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英诗汉译贵在传神,已成为译界共识。前举苏曼殊、马君武、胡适三人用格律体译拜伦《哀希腊》,认为苏译最有诗味。实际上梁启超(1873—1929)早在1902年即用散曲体译过此诗,应是拜伦诗最早译者,他用《沉醉东风》(曲牌名)译妙诗如下:

  • 标签: 《哀希腊》 英诗汉译 梁启超 马君武 苏曼殊 汉译者
  • 简介:<正>《真境花园》,波斯文《古洛司汤》,意为“玫瑰园”(RoseGarden),是伊朗大诗人萨地名著,读后深受教育,有不少感受。自然界中玫瑰花香是沁人心脾,这种花卉散发香味给人一种特殊享受。但是,自然界中玫瑰开花要受时令和季节限制,唯有《真境花园》里玫瑰却长年开放,经久不谢。这本名著问世七百多年来,一直向世人献出它那浓郁

  • 标签: 真境 伊斯兰教教法 阿拉伯语 穆斯林世界 什叶派 古兰经
  • 简介:1989年秋天,我应苏联教委邀请,到位于苏联海参崴市远东大学教授汉语。汉学系五年级学生伊林娜,热爱中国文化,经常找我问问题。一次,她竟然让我给她讲解李商隐一首无题诗,令我惊讶不已。她送给我一本《塞纳河畔》,这是刚刚出版新书。伊林娜说,我可能对这本书感兴趣。我已经买了不少书,可读过却很少,便把《塞纳河畔》随手插在书架上。寒假我没回国。海参崴冬天不算太冷,但一来寒流就像俄国人所说"冻死狗"了。

  • 标签: 伊林娜 塞纳河畔 远东大学 苏联人 李商隐 吉皮乌斯
  • 简介:国学典籍英译现状是,一方面,国学式微在当下中国已是不争事实;另一方面,中西语言与文化巨大差异,为翻译这一充满遗憾活动设下无法跨越鸿沟。尽管如此,在中华文化走出大背景下,国学典籍英译活动重要性却愈加突出。本文以林语堂典籍英译活动为切入点,就青年译者国学典籍英译学习提出三点看法。

  • 标签: 国学典籍英译 学习 林语堂
  • 简介:作为中国近代最富盛名小说译者,林纾却味于外文,不能直接阅读原著,他需要口译者合作才能完成翻译。然而林译小说口译者光芒却常被林纾所掩,以至声名不显。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掌握口译者基本情况以及合作翻译中一些信息,进而考察他们作用和地位。

  • 标签: 林纾 林译小说 口译者 合作翻译
  • 简介:  一  我无法品评蔡骏《沉没之鱼》译写本得失,只是在此谈一谈译写形式新旧问题.……

  • 标签: 有如叛徒 有如女人 译文有如
  • 简介:作为翻译实际操作层面上具体策略,归化、异化各有其独到之处,不能也不应该脱离具体情况来谈应以哪种翻译策略为主。译者意图是译者翻译某一文本原因和目的,受文本类型、委托人要求、目标读者以及译者自身语言水平所影响。译者意图明确之后,就能自然而然地选择出适当翻译策略或翻译策略组合。本文先从归化、异化本质出发,在具体运用中体会它们各自所具有的功效和魅力。通过对影响译者意图诸多因素分析,阐述译者意图内涵,并认为译者意图最终决定翻译策略选择

  • 标签: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译者意图
  • 简介:摘要本文认为,翻译标准就是翻译尺度,是指导翻译原则,并认为翻译标准是客观存在,是可以具体考核。本文通过对翻译概念准确定义和实质把握,准确把握了翻译定义、过程和性质,从而界定了翻译标准并给出了翻译能力考评评分点,即在客观、主观和读者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评分。

  • 标签: 翻译 翻译科学 忠诚度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生态翻译学作为翻译学一种新兴理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翻译者关注和认可。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翻译主体性和“译者中心”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旨在呼吁更多译学研究者关注主体作用“度”问题,赋予译者主体研究更深层内涵。

  • 标签: 生态翻译学 翻译主体性 翻译适应选择论 译者中心
  • 简介:如果你读过德里达,你就会知道,一个较为合理姿态(gesture)就应该是从思考“序言问题”开始.但至少对阅读本书读者来说,我希望我所写德里达会是一个新面孔.因此,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可以暂时作为一个导论.

  • 标签: 文字 德里 中国 《后学衡》
  • 简介:  "……并不总是大都会才能办大事,也不总得大张旗鼓,大吹大擂;这么干结果往往会很快烟消云散.我相信,在此地已成就一件意义极其伟大事业,而且很可能是迄今惟一一次."1985年4月24日,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临近荷兰边陲小镇施特拉伦(Straelen),德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名作家亨利希·伯尔,在欧洲译者之家启用新址仪式上如是说.  ……

  • 标签: 再访 回家感觉 工作中心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地论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理论基础。本文认为翻译者应具有文化意识,应对文化以及语言“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翻译者文化意识决定着翻译质量,决定着不同民族的人们思想交流效果。

  • 标签: 翻译者 文化意识 翻译
  • 简介:在林语堂作品中创作和翻译很难完全分开,从翻译角度看,林语堂英文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翻译家对原文透彻而独特理解、科学翻译策略选择、超强语言文字功力以及不拘于原文创造性。换句话说,译者主体性在林语堂英文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将从对原文理解、翻译策略选择和创造性叛逆三个方面来举例证明译者主体性在林语堂英文作品中体现。

  • 标签: 译者主体性 林语堂 作品 英文 翻译策略选择 创造性叛逆
  • 简介:在19世纪英国汉学兴起阶段,印刷工汤姆斯在汉学知识生产与翻译政治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探究问题。本文借助多种原始资料梳理,以及汤姆斯翻译实践所涉及中英文本对比,考察翻译作品生成、传播与译介策略之间关系。由此可知,汤姆斯作为主张文化理解汉学家,以其对中国文学独特翻译实践,最终疏离于大英帝国翻译策略,其风格被称为"野蛮修辞"。因此,关于汤姆斯汉学译介个案考察,或有助于增进对英国早期汉学翻译策略多元化理解。

  • 标签: 汤姆斯 翻译策略 野蛮的修辞 文化理解
  • 简介:因不同翻译要求、翻译目的和理念等,电影《功夫熊猫》在内地、台湾配音以及字幕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张扬程度不同:内地版较规范,台湾版在忠实原作基础上有一定流行和武侠特色,网络字幕组翻译更加方言化与游戏化。译者主体性也有限制,译者要在忠实原作基础上保持与作者、读者和翻译策划者等主体间性,即交互和谐一致关系,避免误译。

  • 标签: 译者主体性 主体间性 配音 字幕
  • 简介:儿童文学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一个兴盛学术领地,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与此同时翻译研究也进行了诸如文化、伦理、认知、后殖民、社会学等转向,一时蔚为大观。不过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则由于其身份双重边缘性,研究尚显不足。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观,如2003年国际译界著名刊物Meta出了一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专刊。而GillianLathey教授由劳特里奇出版社于2010出版专著《译者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角色:隐身讲故事人》(TheRoleofTranslatorsinChildren’sLiterature:InvisibleStorytellers),无疑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从边缘走向中心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本书作者Lathey现为英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同时还担任两年一度儿童文学翻译大奖MarshAward评委。本书是一部从公元8世纪一直谈到到现当代英国儿童文学翻译通史,基本按时间顺序叙述翻译史实,叙述重点放在19和20世纪。全书共12章,1~7章为第一部分,8~12章为第二部分。

  • 标签: 儿童文学翻译 译者的角色 讲故事 英国 隐身 通史
  • 简介:华人离散译者在跨文化体验中遭遇多重文化冲突,导致其身份定位模糊和认同困难,他们从事文化译介活动必然引发其多重身份相互博弈,而这种身份博弈和协商将对其文化译介思想及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这种身份博弈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鲜明时代特征。全球化语境下,华人离散译者身份协商对其理智文化协调依然至关重要。离散译者群体具备突破固化本土思维模式跨文化协调能力,在文化自觉、受众意识、译介渠道等方面具有自身优势,应在“文化走出去”大业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 标签: 身份博弈 文化协调 离散译者 文化译介
  • 简介:作为一种新批评话语资源,性别研究主要致力于通过分析性别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揭示性别意识怎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力量支配、引导人们日常思维习惯与思想意识。随着女性主义理论深入发展,一向被认为是中性或无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因性别视角介入而变得复杂起来。作为翻译活动主体,译者“不仅要考虑如何体现原文性别特征,还要考虑作者性别特征,考虑作者性别、创作心理、原文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对性别问题接受心理差异、目的语文化系统中与性别有关价值观念等等。而译者自身性别特征也是无法回避影响因素。”译者必须从性别的角度来研究并真实再现原作性别特征,以达到对原文忠实要求与标准。

  • 标签: 译者 双性同体 性意识 闺怨诗 性别研究 性别特征
  • 简介:传统翻译研究或从译作与原作关系出发,或从译者文化态度出发,但都忽视了文本接受主体——读者存在。本文借鉴文学理论中接受美学有关思想,从读者角度出发对翻译史上有关"读者关照"现象和特点进行探讨。

  • 标签: 接受美学 读者关照 审美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