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00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贫血患者将其作为此研究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0例体检者将其作为此研究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液检验,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慢性感染、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MCH、MCV、RDW、MCHC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患者MCH、MCV、RDW、MCHC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血液检验可评估贫血患者的贫血类型,反映其病情的同时也能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结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治疗在老年口腔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实验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9年2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依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结果: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口腔修复 老年口腔疾病 治疗效果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300例教务人员健康体检尿常规检测结果。方法 随即回顾性分析本单位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间300例教务人员的健康体检报告,纳入尿常规检测结果作为研究样本,入实验组;并纳另100例于本单位接受健康体检的其他职业受检者尿常规检测结果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尿常规各项指标的总异常率较之对照组更高(30.67% VS 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务人员尿常规异常率普遍高于其他职业人员,应当重视该职业从业者的健康宣教,做好泌尿系疾病筛查工作,保障教务人员的健康水平。

  • 标签: 教务人员 健康体检 尿常规 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喹诺酮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病例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变态反应、神经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免疫以及泌尿系统反应等;涉及药物包括有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依诺沙星等。结果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应促进合理用药,避免药物滥用,提高用药安全,保证临床疗效。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抗生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门诊管理中应用5W1H干预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1-2021.06未应用5W1H干预方法时接诊的50例门诊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2021.07-2021.12应用干预方法后接诊的50例门诊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优良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5W1H干预方法 门诊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血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P)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进行治疗的4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4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检测血清瘦素水平、血透明质酸(HA)及Ⅲ型前胶原肽(PP),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HA、PP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HA、PP有明显的相关性,是促进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瘦素水平 血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肽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女性孕期心电图呈短PR间期的机制。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14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遵循其是否怀孕分甲组、乙组,每组73例。甲组为怀孕女性,乙组为未怀孕女性。所有女性均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价甲乙两组女性短PR间期发生情况,总结甲组不同年龄孕妇D短PR间期发生情况、不同孕周孕妇的短PR间期发生情况及不同孕周孕妇的PR间期值。结果乙组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低于甲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5~12周孕妇同13~24周孕妇短PR间期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5~12周孕妇、13~24周孕妇PR间期发生率均小于超过24周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健康非孕期女性相比,孕期女性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明显较高,并且同妊娠时间存在一定关系,妊娠时间越长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就越高。

  • 标签: 心电图 孕期 短PR间期 研究
  • 简介:摘要:安丝菌素P-3是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安丝菌素P-3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方法,并分析其抗菌活性。通过采用发酵方法制备安丝菌素P-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并采用微生物学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其产量、纯度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安丝菌素P-3含量稳定,抗菌活性强。

  • 标签: 安丝菌素P-3 质量控制 抗菌活性 产量与纯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53在早期妊娠稽留流产中的表达及其研究价值。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和正常人流患者各27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进行研究,对两组患者绒毛组织中的P53和MDM2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P53基因 MDM2基因 早期妊娠 稽留流产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53在早期妊娠稽留流产中的表达及其研究价值。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早期妊娠稽留流产患者和正常人流患者各27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进行研究,对两组患者绒毛组织中的P53和MDM2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P53基因 MDM2基因 早期妊娠 稽留流产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隐匿性高血压病情行心电图P波进行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隐匿性高血压患者74例(实验组),取同期接收的真性高血压患者74例(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心电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ST-T改变率、房室阻滞率、左心室肥大率比,实验组更优(P

  • 标签: 心电图P波 隐匿性高血压 病情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隐匿性高血压病情行心电图P波进行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隐匿性高血压患者74例(实验组),取同期接收的真性高血压患者74例(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心电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ST-T改变率、房室阻滞率、左心室肥大率比,实验组更优(P

  • 标签: 心电图P波 隐匿性高血压 病情判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的特点和意义。方法 选择42例肥胖型(A组)和34例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B组),另选健康患者40例作为C组,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d)。结果 A组Pmin、Pd均高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P”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与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60名实习护生分别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对照组)和“4P”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研究组)开展教学活动,记录并对比两组护生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教学后的护理专业素养水平更高;研究组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组织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期间,采用“4P”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提升教学工作的综合效果,其对于高素质护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学 “4P”教学模式 护理专业素养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p53基因是人们发现至今与人体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其位于17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具有诱导细胞凋亡,防止细胞癌变的作用,同时又参与细胞的修复过程。p53基因若发生突变,则会失去抑瘤的能力,与此同时也会由抑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本文就p53基因突变产物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进行如下综述,希望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p53基因 突变产物 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