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皮肤癌A431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对皮肤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皮肤癌细胞株A431,设置苦参碱的浓度为0.5、0.75、1g/L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顺铂组)。MTT法检测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增殖的,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苦参碱在0.5、0.75、1g/L浓度时均能明显抑制人皮肤癌A43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35%、23.61%和41.47%,存在着明显地浓度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IC50为1.21g/L。苦参碱0.5、0.75、1g/L浓度组G0/G1期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另外,苦参碱可诱导人皮肤癌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分别为5.86%、10.27%和20.32%。结论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苦参碱可能是通过将人皮肤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其增殖,通过诱导人皮肤癌细胞发生凋亡等,发挥其抗皮肤癌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皮肤癌A431细胞体外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对皮肤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皮肤癌细胞株A431,设置苦参碱的浓度为0.5、0.75、1g/L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顺铂组)。MTT法检测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增殖的,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苦参碱在0.5、0.75、1g/L浓度时均能明显抑制人皮肤癌A43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35%、23.61%和41.47%,存在着明显地浓度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IC50为1.21g/L。苦参碱0.5、0.75、1g/L浓度组G0/G1期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浓度依赖关系。另外,苦参碱可诱导人皮肤癌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率分别为5.86%、10.27%和20.32%。结论苦参碱对人皮肤癌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苦参碱可能是通过将人皮肤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其增殖,通过诱导人皮肤癌细胞发生凋亡等,发挥其抗皮肤癌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未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输血后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输血后3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后CO2水平有所升高,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组织受损,安全性更高。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简称CTC,通常把进入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称为循环肿瘤细胞。1869年,澳大利亚籍医生Ashworth首次提出循环肿瘤细胞的概念。1976年Nowell将CTC的定义修正为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肿瘤,获得脱离基底膜的能力并入侵通过组织基质进入血管的肿瘤细胞。目前CTC是指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大量研究表明,CTC以不同形态存在于外周血中,既有游离的单个CTC,也有聚集成团的细胞团(CTM,CirculatingTumorMicroemboli)。肿瘤细胞在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过程中会发生上皮-间质转变(EMT,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故CTC存在不同类型,包括上皮细胞表型、间质细胞表型和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混合表型。CTM和间质细胞表型CTC具有更强的转移潜能。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块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基因检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赣州市人民医院从2015年1月~2018年5月的40例细胞块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细胞学涂片+细胞块HE及免疫组化),其中20例经过纤支镜活检证实。用二代测序法检测EGFR(18、19、20及21号外显子)。结果:其中20例行纤支镜活检的诊断结果与细胞块及免疫组化诊断结果一致。EGFR总突变为30%(12/40),其中21号占58.33%(7/12),19号为41.67%(5/12),两者同时突变8.33%(1/12)。结论:细胞块结合免疫表型可用于标准诊断肺癌及其分类。细胞块可用二代测序法检测EGFR。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兔肝脏原位种植XV2肿瘤模型,并经射频消融治疗(RFA),探讨射频消融术对荷瘤兔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情况。方法建立28只VX2细胞肝癌兔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10只)和射频消融组(18只),在射频消融术1周、2周、4周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肿瘤组织的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两组荷瘤兔在不同时段,其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技术在用于肝脏肿瘤治疗时,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对于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毛母细胞瘤和基底细胞癌在临床病理方面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已经确诊毛母细胞瘤的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6例基底细胞癌石蜡标行HE染色和CK7、bcl-2、AR、CD10、Ki-67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形态学与免疫组化的表达。结果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母细胞瘤主要从基底样的生发细胞中得来,肿瘤主要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的组织中,没有和表皮之间连接,具有比较清楚的境界,均匀分布同时毛囊分化后的毛母细胞团对其所构成;在免疫组化中,有1例出现CK7(-),有2例出现弱(+),有1例出现bcl-2(-),有2例出现弱(+),有1例出现AR(-),有1例出现CD10(-),瘤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10%~20%。此外,基底细胞癌主要从基底样的生发细胞中得来,癌细胞和表皮基底部之间是连接的,出现浸润性生长的趋势,周围的癌细胞是栅栏状,间质疏松,同时,癌巢与间质间出现收缩性裂隙,在免疫组化上有6例CK7(+),有2例弱(+);有7例bcl-2(+),有5例弱(+);有2例AR(+),有4例弱(+),癌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20%~30%。结论在镜下组织学的特点和免疫表型的综合分析下,可以帮助肿瘤的临床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对大鼠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针刺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Ⅲ组)、缺血再灌注6h后针刺组(Ⅳ组)。制取脾标本,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结果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Ⅲ组和Ⅳ组明显少于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Ⅲ组的表达又少于Ⅳ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8蛋白的表达在Ⅱ组,Ⅲ组和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抑制大鼠脾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且缺血再灌注前进行针刺预处理这种保护作用更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