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同时性多原发癌(SMP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平顶山市新华区医院、平顶山市第一人民院住院的12例AML合并SMPC的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者中,男6例,女6例,年龄[M(范围)]58岁(39~70岁);AML分类:12例AML患者中,按法美英分型系统(FAB)分型,M0 1例,M1 1例,M2a 5例,M2b 1例,M3 2例,M5 2例;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预后分层,低危组1例,中危组4例,高危组7例。实体肿瘤分类:肺癌3例,乳腺癌1例,胃癌2例,食管癌3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侵袭性葡萄胎1例,乙状结肠癌1例。诊断两种原发恶性肿瘤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为4.0(2.6~5.6)个月。AML预后基因检测结果:共检出ASXL1、JAK2、TET2、U2AF1、ABCB1、FLT3-ITD、RUNX1、SETBPIT、TET2(SNP)、P53、IKZF1、IDH2 12种基因异常;实体瘤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共检出Her-2、EGFR、K-RAS、MSI 4种基因异常。12例患者中1例失访,2例治疗中,3例治疗结束,病情稳定,6例死亡;12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2.5(3.8~48.0)个月。结论AML和实体肿瘤同时发生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尚无定论,二者同时发生虽然少见但并不罕见,应同时对两种肿瘤进行积极治疗。
简介: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血液肿瘤中,AML的靶向治疗起步较晚。虽然传统化疗仍是AML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从201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得到应用。文章对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部分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AML的进展进行介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TP53基因异常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经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检测到的44例伴基因异常的A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包含108种白血病相关基因的测序技术进行变异分析;常规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分析44例伴TP53基因变异的AL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基因变异和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伴TP53基因变异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中位年龄(46岁)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17.5岁),且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前者(40.5%)低于后者(8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检出异常核型28例,其中复杂核型25例,16例为单体核型,14例存在-17/17p-。TP53在复杂核型、单体核型及-17/17p-的检出率分别为59.5%、38.1%、33.3%。亚组分析显示:TP53基因异常在AML和ALL复杂核型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3.1%和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共发现TP53基因变异类型41种,且其中位变异频率为43.58%。75.6%变异位于DNA结合结构域。伴随变异基因主要为TET2、IKZF1。可评价疗效的18例AML和17例ALL患者,1疗程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分别为22.2%和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例达CR的AML和16例达CR的ALL的中位RFS分别为174和246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L和ALL的中位OS分别为20和37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P53基因变异与AML复杂核型相关,而在ALL无显著影响。TP53基因变异位点主要分布于DNA结合结构域。伴TP53基因变异的AML缓解率低于ALL。伴TP53基因变异的AL患者,预后差,应尽可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的同时,联合胰岛素及口服药物的诊疗过程。患者为47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6个月,口干、多饮10 d”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在给予司美格鲁肽皮下注射、二甲双胍口服及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后,调整治疗方案为司美格鲁肽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血糖平稳达标,患者满意度高。司美格鲁肽是一种可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的、药物作用靶点广泛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除有效控制血糖外,还能获得血脂、血压、体重、心血管保护等多重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allo-HSCT治疗的35例复发难治AM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移植后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移植相关死亡率及复发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移植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100 d 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为(22.9±7.7)%,3年慢性GVHD发生率为(49.5±10.6)%。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4.1个月(4.2~89.4个月),18例生存(其中16例DFS),17例死亡;14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4.7个月(2.9~32.4个月)。移植后3年OS率、DFS率分别为(44.4±9.3)%、(43.0±9.5)%。单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未缓解、移植前不良遗传学危险度分组、移植后复发为影响OS的危险因素(均P<0.05)。移植前完全缓解组和移植前未缓解组的3年OS率分别为(63.2±12.0)%、(15.7±12.8)%(P=0.025),3年DFS率分别为(62.2±12.3)%、(15.3±12.7)%(P=0.028),3年复发率分别为(28.2±10.7)%、(80.6±15.7)%(P=0.057)。移植前遗传学高危组患者移植后3年复发率较中危组及低危组高,三组分别为100.0%、(45.0±12.1)%、(14.3±13.2)%(P=0.045)。移植后3年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8.7±7.7)%。结论allo-HSCT是挽救性治疗复发难治AML的有效手段,复发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移植前降低肿瘤负荷对减少复发和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采用Bcl-2抑制剂维奈托克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含地塞米松小剂量化疗方案治疗5例复发/难治(R/R)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Ph+B-ALL)的临床资料,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5例患者中2例伴T315I突变采用帕纳替尼,3例采用氟马替尼。结果显示,4例微小残留病(MRD)阳性患者,3例短期内达完全分子学缓解(CMR),1例无效;1例形态学复发患者1个月达完全缓解(CR),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反应、乏力和Ⅰ~Ⅱ度骨髓抑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enetoclax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LDAC)在不能耐受强化诱导化疗的中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一项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VIALE-C)中中国队列的结果。在本项国际临床试验中,入组了不适合接受强化化疗、新诊断为AML的18岁或以上的成人患者。在全球范围内,患者(211例)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Venetoclax+LDAC或安慰剂+LDAC(28 d为1个周期),在第1~10天接受LDAC。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缓解率、无事件生存期及不良事件(AE)。结果入组15例中国患者(Venetoclax组9例;安慰剂组6例)。中位年龄为72(61~86)岁。与安慰剂组相比,Venetoclax组的死亡风险下降38%(HR=0.62,95%CI 0.12~3.07)。对延长6个月随访进行的计划外分析显示,Venetoclax组的中位OS时间为9.0个月,安慰剂组为4.1个月。完全缓解(CR)率与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的CR(CRi)率分别为33%(3/9)和0(0/6)。最常见的非血液学AE(Venetoclax组与安慰剂组)为低钾血症(5/9和4/6)、呕吐(4/9和3/6)、便秘(2/9和4/6)和低白蛋白血症(1/9和4/6)。结论Venetoclax联合LDAC在中国患者中表现出有意义的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特征,这与在全球VIALE-C人群中的观察结果一致,使其成为不适合接受强化化疗的新诊断AML患者的一个重要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enetoclax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LDAC)在不能耐受强化诱导化疗的中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一项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VIALE-C)中中国队列的结果。在本项国际临床试验中,入组了不适合接受强化化疗、新诊断为AML的18岁或以上的成人患者。在全球范围内,患者(211例)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Venetoclax+LDAC或安慰剂+LDAC(28 d为1个周期),在第1~10天接受LDAC。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缓解率、无事件生存期及不良事件(AE)。结果入组15例中国患者(Venetoclax组9例;安慰剂组6例)。中位年龄为72(61~86)岁。与安慰剂组相比,Venetoclax组的死亡风险下降38%(HR=0.62,95%CI 0.12~3.07)。对延长6个月随访进行的计划外分析显示,Venetoclax组的中位OS时间为9.0个月,安慰剂组为4.1个月。完全缓解(CR)率与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的CR(CRi)率分别为33%(3/9)和0(0/6)。最常见的非血液学AE(Venetoclax组与安慰剂组)为低钾血症(5/9和4/6)、呕吐(4/9和3/6)、便秘(2/9和4/6)和低白蛋白血症(1/9和4/6)。结论Venetoclax联合LDAC在中国患者中表现出有意义的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特征,这与在全球VIALE-C人群中的观察结果一致,使其成为不适合接受强化化疗的新诊断AML患者的一个重要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