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探讨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问题为研究目的,将病理特点、分子分型以及患者预后进行分析,为日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方法 以随机抽取法在2020.1月-12月期间,择本院7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以年龄阶段的不同分为青年实验组、中老年参照组,将其病理特点予以分类统计、并将分子分型以及患者预后占比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明确的记录数据为标准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青年实验组预后较差、多项数据占比显高且检验结果(P<0.05)。结论 青少年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且预后效果较差,其临床病理表现特点较为复杂多变,治疗难度相对较难,故此应提升青少年乳腺癌关注度,重视病理筛查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治愈率,进而改善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以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按照分子分型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B型)、HER-2(+)型和三阴型,并对各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Luminal A型患者的原发肿瘤较其他亚型更小,病理分期较其他亚型更早,组织学分化程度较其他亚型更高(P<0. 05)。对比四种亚型的复发转移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亚型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5年OS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从老年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来看,Luminal A型最高,三阴型患者最差,分子分型有利于准确判断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V拓展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对象60例,根据患者病变的类型将其分为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病变两组,并用HPV拓展分型检测,对其检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60例HPV感染者中,HPV52、16和58是HPV感染的前三位亚型,60岁以后的女性多重感染率明显高于60岁女性;(2)HPV16,31,33型与(HSL)及宫颈癌相关,而3种不同亚型的病毒感染为其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3)HSIL及宫颈癌在60岁及>60岁组中发病率较高;(4)HPV16/31/33是HSL及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论:除HPV16/18亚型外,其它高危亚型(HPV31、HPV33、HPV52HPV58)的扩大型别可减少HSIL及宫颈癌的发生:不同年龄女性对大部分高危亚型HPV感染的易感率并没有显著差别,需进一步开展60岁及以上女性的宫颈癌筛查与随访工作,倡导个性化的普查与随访计划。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急诊科护士分诊时初筛胸痛患者心电图的应用及其在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断的 124例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2例。对照组患者在分诊时给予常规分诊,急诊科护士对患者不进行心电图初筛,研究组患者在分诊时,急诊科护士对患者先进行心电图初筛,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分诊。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检出率,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急诊治疗时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对胸痛患者进行分诊时对其使用心电图初筛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检出率,进一步降低急诊时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风险,以达到早期诊断、正确分流以及科学救治的良好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诊断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结节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于我院的乳腺结节患者146例,病理检查确诊包含75例乳腺癌,71例乳腺增生结节,其中20例LuminalA型,20例LuminalB型,18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型,17例三阴性型,均给予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多模态超声诊断。结果 和金标准相比,146例乳腺结节患者经超声造影诊断后的符合率为84.25%;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64.38%;经弹性成像诊断的符合率为74.66%,而多模态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7.26%,多模态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弹性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结节诊断中多模态超声的应用符合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8月 -2019年 12月当中 484例就诊且接受高 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的人群,分析筛查结果。结果: 21-30岁: 146例,感染 90例,感染率为 62%; 31-40岁: 126例,感染 72例,感染率为 57%; 41-50岁: 116例,感染 60例,感染率为 50%; 51-60岁: 96例,感染 78例,感染率为 81%;总感染 300例,感染率为 62%。组间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Ⅰ 100例( 33%),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Ⅱ 30例( 10%),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Ⅲ 80例( 27%),宫颈癌 90例( 30%) (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有重要意义,其中,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41例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6月-2018年3月的41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与实验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2.04±1.32)d、住院时间(5.32±1.67)d均短于对照组(4.53±1.65、9.57±1.09)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9.52%(2/21)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6/2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孕早、中期使用唐筛联合筛查对出生缺陷防控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内进行唐氏筛查的孕妇1769人。所有孕妇均进行孕早期的唐氏筛查,其中643例孕妇进行孕早、中期的联合筛查,分析不同筛查方式的阳性率和不同筛查方案的高、低风险孕妇出生缺陷情况。结果:两种筛查方式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种筛查方案的高、低风险孕妇出生缺陷情况,使用孕早期筛查方案的高、低风险孕妇出生缺陷显著高于孕早中期联合筛查方式,差异对比显著(P<0.05)。使用孕早中期联合筛查方案的高、低风险孕妇出生缺陷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孕早期唐氏筛查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同时使用孕早中期联合筛查的方式,能够提高对出生缺陷的加强把控,为孕妇出生缺陷提供一定临床依据,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就当前中药制剂的使用情况和报告数据,研究产生主要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其出现的规律,寻求解决措施,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建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采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应年龄、性别、使用药剂、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比较这些因素对中药师剂的反映情况,进行记录,用于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结果41例中药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多发生于中老年龄段,男女发病比率女性较高,不良反应涉及全身系统累及系统,并且患有后遗症的有相当一部分,死亡案例较少。结论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因年龄、性别、用药方法及用药种类的不同而各有特点,应根据各类情况给予针对性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无创筛查与唐氏筛查在孕中期的临床效果以及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自愿到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2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本次选中孕妇进行两次筛查,第一次为传统唐氏筛查,第二次为产前无创筛查。结果:第一次筛查需采集孕妇的血清进行化验,第二次采集孕妇静脉血。经两次化验,实测的230例孕妇中,第一次传统筛查中染色体出现异常的胎儿共计12例,其中唐氏综合症含9例,其他染色体异常合计3例;第二次产前无创筛查检测结果显示其6例染色体异常胎儿,其中5例彩超提示唐氏儿体征,1例经羊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结论:产前无创筛查(NIPT)在唐氏筛查中准确性高、假阳性低,临床应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