地对流风暴的主要因素为地表附近高温、高湿,空气中能量释放不完全等。本次降雹过程存在对流风暴,成熟时回波强度大于50dBz,相对应的速度图上有逆风区、辐合气旋式速度对以及下层辐合、上层辐散等特征。研究还发现,强回波区扩展到-20℃等温线以上,风暴顶辐散正负速度差较大,VIL持续大于50kg·m^-2,以及VIL突增等都是冰雹强度预报简单有效的参量。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和新型监测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3—14日华北飑线过程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等特征。结果表明:(1)"0613"飑线过程发生在"上干下湿"的水汽垂直分布环境条件下;在蒙古冷涡影响背景下,河套地区生成的对流云团在前倾结构700hPa与850hPa冷式切变线之间发展合并,形成有组织的飑线系统。(2)在强盛阶段,飑线具有明显的弱回波通道,飑线西段为偏西风与偏东风形成的气旋式切变,东段为强的反气旋式切变;弓形回波顶点处风向、风速辐合显著,飑线内部后侧倾斜向下的入流急流将中层高动能的干冷空气向地面引导,加强了对流风暴的下沉运动,并与后侧倾斜向下的冷空气入流共同作用加强了飑线前侧的气压梯度,是地面大风形成的主要原因。(3)飑线前部低压暖区生成的对流云泡在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附近发展合并形成超级单体风暴,其后侧中高层入流将高动能的干冷空气向地面引导,促使地面出流及风暴前沿辐合抬升运动增强,使得超级单体风暴生命维持较长,是山西长治大冰雹持续近4h的主要原因。(4)同一飑线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垂直结构、移速及带来的强天气有明显差异。(5)自动站极大风速切变线的生成较雷暴大风带的出现提前30~40min,这对飑线大风预警有指示意义。
简介:1998年6月21日上午到22日下午南平市自北而南先后出现大暴雨,部分特大暴雨的天气.22日南平市有8个县市日雨量(20~20时)超过100mm,其中光泽(255.4mm)超过200mm.过程全区10个县市24小时最大雨量均超过100mm,其中有3个县市(光泽、武夷山、邵武)超过200mm,以光泽290.5ram(21日14时至22日14时)为最大.光泽从21日19时到22日08时连续13个小时每小时雨量均在13mm以上,雨量达266.5mm,为历史罕见。由于过程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前期又连续暴雨、大暴雨:水位居高不下。造成南平市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全区普遍受灾。损失惨重.本文着重对过程的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用雷达回波作短时预报的能力.
简介:摘要利用丽江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相关产品并结合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11年4月30日下午19时40分发生在丽江古城区的降雹过程进行了成功的预报预警。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冰雹云回波呈点状、线状排列,发展到强盛时期出现钩状回波的特征。冰雹云回波单体在VCS垂直剖面图上的特征主要有强回波核高度在6~10km之间,还出现了弱回波区、回波墙、悬垂体等结构特征。逆风区和辐合是本次冰雹云回波径向速度图上的主要特征。降雹前VIL值都有不同程度的跃增,跃增达到最大值后地面降雹,系统减弱后VIL值开始减小。高空偏北气流是丽江冰雹的引导气流,偏北气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受影响出现区域性冰雹的可能性极大。
简介:摘要: 2019年4月24日温州机场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次冰雹、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表明,此次天气过程是低层暖湿急流配合地面倒槽加强后,遇到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产生的,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也为大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雷达产品可以分析出,午后在文成附近生成的对流云团发展迅速,该云团在移动过程中出现了一次分裂,分裂后两块云团具有不同的旋转特征,右移的对流单体发展成为超级单体,并造成了本次冰雹过程。分析双线偏振雷达中的偏振参数,可以看出冰雹特征明显,冰雹在下落的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融化,增强了降水强度。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以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14年5月21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发生的一次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降雹起止时间同最大探测高度具备着很好的对应关系。此次过程中,降水天气开始前,最大探测高度显著增加;水平风在垂直方向上有风切变存在,当垂直风切变为最大值时,对流发展最为旺盛;此次降雹的时间段,垂直速度伴随着高度波动显著,由地面至高空,垂直速度最大差值是12m/s左右。垂直速度和信噪比,可以能够作为判断冰雹、降水等对流发展强弱以及起止时间的关键指标。
简介:摘要:本文以2022年1月19日滇西南地区的一次冰雹过程为例,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等先简要分析此次冰雹过程发生时的天气形势,后着重探析本次冰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受南支槽、高原槽东移等因素影响,再配合低层西南急流等,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为滇西南本次冰雹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环流背景条件;地面辐合线、低空急流与午后升温等综合影响,为滇西南强雷暴过程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抬升触发机制;普洱大多数地区降雹天气现象均发生于多个单体雷暴发展旺盛时期,而且,其中两个雷暴单体的移动路径相似,而西双版纳勐腊降雹原因有所不同,是由多个单体雷暴相互合并生成一个强雷暴而产生的;自冰雹单体B生成以来,其强度持续较强,且持续东移,在移入思茅境内时冰雹单体B的强度达到最强,后随着冰雹单体B的逐渐移出,其强度也明显减弱。冰雹单体b1的变化特征与B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变化相对复杂。两个冰雹单体在变化过程中其周边均伴随有大范围的积状—层状混合云降水回波,致使回波移入区域也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天气现象。
简介:摘要:利用阿克苏SCRXD-02P型雷达对2019年5月3日天山南部温宿县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追踪观测和人工防雹分析指挥,根据冰雹云移动发展演变指导防雹作业指挥过程,检验了优化后的防雹作业点布局,为提高监测预警冰雹天气应用水平和指导人工防雹减灾作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