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手术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7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综合平衡法。其中对照组(n=36)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n=36)接受精细化护理。观察指标为手术效果、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效果优良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对应显著降低(P<0.05),且护理后组间数据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术期实施精细化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手术效果,还可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结果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分为前房积血型、房角损伤型、晶状体源型和粘连增生型,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前房冲洗以及其他手术治疗。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有多种病因导致,临床的表现较为复杂,治疗与预后效果较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继发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简介:摘要: 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能够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且患者术后恢复好。方法:选取 2015年~ 2017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有原发性青光眼的 76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疾病,观察组患者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疾病,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患病特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 97.4%,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为 89.3%,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极少。结论: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极大的避免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在临床推广中的有重大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病理过程。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眼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40例,其中40眼出现眼外伤。通过对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所有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表现及治疗措施等进行探究。结果眼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眼球穿通伤、晶状体脱位或损伤、眼内出血及房角挫伤,且分别为5眼(12.5%)、11眼(27.5%)、9眼(22.5%)、15眼(37.5%)。经过治疗后,眼压在6~1mmHg范围内的有28眼(70%),眼压低于21mmHg的有12眼(30%)。治疗后发生视网膜脱落的患者有4例4眼(10%),8例8眼(20%)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28例28眼(70%)视力有所提高。结论眼外伤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其复杂程度高于原发性青光眼,必须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94例因眼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参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也取得了不一样的临床治疗效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96%,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上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眼外伤所致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有效恢复,值得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选择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患者40例,40眼,40例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的恢复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4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视力丧失,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33例患者视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经积极治疗和配合常规及优质护理后,40例患者其中不满意2例,一般1例,满意9例,非常满意27例,护理满意度为(37/40)92.5%,且满意度评价之间(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治疗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以优质护理对提高外伤性青光眼的治疗和提高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合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起着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疗效。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组患者40例;A组患者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选择青-白结合手术治疗,C组患者选择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3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眼压控制效果良好,患者术后眼压低于术前;C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与术后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深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术后观察房角宽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时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视力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中要根据患者适应症选择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停止使用其他类型的抗青光眼药物1周,观察组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晚一次,每次患眼1滴;对照组应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分别在早、晚800点各给药一次,患眼每次1滴。结果两组患者眼压基线水平(26.83±5.03)mmHgvs(27.23±4.87)mmHg、昼夜眼压差(7.03±1.23)mmHgvs(6.95±1.30)mmHg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眼压明显降低(P<0.05),治疗1月、6月后观察组昼夜眼压差(4.09±0.75)mmHg、(3.87±0.68)mmHg低于对照组的(4.92±0.97)mmHg、(4.76±0.89)mmHg(P<0.05),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5.29%与观察组29.2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降眼压效果确实、安全性高,是一种有价值的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4.17%,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1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106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行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每组再各分为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比较每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慢性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无明显变化(P>0.05)。除观察慢性期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变化不明显以外,其他3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显著,治疗慢性期患者效果较差。术中摘除晶状体有助于PACG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谈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22例患者,随机将22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前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3±3.5,对照组护理前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5±3.8,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8.9±4.5,对照组护理后的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为16.3±3.3,干预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方法筛选出104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各52例,观察组A应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组B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总有效率是94.2%,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是96.2%,观察组B略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并发症发生率是9.6%,观察组B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3%,观察组B明显低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治疗上均可发挥良好疗效,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对Nd∶YAG激光联合532激光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5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为18例(27眼)。对照组患者实行单纯Nd∶YAG激光治疗,观察组则实行Nd∶YAG激光联合532激光治疗,之后再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一次激光穿刺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眼压无明显差异,术后1星期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查,发现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但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Nd∶YAG激光联合532激光治疗方法应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之中,可以使一次激光穿刺成功率实现显著的提升,可以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实现有效的减小,使患者的整体眼部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应用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再选取同期没有高眼压的青光眼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抗青光眼手术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抗青光眼手术方法应用于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但是也容易诱发不同并发症,这种手术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