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组成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疑为尿路感染的病人做细菌培养,采用K-B法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运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结果统计。结果2009年1月~12月所有中段清洁尿培养阳性菌株,排除同一病人重复菌株,共计53株,分离第一位为大肠埃希菌,共计31株,占58.5%,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共计5株,占9.4%。在31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为16株,阳性率为51.6%。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在产ESBLs株大肠埃希菌中,仅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3%、12%、11%。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其敏感率仍为100%。所有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株的分别为81.2%、75%;非产ESBLs株的分别为73.3%、60%。革兰阳性菌中以鸟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最多,分别为4株、3株,占7.5%、5.7%。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本次监测未检测出真菌。结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随着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滥用现象也十分严重,造成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耐药范围不断扩大,抗菌药物的疗效显著降低,耐药菌株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医院交叉感染已成为抗感染化疗的突出问题。从药敏结果来看,临床医生的经验用药已不能适应现代抗感染化疗的需要,而且经验用药易导致菌群失调和耐药性的增加。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对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目的调查威海地区腹泻患者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指导国际旅行者用药。方法收集2016—2017年威海市立医院门诊及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样本2400份,接种于肠道致病菌选择培养基,对可疑菌落进行纯化,利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致病菌的种类及其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环丙沙星8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在2400份粪便样本中,有1105份检出致病菌,其中以弧菌属细菌最多,共837份(75.75%)。其次是志贺菌属,共148份(13.39%);大肠埃希菌属、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沙门菌属及耶尔森菌属合计120份(10.86%)。各菌属致病菌对8种药物的敏感率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阿米卡星95.30%、头孢噻肟89.76%、庆大霉素76.98%、头孢唑啉68.91%、环丙沙星55.79%、复方新诺明55.19%、诺氟沙星33.97%、氨苄西林21.54%。结论威海地区腹泻致病菌主要是弧菌属细菌,大部分致病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敏感,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开展的对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的监测技术机构的质量控制考核,验证本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方法样品的检验标准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部分相关章节进行检验。结果样品GX-MJ4菌落总数计数为10CFU,样品GX-ZK4分别符合蜡样芽孢杆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化特性,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通过开展实验室间盲样考核工作,对本中心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提高和证实自身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化妆品实施致病指标菌检验能力的验证,对我国市场化妆品检测实验室的致病菌检测的宁里和水平进行相应的了解,对实验室中存在的差异进行识别,有效的帮助实验室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实施相对的改善政策,从而使检测能力不断的得到提升。文中采用包含设计方案、准备五种样品,包括了样品A无菌样品、样品B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C铜绿假单胞菌、样品D表皮葡萄球菌以及样品E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它们进行一致性和稳定性实验和结果评价等方式,对全国186家化妆品进行了实验,结果在对186实验室进行实验之后,有132家实验的结果被评为满意,占总比例的71%。有54家实验室结果是不满意,占总比例的29%。五种样品的误差分别是16.7%、2.15%、9.14%、3.76%、2.69%。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参加本次致病菌检验能力验证的大部分实验室都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样品中的致病菌,其中样品A的误判率最为准确,说明还是有大部分实验室的环境控制能力有必要做出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荣成市中医院ICU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常见的细菌感染及其耐药性。为院内感染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ICU送检395份标本中分离出的两种主要致病菌,按NCCLS标准判断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395份标本中,分离出175株致病菌。主要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真菌。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泌尿系感染以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造成我院ICU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应该加强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更好的控制院内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甘南州市售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2010-2011年15类食品中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644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菌113株(17.5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1株,沙门氏菌6株,腊样芽胞杆菌4株,创伤弧菌1株,阪崎肠杆菌1株。熟肉制品、豆制品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检出率分别为63.75%、41.94%,金葡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甘南州市售食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6种致病菌的污染,熟肉、豆制品污染尤为严重,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巴东县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其趋势以及高危食品种类,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引起的疾病监控和预防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4789和《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规定方法进行检验和评价。选取2016年巴东县出售的360份6种食品样品,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沙门氏菌、金葡菌、O157H7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及蜡样芽孢杆菌。结果360份样品共检出致病菌53株,检出率为14.7%,其中各菌的检出率分别为沙门氏菌为0.55%、O157H7大肠埃希菌为0.8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2.5%、蜡样芽胞杆菌为7.5%、金葡菌为3.1%、大肠杆菌为0.28%。结论巴东县市售的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致病菌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食品为肉及肉制品、餐饮食品和乳制品,其中导致食品污染的主要致病菌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金葡菌、单增李斯特菌。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大连市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本市的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和专卖店等随机采集11类食品,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2008,对采集样品分别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贺氏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共监测肉制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海产品、焙烤食品等11类样品740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6株,总检出率4.86%(36/740)。其中副溶血性弧菌9株,检出率7.5%(9/120);蜡样芽胞杆菌2株,检出率3.3%(2/60);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检出率2.9%(18/620);沙门氏菌5株,检出率0.73%(5/68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株,检出率0.59%(2/340);志贺氏菌未检出。结论大连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严重,其中海产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熟制米面制品、婴幼儿食品、冷面、凉拌菜是主要受污染食品;应加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