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双人调配工作模式对减少调配差错的效果,以提高医院静脉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共调配成品输液3271928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22年1月至12月的调配成品输液(对照组)共1634435组,采用单人调配模式;2023年1月至12月的调配成品输液(实验组)共1637493组,采用双人调配模式。对比两组的成品输液调配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双人调配模式显著降低了调配差错率,对照组的调配差错率为0.0152%,实验组的调配差错率为0.0088%,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双人调配模式能够大幅度降低协同失误的概率,并且能够标准化静脉药物的协同使用过程,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品质。值得在医院药物配置中心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抽吸泵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的应用效果,特别关注在输液调配的时间效率以及对调配医疗人员体能影响的比较。研究方法:研究进行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东部某大学附属医院的PIVAS选用4种药品(利多卡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和注射用阿托品),每种药品30支。采用抽吸泵方法和人工配置方法进行药品调配,同时,对120例调配医疗人员进行简易问卷调查,评估两种调配方法的调配时间和调配医疗人员的体能反映情况。结果:抽吸泵调配药品的平均时间较人工方法有所缩短。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抽吸泵调配时间为21.98±0.97秒,而人工调配时间为28.11±1.15秒,地塞米松注射液的抽吸泵调配时间为18.42±1.29秒,相比于人工调配的24.35±1.22秒更短。硫酸镁注射液的抽吸泵调配平均时间为11.20±0.35秒,明显低于人工配置的17.12±0.62秒,阿托品使用抽吸泵调配的时间为18.31±0.96秒,比人工调配的32.13±1.05秒大幅减少。调配医疗人员体能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抽吸泵的医疗人员报告较低的肌肉疲劳和关节痛感,肘部乏力(8.13%比83.33%)、腕部酸痛(11.67%比85.00%)、腰部不适(16.67%比78.33%)、颈肩不适(15.00%比81.67%)(P<0.05)。结论:抽吸泵在PIVAS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药品调配效率并减少工作时间,使用抽吸泵可显著改善调配医疗人员的体能状况,减少职业相关的身体不适。此研究支持抽吸泵在药品调配中心的更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非整支药品在调配过程中的差错防范。方法 统计2021年1-12月份、2022年1-12月份罗平县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所有非整支药品调配数据,对非整支用量药品的调配差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调配差错原因。结果 2021年1-12月份静脉输液非整支用量药品处方共计906621条,2022年1-12月份静脉输液非整支用量药品处方共计805632条(静脉输液非整支用量药品处方数量减少可能原因儿科患者大幅度减少所致),2021年非整支用量药品调配差错48次,其中儿科用药调配差错26次;2022年非整支用量药品调配差错11次,其中儿科用药调配差错7次。结论:静脉输液非整支用量调配差错发生与给药剂量换算方法、溶媒量的使用、人员综合素质、科室规章制度及绩效考核密切相关,通过流程优化、制度修订、绩效考核等的管理措施,调配差错明显减少。
简介:摘要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作为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习教学模式,分析其对学生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本文分析了PIVAS实习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及挑战,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的PIVAS实习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形成,但也需要学校和医院药学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协调,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