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我科收治的1例颈内动脉瘤病例,患者首诊主诉,初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穿刺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完善部增强CT后诊断为颅外段颈内动脉瘤。于血管外科行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症状改善。随访30个月无异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症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0日至5月15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1 22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54例,女674例,年龄10~95岁,平均55.2岁。根据是否伴随有干、痒、咽喉异物感症状,分为症状组126例和无症状组1 102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症状持续时间、治疗时间、临床分型、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全血细胞计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临床指标,分析各组数据的差异性。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部各症状占比分别为59.52%(75/126)、异物感23.02%(29/126)、干8.73%(11/126)以及痒8.73%(11/126)。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比较,中位年龄较低(51.50岁比57.50岁);女性较多[65.08%(82/126)比53.72%(592/1 102)],肺部CT出现双肺磨玻璃影较少[73.81%(93/126)比83.48%(920/1 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的各临床分型比例、治疗天数、症状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D-二聚体、降钙素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OVID-19患者的症状发生率为10.26%,大部分于该疾病常见症状之前或同时发生,患者因此类症状就诊时可能给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带来较大的感染风险。按照目前临床分型标准,症状与病情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但伴有症状提示患者会有较轻的临床表现及更好的预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咽部症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S蛋白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最常见于眼外肌受累。单纯起病且局限于口症状的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以咀嚼无力为主起病的患者,其症状存在波动性且表现为对温度反应敏感。胸部CT发现胸腺瘤,行胸腺及胸腺肿物切除术联合溴比斯的明口服,症状得以控制。通过该病例提高临床医师对重症肌无力少见临床表现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口咽部肌肉 胸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口部常见细菌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134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同医院42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aqman探针法检测入组儿童口部常见细菌[肺炎链球菌(SP)、卡他莫拉杆菌(CTA)、流感嗜血杆菌(HI)]。首先比较MPP患儿及健康儿童口部细菌检出情况,再将134例MPP患儿根据年龄(<1岁、1~<3岁、3~<6岁及6~14岁)、有无细菌检出[肺炎支原体(MP)、MP+细菌]及检出菌种不同(MP+SP、MP+CTA及MP+HI)进行分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4例MPP患儿检出细菌79例(58.96%),42例健康儿童检出细菌17例(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4,P<0.05)。与MP组相比,MP+细菌组外周血中白细胞(WBC)水平[8.5(6.7,12.0)×109/L比7.8(5.8,9.3)×109/L,Z=-2.232]、C反应蛋白(CRP)水平[19.2(7.2,35.0) mg/L比8.4(3.4,24.6) mg/L,Z=-2.810]、乳酸脱氢酶(LDH)水平[286(244,365) U/L比250(210,302) U/L,Z=-2.474]及大叶性肺炎比例[40.51%(32/79例)比18.18%(10/55例),χ2=7.510]、胸腔积液比例[13.92%(11/79例)比3.64%(2/55例),χ2=3.917]、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比例[34.18%(27/79例)比18.18%(10/55例),χ2=4.151]均较高;总热程[10(7,12) d比8(6,10) d,Z=-2.706]及抗生素使用时间[16(13,19) d比12(9,16) d,Z=-3.747]均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SP组外周血中WBC高于MP+HI组[12.20(7.80,17.30)×109/L比6.75(5.37,9.4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574,P<0.05);MP+SP组[56.67%(17/30例)]大叶性肺炎发生率高于MP+CTA组[0(0/3例)]和MP+HI组[18.75%(3/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0,P<0.05)。结论MPP患儿口部更易发生细菌定植或感染,当WBC、CRP及LDH均明显升高,影像表现为大片实变影或有胸腔积液时,提示可能混合细菌感染,热程更长,难治性MPP比例增高,且常见的混合细菌为SP。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口咽部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杆菌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急性重症脑病危及生命。既往有神经系统基础病的患儿更容易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受累。规范的个人防疫措施以及全程疫苗接种是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严重神经系统受累的主要预防措施;即使是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儿,接种疫苗的获益也远大于其带来的可能风险。应对急性重症脑病主要是以降低颅内压和免疫调节为主的综合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数据质量和机会抽样的影响,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获得的对治疗效果/差异的估计存在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有时作者仍然会使用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做出明确的陈述,即治疗之间"无差异"。2001/2002年发表了一项评估Cochrane系统评价摘要的调查,1 212篇系统评价摘要中有259篇(21.3%)对"无差异"或"无效"提出了错误的声明。我们重复了这一调查,以评估2017年已发表的Cochrane及其系统评价摘要中此类声明的频率。共调查2017年发表的Cochrane系统评价摘要和其他系统评价摘要中各643项随机研究,剔除仅涉及研究方案、缺少结论或不包含任何结论相关信息的系统评价摘要。调查过程中采取了减少偏倚的措施。声明为"无差异/无效"者,在460篇Cochrane系统评价摘要中有36篇(7.8%),218篇其他系统评价摘要中有13篇(6.0%)。在2017年发表的Cochrane系统评价中,"无差异/无效"的错误声明比2001/2002年发表的系统评价摘要中有实质性减少。我们希望这反映出2017年的调查为减少偏见和不一致的判断而做出了更大努力,以及对摘要措辞的审阅更加谨慎。对效果的陈述还有许多其他方式的错误,这些问题也必须加以解决,因为它们对卫生和健康研究会产生不利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症状发作的诱发因素,为预防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卒中病房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10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04例,无诱因发作者69例占66.3%,有诱因发作者35例占33.7%。诱发因素归纳为10类,即体位、活动与劳累、情绪、降压、进餐、饮酒、环境嘈杂、洗热水澡、大汗及寒冷刺激。有诱因患者与无诱因患者在性别、年龄、单双侧狭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是否吸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饮酒史者31例中有诱因导致疾病发作者15例占48.4%,无饮酒史者73例中有诱因导致疾病发作者20例占2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294,P<0.05)。直接因饮酒导致疾病发作者3例占8.6%。结论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诱发因素较多,特别是对于饮酒患者,应给予健康宣教,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症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颈动脉狭窄 诱发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分析绍兴地区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于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80例重症肺炎患者资料,分析重症肺炎临床特征。选取同期普通肺炎患者70例做为对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症肺炎患者男女比例2.40∶1,年龄(43.64±13.68)岁,死亡47例(26.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58,95%CI:0.931~0.987)、体质量指数(OR=0.757,95%CI:0.666~0.860)与重症肺炎的发生负相关,肺炎严重指数(OR=1.107,95%CI:1.072~1.143)、呼吸困难(OR=80.365,95%CI:33.091~195.175)、长期卧床(OR=7.674,95%CI:4.070~14.471)、接受过气管插管(OR=16.000,95%CI:8.024~31.906)、休克(OR=53.333,95%CI:21.168~134.376)和意识障碍(OR=2.571,95%CI:12.492~53.990)是发生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绍兴地区重症肺炎患者男性居多,对存在呼吸困难、休克、意识障碍、接受过气管插管的患者应及时干预避免重症肺炎的发生。

  • 标签: 肺炎 重症 危险因素 呼吸困难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过去几十年,人乳头状瘤病毒在口癌中的致病作用逐渐被揭示,口癌的治疗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放射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为满足器官功能保护的需要,放化疗成为口癌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此外,免疫治疗、微创外科技术也取得显著成果,但目前针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口癌的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现结合国内外报道就口癌诊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口咽肿瘤 免疫疗法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门诊处方中可能加重HF药物的使用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老年HF患者的处方,依据2016年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可能诱发或加重HF的处方药(HF-CEPM)目录,识别处方中的HF-CEPM。从处方中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医疗保险、治疗药物、就诊科室、医师职称信息,对处方中HF-CEPM的使用进行描述性分析。根据处方中是否包含至少1种HF-CEPM目录中的药物,将患者分为HF-CEPM组和非HF-CEPM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用药种数、医疗保险、就诊科室和处方医师职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处方HF-CEPM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418例患者,其中男性1 264例(52.27%),女性1 154例(47.73%);中位年龄为80(65,99)岁;中位共病种数为1(0,5)种,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前3位共病为高血压病(1 233例,50.99%)、支气管哮喘(448例,18.53%)和糖尿病(385例,15.92%);中位用药种数为5(1,16)种。2 418例患者中有254例(10.50%)使用了HF-CEPM,其中男性142例(55.91%),女性112例(44.09%);使用1、2、3种HF-CEPM的患者分别为224例(88.19%)、26例(10.24%)、4例(1.57%)。使用率在前5位的HF-CEPM为抗高血压药[4.47%(108/2 418)]、肺部用药[2.52%(61/2 418)]、糖尿病用药[1.99%(48/2 418)]、泌尿系统用药[1.12%(27/2 418)]、解热镇痛药[1.03%(25/2 4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病种数≥1种(1种:OR=3.732,95%CI:2.246~6.623,P<0.001;≥2种:OR=6.054,95%CI:3.624~10.788,P<0.001)和处方用药种数≥5种(OR=4.003,95%CI:2.874~5.693,P<0.001)是处方HF-CEPM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HF患者门诊处方中HF-CEPM以抗高血压药、肺部用药、糖尿病用药、泌尿系统用药和解热镇痛药最为常见。门诊老年HF患者共病种数和多药治疗是处方HF-CEPM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多药治疗 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综合征(SAPHO综合征)是一组主要累及骨关节与皮肤的罕见疾病,由于认识不足,发病率被低估。本文报道了1例以胸痛为主诉就诊,影像学提示全身多发骨关节病变,肠镜明确结肠弥漫性炎症病变,同时结合既往痤疮病史,确诊为SAPHO综合征的病例,并结合现有国内外文献,总结了该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行双侧STN-DBS治疗的PD患者36例。术前2周内及术后1年分别对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 Ⅲ)、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HAMA、HAMD)、非运动并发症30题问卷(NMS)、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PDQ39)及帕金森病睡眠评分量表(PDSS)评定,计算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LED。比较手术前后各项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同时分析睡眠症状改善率与各量表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年时的UPDRSⅢ评分(药物关期)、HAMA评分、HAMD评分、NMS评分、PDQ39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总LED、多巴胺受体激动剂LED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年时PDSS总分及除PDSS-6、PDSS-15以外的各分项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术后PDSS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改善率与UPDRSⅢ评分改善率、HAMA评分改善率、PDQ39评分改善率及总LED的减少率多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双侧STN-DBS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夜间睡眠质量,部分获益于运动症状的改善及焦虑情绪缓解。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术后分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该院ICU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术后的88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工具包括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及Prince-Henry评分。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8例患者男54例,女34例;年龄19~78岁,平均(59.27±9.30)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其中1级28例,2级23例,3级3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管型号、导管类型、紧急插管、导管材质、气囊压力、置管时间、置管方式、体位、拔管方式的不同患者等级明显不同(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管材质、气囊压力、置管时间、体位及拔管方式为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术后分级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术后分级与导管材质、气囊压力、置管时间、体位及拔管方式有关,临床上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疼痛。

  • 标签: ICU 经口气管插管 术后咽痛分级 影响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暴发于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2003年暴发于中国广州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同源性较高的高致命性冠状病毒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性强、进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但目前尚无针对COVID-19的疫苗或特效药物。肺纤维化是一种进行性纤维化的肺部疾病,是导致SARS幸存者愈后肺功能障碍及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大量流行病学、病毒免疫学及目前的临床证据支持肺纤维化有可能成为COVID-19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暂无关于COVID-19引发肺纤维化的机制的报道,本文就现有理论依据重点讨论COVID-19肺部持续损伤的可能机制、异常免疫机制在引发和促进肺纤维化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相关治疗措施。

  • 标签: 肺纤维化 细胞因子类 免疫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高翔 陈伟 郭丽 张天姿 赵红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1100,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3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6,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40133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6,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张家口 0750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感染者。本文通过梳理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过程,分析其转归及传播风险,提出现阶段针对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 病原携带者 潜伏期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拭子核酸检测方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至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454例(男210例、女244例)肺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入院当天或第2天采集患儿的拭子和静脉血,分别采用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MP培养和MP-IgM进行MP病原检测,以MP培养阳性或其余3项检测中2项阳性为MP感染诊断标准并进行二次检测,筛选出MP感染患儿于出院前再次采集拭子,采用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MP培养3种方法再次进行MP病原学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随病情变化的检出率及MP菌量变化,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454例住院肺炎患儿采用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MP培养和MP-IgM的检出率分别为43.6%(198/454)、43.2%(196/454)、40.0%(180/454)、30.6%(139/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P<0.05)。DNA荧光定量扩增和RNA恒温扩增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900),较MP-IgM及MP培养高。以MP培养阳性或其余3项检测中2项阳性为MP感染诊断标准,筛选出MP感染患儿209例。209例MP感染患儿在出院前的第2次MP检验中,MP培养阳性率67.5%(141/209),39.4%(13/33)由阴性转为阳性,27.3%(48/176)由阳性转为阴性。RNA恒温扩增阳性率82.3%(172/209),16.2%(31/191)由阳性转为阴性,66.7%(12/18)由阴性转为阳性。DNA荧光定量扩增阳性率67.0%(140/209),52.9%(18/34)由阴性转为阳性,30.3%(53/175)由阳性转为阴性。DNA荧光定量扩增阳性检测标本中,141例(67.5%)二次检测菌量减少,68例(32.5%)菌量增加。4种方法在非重症组和重症组患儿中的检出率相近,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二次检测中,重症组转阳比例仅有RNA恒温扩增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比5例,P=0.038)。结论拭子核酸检测方法在儿童MP感染急性期病原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应用价值,DNA荧光定量扩增、RNA恒温扩增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较MP-IgM检测更具优势。急性期重复检测有助于检出第一次检测结果为阴性的MP感染患儿。急性期部分患儿经抗感染治疗后MP菌量未下降。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肺炎 核酸类 聚合酶链反应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呼吸训练方式及时间对肺癌患者术后肺炎的影响,为术后肺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集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的RCT,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RCT文献,共1 239例肺癌手术患者,其中对照组624例、干预组6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联合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能降低患者术后肺炎发生率[RR=0.38,95%CI(0.26,0.57),P<0.000 01]。联合呼吸训练器干预1周[RR=0.27,95%CI(0.14,0.52),P<0.000 1]、干预频次>4次/d[RR=0.36,95%CI(0.23,0.57),P<0.000 1]、单次呼吸训练时长≥15 min[RR=0.34,95%CI(0.20,0.58),P<0.000 1]能降低患者肺炎发生率。结论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训练频次>4次/d、时间≥15 min/次且持续1周及以上能够改善肺癌手术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术后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肿瘤 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器 术后肺炎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