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语义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门话题。汉语语义研究源远流长.本文仅就注训诂里有关语义训释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古代训诂家对古代汉语语义进行探索发掘的经验,论述了注训诂在研究汉语语义方面的特殊价值.如何与现代语义学接轨,建立汉语语义学,则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标签: 传注训诂 汉语语义语境 以意逆志
  • 简介:利用《高僧》中的语料,并参阅其他文献材料考释了5组词语。

  • 标签: 高僧传 词语 考释
  • 简介:”是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写历史重要人物的其人其事,以后世,如《屈原列传》、《张衡》等就是。但也有并非写历史重要人物,而是作者就某一人物的某一事件,寄托自己的意旨,借以褒扬或贬斥社会的某种现象,《马伶》就是属于后者。

  • 标签: 《马伶传》 赏析 《屈原列传》 《张衡传》 文学体裁 “传”
  • 简介:<正>《法显》(又名《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东晋法显和尚撰。法显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翻译家,是我国僧人去西域(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兰等国)取经的先驱。《四库全书总目》说:“法显,晋义熙中自长安游天竺,经三十余国还到京,与天竺禅师互辩定,以成是书。”(卷七十一史部,地理类四)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引用过此书的内容。此书以当时简明通俗的语言记载了作者去印度的沿途见闻,因此《法显》不但是研究南亚次大陆史地的重要资料,而且是研究晋代乃至中古

  • 标签: 唐西域 敦煌变文 我国古代 四库全书总目 装饰 印度
  • 简介:《醒世姻缘》语词拾零杜爱英《醒世姻缘)是明末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因书中大量使用了山东方言词语,很难阅读,故有学人予以诠释。其要者如:黄肃秋《醒世姻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书中附注;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年第1版,1...

  • 标签: 《醒世姻缘传》 杂碎 山东方言 鲁西南方言 句尾语气词 搭拉
  • 简介: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是唐诗中一首咏雪名作,一千多年来,深受人们喜爱,但你是否知晓,它曾是一首使得作者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的诗作呢?唐代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所以当时科举考试的主要形式也是写诗。但是这种用来选拔人才的诗要求无论内容如何,必须写成五言六韵,共十六句的律体。它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手脚,埋没了当时不少经纶满腹的人才。

  • 标签: 科举考试 诗歌创作 选拔人才 五言 主要形式 终南山
  • 简介:本文对《醒世姻缘》中的“比”字句进行了穷尽性的分析描写,从汉语“比”字句历时发展、现时比较的角度,揭示其诸多不同特性,以求为人们进一步认识汉语“比”字句及其发展提供共时平面的有力佐证。

  • 标签: “比”字句 比动句 差比 异比
  • 简介:本文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醒世姻缘》中的各种正反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并结合近代汉语史上各种正反疑问句形式的兴衰,探求了明清之季“VP不曾”以及“VP没(有)”这两种正反疑问句内在更替的原因。

  • 标签: 《醒世姻缘传》 正反疑问句 “VP不曾” “VP没有” 句法
  • 简介:<正>本文试以《儿女英雄》为例,剖析小说中谚语的种种运用方法。《儿女英雄》引用谚语,较有特色的,有连用、复用、拆用、变用、曼衍五种方式。(一)连用《儿女英雄》中有不少地方,接连运用谚语,一般是两句,有多达四句的。除了少数地方,似属偶然凑合外,一般都是几句谚语意义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几条谚语之用种种不同的联系,又显示了整体上种种不用的作用。

  • 标签: 谚语 运用方法 英雄 小说 有机整体 变用
  • 简介:<正>汉语虚字的研究,元代卢以纬以前无专书。有关这个问题的见解散见于训诂文字专著及少数文人的文论中。训诂专著和文人文论中的虚字见解,一般语法史著作多所论及;而文字学专著中的虚字见解,除《说文解字》外,还鲜为语法史家所关注。其实,象小徐《说文系》、郑樵《文书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等小

  • 标签: 徐锴 语助 许慎 语气 《通释》 义界
  • 简介:朱熹在《诗集》中流露了他的语法意识。他继承并发展了汉唐训诘学家有关虚词的观点,在注释中阐述了名词与动词的灵活用法,认识到了词序、省略诸方面的语法现象,并作了合理的说明。

  • 标签: 语法意识 活用 语法现象 省略 动词 虚词
  • 简介:<正>《说文》之学在清代有长足的发展,而最突出的代表则是段玉裁,其所著《说文解字注》则被公认为是解释《说文》的权威性著作。王念孙在《说文解字注序》中也赞许其为至许慎之后“千七百年来无此作”。这固然是段玉裁本人苦心经营四十载、使用了形音义互求等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结果,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个事实——一个不为广

  • 标签: 段玉裁 说文解字系传 说文解字注 研究方法 形音义 王念孙
  • 简介:《醒世姻缘》中已有“X什么X”句式崔山佳近几年来,有一种特殊的句式渐渐多了起来,例如:①神经病。整天写,写,写什么写!有那工夫多赚点儿钱好不好!"我太太不支持。(《小说月报》1991年第10期第5页)②小李赶忙松开了手,说了声"再见",就冲进了厨房...

  • 标签: 《醒世姻缘传》 句式 形容词 《小说月报》 明末清初 汉语学习
  • 简介:乾隆末年,和权倾朝野,政治日趋腐败。乾隆五十九年,钱南园再任御史不久,便上了《请复军机旧规蔬》,直斥和,得到乾隆帝的赞赏.本文分析了奏蔬的重点,表彰了钱南园敢于和权臣抗争的精神。这一事件影响较大,也是钱南园政治生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 标签: 钱南园 和珅 军机处 奏疏
  • 简介:本文从篇章语法的角度分析《周易大》语气词的功能,认为语气词“也”、“者”、“矣”、“焉”等是一个语用成分,句中的“者也”、“者”、“也”是主位标记,句末的“也”、“者也”、“焉”、“矣”是焦点标记;前者通常表达旧信息,后者表达新信息,二者的功能是不同的。

  • 标签: 《周易大传》 语气词 语用功能 语法
  • 简介:《醒世姻缘》和《聊斋俚曲集》是明末清初两部重要的文学著作,后者为蒲松龄所作,前者作者未定。本文比较两书若干语法特点的差异.指出两书作者不可能相同;同时也反映出明末清初山东方言不同区域的一些语法现象。比较的方面主要有:宾语与补语的位置;助词“可”和“着”;代词“乜”;人称代词;“的”的特殊用法。

  • 标签: 《醒世姻缘传》 《聊斋俚曲集》 语法特点 比较
  • 简介:<正>《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多见的歌颂农民革命的现实主义杰作,无论在什么时候捧读它,都会不自觉地被它吸引住,读者总是密切地关注着书中主人公的命运,与他们同悲喜共哀乐,急难时心弦紧绷、热血沸腾,胜利时兴高采烈、扬眉吐气。它那曲折生动的情节常常使读者达到陶醉忘情的地步。《水许》之所以能这样强烈地感染着读者,除了因为作品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之外,还因为作者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精心地塑造人物、编织情节。而俗语运用的精当就是诸多艺术手段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 标签: 俗语运用 发人深思谈 水浒传俗语
  • 简介:本文从语义、词性、词序等方面详细考察了《景德灯录》中联合式复音词的构成情况。通过研究发现:《灯录》中联合式复音词内部构成较前代更为复杂多样;同素异序词、与今异序词大量存在;同义类聚体大量涌现;同义副词大量架叠使用;产生了众多新词新义;不少单音词向半自由语素转化。这表明《灯录》所反映的晚唐至宋初汉语词汇复音化程度的加深和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复音词 同义 《景德传灯录》 半自由语素 复音化 同素异序词
  • 简介:中国古代小说作者特别看重“同中求异,犯中见避”这条写作经验。“犯”是指选材上的同一性,“避”即是写法上的差异性;前者重在体现生活的普遍意义,后者旨在塑造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水浒》中的三起女人命案——宋江诛妇,武松杀嫂,扬雄剐妻,可说是实践这一美学原则的成功范例。

  • 标签: 水浒传 小说作者 扬雄 美学原则 写作经验 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