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护理模式的转变,临床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面临诸多问题,人才培养方案与医院护理人才专业技能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偏差,而校企合作无疑是促进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与医院需求相互契合的有效途径。实验室作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其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乎护生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教协同背景下“医教协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见习带教手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自云南省某二级甲等医院护理专业见习的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依据常规见习大纲进行见习,实验组依据医教协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见习带教手册进行见习,比较两组护理见习生的见习效果及及护理见习带教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见习效果及护理见习带教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医教协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见习带教手册指导学生见习,通过设立见习带教目标、书面化带教记录及见习作业的布置等提升了护理专业学生的见习效果,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护理见习带教满意度,是医教协同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体现。
简介:摘要:随着医教协同的不断深化,高职临床医学教育与医院实践的融合日益紧密。"1.5+1.5"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即学生在校学习1.5年后,再到医院进行1.5年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这种模式对医院教学师资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在医教协同背景下,如何提升医院教学师资的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1.5+1.5"高职临床医学教育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plasma,PRP)和Bio-Oss骨粉植入牙周炎骨缺损处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探讨研究牙周治疗与修复的协同作用。方法临床观察选取口腔种植骨缺损患者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5.8岁,种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40颗。将患牙按1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20颗,两组均全口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另外进行口腔卫生宣教。A组牙周炎骨缺损处植入PI强膜即Bio.Oss+PRF混合物。B组牙周炎骨缺损处同期植入Bio.Oss人工骨粉。比较A、B两组两组基线治疗及手术治疗6个月后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牙齿动度(teathmove,TM)、牙龈指数(singivalindex,GI)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结果经6个月治疗后,A组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齿动度(TM)、牙龈指数(GI)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降低均优于B组(P<0.05)结论PI强膜即Bio.Oss+PRF混合物在牙周炎骨缺损治疗与修复的协同作用,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心内科护理应用协同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4 月间,我院收治的 86 例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 43 例)、研究组( 43 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协同护理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95.35% )相较于对照组( 74.42% )也有明显提高,组间对比有差异( P<0.05 )。 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中,合理实施协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能力,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 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协同康复护理在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在2022年11月-2023年1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例,共纳入86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观察组与参照组,组内各43例,参照组仍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协同康复护理,就2种护理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探讨。结果:就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数据为95.35%,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4.42%,组间差异显著(P<0.05);就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而言,护理前2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数据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协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