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腰椎融合手术与保守治疗在治疗腰椎不稳定性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以确定哪一种治疗方式更能提供患者更稳定的腰椎。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腰椎融合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腰椎稳定性、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结果表明,腰椎融合手术组患者的腰椎稳定性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疼痛程度降低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也较保守治疗组更为显著。然而,腰椎融合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腰椎融合手术在提高腰椎稳定性、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患者及医生需权衡手术风险和潜在益处,个体化决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防治的一线手段为盆底电生理康复治疗。妊娠和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产后尽早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改善盆底功能,有效促进盆底组织修复,从而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盆底康复治疗的方式较多,但疗效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核心稳定下的呼吸训练可以激活深层盆底肌,使膈肌和盆底肌群能够协同收缩。盆底康复正向着“多因素协同下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方向趋近,本文就核心稳定性的研究及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护理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观察组采用神经内分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周期为6个月,期间定期监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评估其血糖稳定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均值较对照组低15%,餐后2小时血糖均值较对照组低20%,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18%。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波动范围较小,波动幅度较对照组更为平稳。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日间血糖波动值和夜间血糖波动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和整体护理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结论:神经内分泌护理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通过系统的神经内分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血糖波动,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后,对他们的预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了在本院急诊抢救的60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选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9月,使用奇偶法将患者分成了两组,每组分别纳入30名患者。在这两组中,对照组接收了院内急救,而干预组的患者接收了院前急救护理,将两组中的患者诊断和检查时间、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确诊、急诊、检查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Ⅲ~ Ⅳ级心功能比例(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院前急诊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缩短确诊和检查时间,改善其预后效果,应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次沟通与情感支持在提升新护士职业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导师、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四层次沟通模式,疏导新护士工作困惑,开展创新性互动平台,激发新护士工作热情,落实情感性支持,提高新护士工作认同感。[结果]有效改善了新护士的工作精神面貌,降低因不良心理而导致的工作失误;稳定了新护士的思想,能够根据个人能力参与相关专业方面的学习;2011年新护士中因工作压力大而选择辞职或离岗人数为3人,较2010年下降6.6%。[结论]多层次沟通和情感支持能帮助护理管理者及时了解新护士的思想动态,实施个性化干预,有利于提升新护士的职业稳定性、稳固护理队伍。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18例U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干预组(n=59)。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变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住院时间及随访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ST段压低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9.82±2.10)天 vs (12.51±2.60)天)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8.47% vs 23.73%)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UA患者进行优质的院前急救护理,可以减轻心肌缺血程度,改善冠脉血流,降低MACE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创伤休克的急救护理研究进展。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收治医院内100例不稳定性骨折合并创伤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前,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取得患者及患者家人的同意,患者必须提前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的临床研究。选择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后,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一段时间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恢复略快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考察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护理方式将统共入组的80例上述患者(收取年限:2020/01~2021/12)均分为40例/组,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对照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等多项测验值。结果:表1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满意度评价更佳(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对于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具有较为积极的干预效果,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满意度评价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46例,接受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46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心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径及心率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所有相关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稳定性慢性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运动康复护理之后的心肺功能以及血压水平。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心衰合并高血压治疗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了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人数各为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的是分级运动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的是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心肺功能以及血压水平都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数据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稳定性慢性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运动康复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并帮助患者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择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接收的50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病例建立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平均发作时间、生活质量提升情况均较对照组更好,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心绞痛发作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收治数量为68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4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选择细致化护理模式,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前后发作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前发作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后发作频率较低、持续时长短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细致化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