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表明A组所采用的健侧取穴、强刺激的方法在偏瘫早期的治疗中能有效地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A组在康复治疗后3个月的评定中,表1 2组患者入院时患侧上肢功能比较

  • 标签: 上肢功能 偏瘫早期 功能针刺
  • 简介:目的通过对50名脑卒中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探讨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50名患者全部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偏瘫 康复训练 中医康复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偏瘫型脑瘫儿童上肢作业治疗临床体会。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27例偏瘫型脑瘫儿童患者,对其实施综合作业治疗过程,对其治疗前后的偏瘫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偏瘫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治疗后III级-V级、VI级-VIII级以及IX级-XI级三个级段的分布情况为33.33%、44.44%以及33.33%,和治疗后患者的偏瘫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偏瘫型脑瘫儿童患者开展上肢作业治疗以及功能训练后,可以明显改善和恢复患者手臂、上肢等功能,不断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偏瘫型脑瘫儿童 上肢作业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复性训练对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痉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物理治疗方法)和观察组(60例,采用运动器械MOTOmedviva2进行上肢重复性训练),用手摇板对患者肢体张力情况进行记录,并采用徒手肌力检测(MMT)、改良痉挛评定量表(Asworth)及卒中损伤评定量表(SI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T评分、Asworth评分及SI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运动器械MOTOmedviva2进行上肢重复性训练,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肢体力量,并且使其上肢痉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复性训练 卒中 偏瘫 上肢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择取2014年1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以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药物+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系统作用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作业疗法 脑卒中偏瘫 上肢功能 影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9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中风后上肢偏瘫患者应用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中风后上肢偏瘫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0例应用常规治疗,试验组30例接受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和ADL评分进行对比,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改善,且试验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有重要影响。

  • 标签: 针刺治疗 中风后上肢偏瘫 肢体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在偏瘫患者康复中应用上肢机器人的效果。方法 将30例偏瘫患者做为研究样本,筛选自2023年4月-2024年4月,分别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常规组)和上肢机器人的康复训练(研究组),对比上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上田敏分级升高3级以上者占比53.33%,高于常规组的13.33%,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ADL评分明显升高,同时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应用上肢机器人,可以明显改善其上肢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广泛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机器人 偏瘫 上肢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偏瘫型脑瘫儿童患者治疗中,上肢作业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偏瘫型脑瘫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上肢作业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上肢作业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偏瘫型脑瘫 儿童 上肢作业 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强迫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包括手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符合人选条件的40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强迫运动组和常规康复对照组.强迫运动组只采用强迫运动疗法.即限制健侧肢体运动,治疗期间健侧上肢穿戴吊带和夹板(即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根据制定动作程序进行患侧肢体的反复训练.每天6h,每周5d。连续4周,不采用其他康复治疗手段;常规康复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即易化技术.以bobath方法为主.进行上肢及手功能训练,每天2个单元(每个单元40min),每周5d.连续4周。功能评价采用简化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和简易上肢功能评价表(STEF)。结果:常规康复组治疗后FMA、STEF评分有明显提高(分别为26.3→34.1.38.6→41.4)(P〈0.05).CIMT组有更显著提高(分别为26.3→53.2,38.7→60.5.P〈0.01),且比常规康复组显著(P〈0.01)。结论:CIMT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是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 标签: 上肢运动疗法 脑血管意外 偏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对照组则增加传统磨砂板训练。2组患者磨砂板训练均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运动部分(FMA-UE)、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的Ashworth分级评价量表(MAS)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程度和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肌张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UE、MBI、VAS评分分别为(26.27±7.51)分、(78.13±11.62)分和(0.67±0.4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MAS评分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智能上肢多功能磨砂板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疼痛程度,其疗效优于传统磨砂板训练。

  • 标签: 磨砂板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的效果及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4月-2017年3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择36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增加实施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将其设为对照组。选择同时期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之上增加实施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并设为观察组,采取MSS运动功能状态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M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4周M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则显示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得到良好的康复效果,有助于恢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的效果及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 4月 -2017年 3月 间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择36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增加实施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将其设为对照组。选择同时期 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之上增加实施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并设为观察组,采取 MSS运动功能状态量表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 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分,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MSS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 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则显示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后 4周 MSS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 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则显示观察组更优( P< 0.05)。 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得到良好的康复效果,有助于恢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老年 脑卒中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随机分为生物反馈的对照组(30例)与联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的观察组(30例),观察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MA评分高,WMFT评分高,MAS评分低,患侧手最大握力大,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生物反馈联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能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痉挛的改善,提高其最大握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生物反馈 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卒中偏瘫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偏瘫对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和佳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偏瘫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上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偏瘫 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上肢康复机器后对其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借助上肢康复机器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就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PMA-UE)、Wolf运动功能(WMF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康复治疗,治疗后的PMA-UE、WMFT评分优于治疗前,另外,实验组的PMA-UE、WMFT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上肢康复机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者予以艾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患者,采用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艾灸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活动能力及平衡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活动能力及平衡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 艾灸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