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正经历着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的发展,从单纯强调根治到根治与功能保留并重的理念方向改变。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可以做到早期胃癌病灶精准切除,因为相对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胃壁的全切除保障了肿瘤的垂直切缘的可靠,而腹腔镜技术不但可以起到辅助内镜下进行全切除,缝合胃壁缺损,更解决了ESD所欠缺的淋巴结清扫问题。目前,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腹腔镜辅助的内镜下全切除、内镜辅助的腹腔镜楔形切除术、非暴露技术腹腔镜-内镜联合入路肿瘤切除术非暴露内镜下胃壁翻转术等。尽管每种双镜联合的治疗方法都存在缺陷,但是相较传统胃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等特点。淋巴结清扫问题是早期胃癌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的另个重要问题,然而,现阶段的前哨淋巴结可能仍然存在术中淋巴结示踪操作略显繁琐的问题,并存在定失败率,而且术中淋巴结活检存在定比例的假阴性率等因素,限制了其早期胃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但作为种发展中的早期胃癌精准治疗手段,相信器械设备技术的发展会使腹腔镜-内镜联合局部胃切除手术方法操作更强,其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 标签: 胃肿瘤,早期 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 局部切除 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泻要方联合高压氧(HBO)治疗溃疡结肠炎(UC)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确诊溃疡结肠炎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52)对照组(n=46),观察组采用痛泻要方联合HBO治疗,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治疗28 d后评估临床疗效改良Mayo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Bcl-2蛋白含量。钳取治疗前后新鲜结肠组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治疗前后结肠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1)、磷酸化Yes相关蛋白(P-Yap1)含量;内窥镜观察结肠黏膜水肿、溃疡愈合情况;显微镜观察治疗前后结肠黏膜组织固有弥漫浸润、表面溃疡以及隐窝上皮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结果治疗28 d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0.8%)明显高于对照组(60.9%)(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Mayo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Mayo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结肠黏膜水肿、溃疡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病理切片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固有弥漫浸润、腺体不规则、隐窝破坏脓肿、表面溃疡,治疗后固有隐窝上皮中的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弥漫浸润转为灶。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17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2组患者血清TNF-α、IL-17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结肠组织中PTGS2、Yap1表达较治疗前均明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P-Yap1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PTGS2、Yap1、Bcl-2、P-Ya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联合HBO治疗UC肝郁脾虚证可获得高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的临床缓解率,明显降低改良Mayo评分,有效促进结肠黏膜溃疡愈合。

  • 标签: 高压氧 溃疡性结肠炎 痛泻要方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高压氧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结肠炎的疗效,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5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对照组单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共计治疗30周。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92.3%)、英夫利昔单抗应答率(92.3%)维持期谷浓度[(1.32±0.26)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6.7%,66.7%,(0.74±0.22)μg/ml],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可明显提升CD4+、CD4+/CD8+水平,降低CD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结肠炎,可明显提高英夫利昔单抗的应答率,增强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因子的释放,达到治疗溃疡结肠炎的目的。

  • 标签: 高压氧 英夫利昔单抗 溃疡性结肠炎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白藜芦醇对溃疡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的影响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CON组、DSS组、DSS+Cur组、DSS+Res组、Eve+Cur组Eve+Res组,每组10只。CON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其余5组均采用3%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制作UC小鼠模型,即自由饮用3%DSS溶液7 d。DSS组单纯建立模型,DSS+Cur组、DSS+Res组模型基础上分别每天给予0.4 ml姜黄素、0.4 ml白藜芦醇灌胃。Eve+Cur组模型基础上每天给予0.4 ml姜黄素灌胃后,再给予0.4 ml mTOR抑制剂Everolimus灌胃。Eve+Res组模型基础上每天给予0.4 ml白藜芦醇灌胃后,再给予0.4 ml mTOR抑制剂Everolimus灌胃。给药7 d后处死小鼠,分离培养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观察小鼠般情况并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观察姜黄素白藜芦醇对巨噬细胞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中自噬相关因子LC3、Beclin-1Atg12的mRNA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步探讨机制,采用ELISA法检测mTOR抑制剂Everolimus对IL-6TNF-α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SIRT1/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TORSIRT1 mRNA蛋白的表达。结果小鼠无死亡。与CON组相比,DSS组、DSS+Cur组DSS+Res组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明显增高,凋亡率均明显降低,Atg12、Beclin-1LC3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与DSS组相比,DSS+Cur组DSS+Res组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则显著降低,凋亡率均明显增高,Atg12、Beclin-1LC3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CON组相比,DSS组、DSS+Cur组、DSS+Res组、Eve+Cur组、Eve+Res组小鼠DAI明显升高,巨噬细胞中mTORSIRT1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IL-6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DSS组相比,DSS+Cur组DSS+Res组小鼠DAI明显降低,巨噬细胞中mTORSIRT1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6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而与DSS+Cur组DSS+Res组相比,Eve+Cur组Eve+Res组小鼠DAI明显升高,巨噬细胞中mTORSIRT1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6TNF-α的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姜黄素白藜芦醇能够抑制UC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抑制炎症反应和自噬的发生,而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SIRT1/mTOR信号通路实现的。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姜黄素 白藜芦醇 巨噬细胞 自噬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1例复发转移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D842V突变胃间质瘤的诊疗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联合新药靶向治疗手术治疗的综合诊疗模式在此类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D842V突变 转移性肿瘤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A(H1N1)pdm09]本地流行株的支系更替特征,了解并掌握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在当地的流行情况,比较历年流感疫苗与本地流行株支系的匹配程度,本地区流感的防控策略微调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对2009—2020年期间A(H1N1)pdm09病毒本地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随机选取的覆盖12个连续监测年度、10次流行高峰的208株代表流行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全序列测定。通过与疫苗株各支系参考株的序列比对,分析其基因变异情况、遗传进化流行株支系更替特征。结果自2009年大流行以来,A(H1N1)pdm09亚型成为了本地近10年来最主要的季节流感之,常常与甲型H3N2、乙型流感共同流行。2009—2020年连续12个监测年度里,由A(H1N1)pdm09亚型引起的流感流行高峰高达10次。通过H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本地A(H1N1)pdm09亚型流行株支系来源复杂,变异切换快速。各个流行高峰的流行株与北半球当季流感疫苗推荐株相比较,常常出现因支系更替所造成遗传距离增加的现象。结论本研究提示每年更新疫苗推荐株非常必要,同时需要加强对A(H1N1)pdm09病毒流行支系更替等特征的监测分析,结果对指导下个流行季A(H1N1)pdm09流感病毒流行的防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流感病毒 甲型H1N1亚型 血凝素 支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铸造金属桩牙体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8例牙体缺损患者(80颗牙)分为对照组(39例,40颗牙)与观察组(39例,40颗牙)。对照组接受铸造金属桩修复,观察组接受玻璃纤维桩。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缺损牙体的修复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牙体修复 铸造金属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多次法根管与根管治疗的疗效安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双盲法均等分为对照组(多次法根管治疗)与观察组(根管治疗)。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相比,对牙体牙髓病的患者予以根管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而且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证明其安全更高,故临床中建议推广。

  • 标签: 多次法根管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联合实施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的效果安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予以选取,纳入时间起始于2021.1,终止于2022.2,样本共计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对照组(35例)施以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本组所纳入对象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14%)相比对照组(80.00%)要高(P

  • 标签: 铝碳酸镁 胃溃疡 奥美拉唑 胃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受体(PDGFRA)突变是胃肠间质瘤(GIST)中少见的种突变类型,包括D842V位点在内的大多数PDGFRA第18外显子突变患者对伊马替尼具有高度耐药性,其治疗是临床的大难点。本文探讨PDGFRA-D842V突变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综合治疗效果预后,以期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20年5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GIST诊疗中心接受诊治的71例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D842V突变组(47例,66.2%)非D842V突变组(24例,33.8%),比较D842V突变非D842V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疗效、复发转移情况。结果D842V突变组男性28例,女性19例,中位年龄60(36~82)岁;非D842V突变组男性16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62(30~81)岁。比较D842V突变组与非D842V突变组的年龄、性别、原发部位、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计数、CD117DOG1表达情况、Ki-67增殖指数危险度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842V突变组非D842V突变组CD34阳性率分别为89.4%(42/47)62.5%(15/24),差异统计学意义(χ2=5.644,P=0.018)。D842V突变组非D842V突变组中,未经术前治疗直接行R0切除者分别为44例22例,因肿瘤破裂行急诊手术R1切除者各1例,经穿刺明确病理突变类型后未行手术者各1例(其中1例D842V突变患者接受avapritinib治疗获得部分缓解),1例D842V突变患者因外院穿刺结果提示野生型GIST,术前接受了8个月的伊马替尼治疗后行R0切除。术后分别有5例D842V突变5例非D842V突变的高危GIST患者接受了1年以上的伊马替尼术后辅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37(1~153)个月,D842V突变与非D842V突变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2%100%(P=0.233)。单因素分析显示,核分裂象计数(P=0.002)、Ki-67增殖指数(P<0.001)危险度分级(P=0.025)是影响D842V突变患者R0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率的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尚不是影响其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DGFRA-D842V突变与非D842V突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本相同,根治切除手术疗效相当。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结肠炎(UC)患者内镜下严重程度与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尿酸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方法回顾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确诊U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Mayo肠镜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比较3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Mayo肠镜评分实验室指标的相关。结果轻、中、重3组UC患者血小板[(205.00 ± 61.18)× 109/L比(240.33 ± 82.90)× 109/L比(285.55 ± 107.60)× 109/L,P=0.020]、血红蛋白[(129.70 ± 16.22)g/L比(135.35 ± 20.40)g/L比(121.33 ± 27.82)g/L,P=0.034]、低密度脂蛋白[(2.44 ± 0.50)mmol/L比(2.54 ± 0.67)mmol/L比(2.10 ± 0.62)mmol/L,P=0.010]、胆固醇[(4.07 ± 0.60)mmol/L比(4.02 ± 0.94)mmol/L比(3.50 ± 0.80)mmol/L,P=0.017]纤维蛋白原[(2656.00 ± 371.54)mg/L比(3034.50 ± 826.52)mg/L比(3390.26 ± 1013.61)mg/L,P=0.039]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且检测值水平与Mayo肠镜评分均具有相关(P<0.05),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ayo肠镜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与UC肠镜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对UC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可协助评估UC患者的肠道情况。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Mayo肠镜评分 血小板 胆固醇 血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节T细胞(Treg)的分化对放射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reg抑制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C57BL/6小鼠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免疫球蛋白G(IgG)组照射+CD25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给予单次20 Gy X射线全胸照射,照射+IgG组照射+CD25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IgG抗体CD25抗体。分别于照射后第4周第8周各处死小鼠6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Foxp3:叉头样转录因子3)的百分比鉴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NRP1+Treg的百分比;拍照并观察每组小鼠皮肤的损伤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17A、干扰素γ(IFN-γ)、IL-2IL-4的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1.73±0.04)%、(2.13±0.15)%]均较空白对照组[(1.14±0.02)%、(1.70±0.06)%]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80、-4.545,P=0.000、0.010),抑制Treg后,第4周第8周时照射+CD25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0.72±0.14)%、(0.27±0.02)%]均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6、37.538,均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NRP1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41、-9.127,均P=0.000)。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NRP1+Treg的百分比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而照射+CD25组CD25+NRP1+Treg百分比均较单纯照射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26、14.457,P=0.001、0.000)。观察小鼠皮肤损伤程度后发现,照射后第4周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皮肤损伤严重,而照射+CD25组小鼠照射后第4周时皮肤基本完好,第8周时出现脱毛脱皮。病理学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第8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照射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泡壁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而照射+CD25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壁纤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照射后第4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IL-17AIL-4的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92、-15.796,P=0.001、0.000),照射后第8周,TGF-β1IL-17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72、-7.167,P=0.000、0.002),IL-2水平第4周第8周时均降低,IFN-γ水平第4周时升高,差异统计学意义(t=-27.393,P=0.000),第8周时下降;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CD25组小鼠TGF-β1IL-17A水平第4周第8周时均降低(t=6.037、4.524、5.496、4.772,均P=0.000),IFN-γ水平升高(t=-7.006、-12.565,P=0.002、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L-2IL-4水平第4周时均降低,第8周时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6、-9.090、8.833、-7.191,均P=0.000)。结论放射肺损伤小鼠的肺组织中出现Treg分化,并增强分泌TGF-β1促炎因子,同时干扰辅助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来促进放射肺损伤的发生。

  • 标签: T淋巴细胞,调节性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模型,动物 Th细胞平衡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对于智力障碍(ID)、发育迟缓(DD)孤独谱系障碍(ASD)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2年1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诊断ID、DDASD的患儿40例,采集其外周血样,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CNV-seq检测,查询ClinVar、DECIPHER、OMIM等数据库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拷贝数变异(CNVs)的致病。结果40例患者检测出ID 16例(40.0%)、DD 15例(37.5%)、ASD 6例(15.0%)、ID合并DD1例,ID合并ASD2例。核型分析发现47,XY,+mar、46,XY,inv(8)(p11.2q21.2)、46,XX,del(5)(p14)以及46,XX[76]/46,X,dup(X)(p21.1q12)各1例,染色体多态2例。CNV-seq20例患儿中共检出32CNVs,检出率(50.0%)明显高于核型分析。10例(25.0%)患儿中发现了致病CNVs(检出率25.0%),12例患者中发现了15意义未明的CNVs(检出率30.0%),4例患者中发现了7良性/可能良性的CNVs(检出率10.0%)。结论基因组CNVs是ID/DDASD重要的遗传学病因,CNV-seq可为明确其病因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拷贝数变异 智力障碍 发育迟缓 孤独谱系障碍 测序
  • 简介:摘要炎症肠病(IBD)是由于异常炎症反应导致肠道干细胞分化细胞的功能异常而引起的肠道损伤,治疗需要肠上皮再生修复损伤的肠黏膜。Hippo信号通路是近年在果蝇哺乳动物中发现的信号级联系统,转录共激活因子YAPTAZ是Hippo信号通路下游效应因子并调节靶基因表达,调节组织稳态、再生、控制器官大小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本文综述Hippo通路哺乳动物肠道中的生理过程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并讨论IBD中通路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的治疗策略。

  • 标签: Hippo信号通路 炎症性肠病 再生 修复 肠道稳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增强核磁共振(non-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NE-MRA)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们对19例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的患者,术前均进行NE-MRA增强核磁共振(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穿支定位,分别与术中定位进行对比,记录穿支数量、走行、来源,并采用Likert量表评估两种影像学检查的图像质量。结果NE-MRA组的术前定位敏感度86.7%(39/45),阳性预测值92.9%(39/42);CE-MRA组的术前定位敏感度88.9%(40/45),阳性预测值93.0%(40/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支走行来源结果均与术中结果相符。图像质量方面,NE-MRA组Likert评分为2.3±0.3,低于CE-MRA组3.5±0.4,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MRA应用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中具有穿支定位敏感度高、无创、安全高的优点,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皮瓣 对比研究 非增强核磁共振 穿支定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社区管理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给予全部患者在前期社区管理临床干预,观察比较患者的遵医嘱以及指数、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主要指标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给予糖尿病患者前期的社区管理临床干预后,患者的遵医嘱、主要指标改变情况相比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社区管理临床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水平、血糖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等。

  • 标签: 糖尿病 前期 社区管理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调整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04研究中19家医院收治的242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54例、莆田市第医院32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2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31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7例、南京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11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8例、梅州市人民医院8例、福建省立医院7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例、龙岩市第医院6例、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5例、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5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例、厦门大学附属第医院3例、广东省人民医院3例、西安交通大学第附属医院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93例,女49例;年龄62(23~74)岁。观察指标:(1)患者年龄分布与合并症ACCI情况。(2)ACCI分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3)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4)随访情况。(5)影响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因素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M(Q1,Q3)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X-Tile软件(3.6.1)分析ACCI分组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3年无复发生存率影响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法纳入P<0.05的单因素指标临床上与预后密切相关的变量。结果(1)患者年龄分布与合并症ACCI情况。242例患者中,<50岁28例,50~59岁68例,60~69岁113例,70~79岁33例;合并轻度肝病、伴有终末器官损害的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肺疾病、不伴终末器官损害的糖尿病分别为11、2、2、6、8、9例。242例患者ACCI2(0~4)。(2)ACCI分组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比较。X-Til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ACCI=3最佳分组临界值。根据ACCI最佳分组临界值将242例患者分为低ACCI组(ACCI<3)194例高ACCI组(ACCI≥3)48例。低ACCI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级、Ⅱ级、Ⅲ级),肿瘤长径,组织学类型(印戒细胞癌或低分化腺癌、中分化或高分化腺癌),肿瘤病理学T分期(T1期、T2期、T3期、T4期),化疗周期分别为(58±9)岁,(22.6±2.9)kg/m2,31例,106、85、3例,(4.0±1.9)cm,104、90例,16、29、72、77例,6(4,6)个;高ACCI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70±4)岁,(21.7±2.7)kg/m2,23例,14、33、1例,(5.4±3.1)cm,36、12例,3、4、13、28例,4(2,5)个;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7、1.98,χ²=22.64,Z=-3.11,t=-2.91,χ²=7.22,Z=-2.21、-3.16,P<0.05)。(3)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242例患者中,33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局部并发症20例,系统并发症16例,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20例局部并发症包括腹腔感染12例,吻合口漏7例,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各2例,淋巴液漏1例。16例系统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1例,心律失常、脓毒血症各2例,肝衰竭、肾衰竭、肺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尿潴留各1例。33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患者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Ⅰ级、Ⅱ级、Ⅲa级、Ⅲb级、Ⅳ级分别为3、22、5、2、1例。低ACCI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局部并发症、系统并发症分别为22、13、9例;高ACCI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1、7、7例;两组患者早期并发症、系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4.38,4.66,P<0.05);局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2.2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CI是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比值比=2.32,95%可信区间1.04~5.21,P<0.05)。(4)随访情况。2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1~46)个月。随访期间,53例患者死亡,13例带瘤生存。242例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73.5%。低ACCI组患者随访时间36(2~46)个月,随访期间,29例患者死亡,10例带瘤生存,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80.0%;高ACCI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5(1~42)个月,24、3例,47.4%;两组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²=30.49,P<0.05)。(5)影响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ACCI、肿瘤长径、组织学类型、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神经侵犯、肿瘤病理学TNM分期、术后早期并发症是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相关因素(风险比=2.52,3.64,2.62,0.47,2.87,1.90,1.86,21.77,1.97,95%可信区间1.52~4.17,2.22~5.95,1.54~4.46,0.27~0.80,1.76~4.70,1.15~3.12,1.10~3.14,3.01~157.52,1.11~3.5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CI、肿瘤病理学TNM分期、辅助化疗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3.65,11.00,40.66,0.39,95%可信区间2.21~6.02,1.40~86.73,5.41~305.69,0.22~0.68,P<0.05)。结论ACCI是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ACCI、肿瘤病理学TNM分期、辅助化疗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年龄 术前合并症 年龄调整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 术后早期并发症 预后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2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 089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8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51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30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39例、福建省肿瘤医院128例、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114例、南昌大学第附属医院104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104例、潍坊市人民医院103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02例、空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99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97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人民医院60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8例、西安交通大学第附属医院29例、丽水市中心医院26例、广东省人民医院26例、江苏省人民医院23例、中山大学附属第医院13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7例、新疆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4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情况。(2)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治疗情况。(3)临床病理资料分析。(4)手术特征资料分析。(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相关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剔除临床病理资料手术特征资料的缺失数据后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将P<0.20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患者2 089例,男1 512例,女576例,性别数据缺失1例;年龄(62±11)岁,体质量指数(BMI)(23±3)kg/m2。(1)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情况:2 089例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胰瘘总发生率20.728%(433/2 089),生化瘘发生率19.627%(410/2 089),B级胰瘘发生率1.101%(23/2 089),C级胰瘘发生率0。(2)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治疗情况:23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B级胰瘘患者中,2例引流管放置时间>21 d,予以抗感染治疗;4例影像学检查发现腹腔积液,其中2例经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1例尝试穿刺引流失败,1例未行穿刺引流,均予以抗感染治疗;11例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腹腔积液,但临床表现发热或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升高,均予以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治疗;6例无典型临床表现,给予生长抑素以抑制胰酶分泌且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延长(中位时间7 d)。23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康复,未行二次手术治疗。(3)临床病理资料分析:2 089例患者中,无胰瘘患者BMI,新辅助治疗(无、)分别为(23±3)kg/m2,1 487例、160例,生化瘘B级胰瘘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3±3)kg/m2,386例、22例(24±3)kg/m2,22例、1例,3类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87, χ2=8.269,P<0.05)。(4)手术特征资料分析:2 089例患者中,无胰瘘患者手术方式(开腹、腹腔镜辅助、全腹腔镜),淋巴结清扫范围(D1、D2、其他),网膜囊切除范围(未切除、部分切除、全部切除),能量设备使用(无、超声刀、LigaSure、LigaSure+超声刀),生物胶使用(无、),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737例、624例、292例,24例、1 580例、51例,418例、834例、381例,63例、1 530例、23例、16例,1 431例、201例,(33±14)枚,生化瘘B级胰瘘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46例、189例、74例,11例、389例、9例,110例、171例、128例,35例、359例、6例、9例,378例、31例,(31±14)枚14例、5例、4例,0、20例、3例,6例、13例、4例,2例、18例、1例、2例,22例、1例,(37±16)枚,3类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8,9.397,15.023,28.245,8.359,F=4.945,P<0.05)。(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能量设备使用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χ2=9.91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手术、联合脏器切除、使用LigaSure+超声刀、淋巴结清扫数目是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0.168,3.922,9.250,1.030,95%可信区间0.036~0.789,1.031~14.919,1.036~82.602,1.001~1.059,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率较低,腹腔镜辅助手术、联合脏器切除、使用LigaSure+超声刀、淋巴结清扫数目是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试验注册:美国ClinicalTrial.gov注册,注册号:NCT03391687。

  • 标签: 胃肿瘤 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胰瘘 影响因素 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