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具有KIT/PDGFRA基因"纯合"突变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靶向药物治疗效果预后。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纯合"突变定义应用代测序法检测GIST的KIT/PDGFRA基因的状态时,表现为测序图中只有突变型基因序列,缺乏野生型序列或突变型基因序列的峰高远高于野生型基因序列(>3倍);"杂合"突变定义测序图中表现为突变型基因序列与野生型基因序列同时存在,且峰高相近(≤3倍)。收集2008年1月至2021年5月上海4家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70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4例)、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6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例)]确诊GIST并具有KIT/PDGFRA基因"纯合"突变的9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排除围手术期死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靶向药物治疗效果,疗效评价采用Choi标准,分为肿瘤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病变(SD)肿瘤进展(PD)。纳入同期经过手术完整切除的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突变高危GIST患者230例,以及应用伊马替尼(IM)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杂合"KIT基因11外显子突变GIST病例117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将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突变与"纯合"突变的GIST患者组成11配对进行生存分析,比较经手术完整切除的两组高危GIST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以及复发或转移的两组GIST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在92例具有KIT/PDGFRA基因"纯合"突变的GIST病例中,男性58例,女性34例,发病中位年龄62(31~91)岁;原发性GIST 83例。原发高危GIST(53例)、转移GIST(21例)复发性GIST(9例)占比90.2%(83/92)。KIT基因"纯合"突变90例(88例外显子11,1例外显子13,1例外显子17),PDGFRA基因"纯合"突变2例(分别为外显子12外显子18)。全组中位随访时间49(8~181)个月。经手术完整切除的61例原发局限性GIST中,2例中危GIST、5例低危GIST、1极低危GIST,其中1例中危GIST术后加用了1年IM辅助治疗,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其余53例高危GIST,50例获得随访资料,其中22例随访期间出现肿瘤复发。9例直接采用新辅助靶向治疗(IM或阿伐替尼)的病例中,5例具有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患者的疗效评价均达到过PR。在所有92例具有KIT/PDGFRA基因"纯合"突变的GIST病例中,50例(54.4%)伴有肿瘤转移或在随访期间出现肿瘤复发或进展,12例(13.0%)因肿瘤死亡。匹配后的生存分析显示:100例手术完整切除的高危GIST中,KIT基因11外显子"纯合"突变的GIST比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突变的GIST的DFS更短(中位DFS:72个月比148个月,P=0.015);60例复发或转移的具有KIT基因11外显子突变的GIST中,"纯合"突变的GIST比"杂合"突变的GIST的PFS更短(中位PFS:38个月比69个月,P=0.0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T/PDGFRA基因"纯合"突变与GIST的疾病进展有关。相应靶向治疗药物对于具有KIT/PDGFRA基因"纯合"突变的GIST仍然有效。相比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突变的GIST患者,KIT基因11外显子"纯合"突变的GIST患者手术切除后更容易复发,且复发转移者IM有效控制时间短,预后更差。因此对于这部分病例,仍然必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KIT/PDGFRA基因,纯合性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间质瘤(GIST)行根治手术的临床疗效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我国17家医学中心收治的741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21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21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16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7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7例、广东省人民医院31例、福建省肿瘤医院2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2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5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9例、浙江省肿瘤医院23例、辽宁省肿瘤医院17例、厦门大学附属第医院17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5例、南京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14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4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46例,女395例;年龄55(17~86)岁。观察指标:(1)新辅助治疗情况。(2)手术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4)分层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患者行新辅助治疗期间每3~6个月随访1次,行根治手术治疗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肿瘤复发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匹配容差0.02。结果(1)新辅助治疗情况。741例患者中,34例行新辅助治疗,治疗时间8(3~44)个月。34例新辅助治疗患者行手术治疗前肿瘤退缩达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分别为21、9、4例。34例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前肿瘤长径8.0(3.0~26.0)cm,行手术治疗前肿瘤长径5.3(3.0~18.0)cm,肿瘤退缩比例31.9%(-166.7%~58.3%)。(2)手术术后情况。741例患者中,34例行新辅助治疗后接受根治手术治疗,707例直接行根治手术治疗。7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方式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分别为633、102、6例;633例开腹手术10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切除范围胰十二指肠切除(PD)238例,十二指肠局限性切除497例(十二指肠楔形切除226例、远端胃部分切除55例、节段十二指肠切除204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或节段十二指肠联合胃大部切除12例)。741例患者中,13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113例,≥Ⅲ级18例。741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3(4~120)d。707例直接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中,术后评估371例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极低危、低危、中危,336例高危。205例高危患者接受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治疗时间24(6~110)个月。(3)随访情况。741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58(7~150)个月。随访期间,110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转移。741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8.6%、94.5%,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4%、90.9%、84.9%。707例直接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8.5%、94.3%,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4%、91.1%、85.4%。(4)分层分析。①直接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灶位置、肿瘤长径、核分裂象计数、改良NIH危险度分级、肿瘤基因信息是影响707例直接行根治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患者总生存的相关因素(风险比=0.43,0.18,0.22,0.06,0.29,95%可信区间0.20~0.93,0.09~0.35,0.10~0.50,0.03~0.12,0.09~0.95,P<0.05);肿瘤原发灶位置、肿瘤长径、核分裂象计数、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707例直接行根治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患者无病生存的相关因素(风险比=0.65,0.25,0.25,0.10,95%可信区间0.41~1.03,0.17~0.37,0.15~0.42,0.07~0.1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灶位置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视野、肿瘤基因KIT第9外显子突变是影响剔除342例缺失肿瘤基因信息患者后365例直接行根治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2.85,2.73,3.13,95%可信区间1.12~7.20,1.07~6.94,1.23~7.93,P<0.05)。肿瘤长径>5 cm、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视野是影响707例直接行根治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3.19,2.98,95%可信区间2.05~4.97,1.99~4.45,P<0.05)。②术后辅助治疗对肿瘤改良NIH危险度分级高危患者预后的影响。336例肿瘤改良NIH危险度分级高危患者中,205例接受术后辅助治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6%、77.3%,131例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3.2%、64.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8.39,4.44,P<0.05)。205例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肿瘤改良NIH危险度分级高危患者中,治疗时间<36个月106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1%、58.7%;治疗时间≥36个月99例,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00.0%、91.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3.92,29.61,P<0.05)。③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疗效比较。具有完整临床资料583例行开腹手术83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倾向评分匹配前肿瘤原发灶位置(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肿瘤长径(≤5 cm、>5 cm)分别为95、307、147、34例,331、252例15、46、17、5例,67、16例,两者肿瘤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94,P>0.05),肿瘤长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²=17.33,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患者均为83例,两者肿瘤原发灶位置(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肿瘤长径(≤5 cm、>5 cm)分别为16、39、20、8例,67、16例15、46、17、5例,67、16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1.54,0.00,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Ⅲ级),术后住院时间,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7例,12、5例,11(5~120)d,92.0%,100.0%9例,7、2例,11(5~41)d,91.6%,97.3%;两者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2.91,Z=3 365.50,χ²=3.02、1.49,P>0.05),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肿瘤原发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患者不同手术切除范围疗效比较。289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肿瘤原发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患者中,手术切除范围PD十二指肠局限性切除分别为156例133例,两者倾向评分匹配前肿瘤长径(≤5 cm、>5 cm),肿瘤与肠系膜相对位置(对系膜缘、系膜缘)分别为71、85例,28、128例92、41例,120、13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6.34,150.10,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手术切除范围PD十二指肠局限性切除均为41例,两者肿瘤长径(≤5 cm、>5 cm),肿瘤与肠系膜相对位置(对系膜缘、系膜缘)均为28、13例,16、25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00,0.00,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手术切除范围PD十二指肠局限性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Ⅲ级),术后住院时间,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3例,11、2例,15(9~62)d,94.2%,64.3%9例,8、0例,15(7~40)d,100.0%,78.8%;两者术后并发症、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99,0.34,1.86,P>0.05),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Z=614.50,P<0.05)。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行根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肿瘤原发灶位置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视野、肿瘤基因KIT第9外显子突变是影响直接行根治手术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长径>5 cm、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视野是影响直接行根治手术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行开腹手术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近期疗效远期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肿瘤原发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患者,手术切除范围PD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十二指肠局限性切除患者。对于肿瘤改良NIH危险度分级高危患者,行术后辅助治疗且治疗时间≥36个月均有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肠肿瘤 胃肠间质瘤 十二指肠 外科治疗 近期疗效 远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受体(PDGFRA)突变是胃肠间质瘤(GIST)中少见的种突变类型,包括D842V位点在内的大多数PDGFRA第18外显子突变患者对伊马替尼具有高度耐药性,其治疗是临床的大难点。本文探讨PDGFRA-D842V突变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综合治疗效果预后,以期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20年5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GIST诊疗中心接受诊治的71例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D842V突变组(47例,66.2%)非D842V突变组(24例,33.8%),比较D842V突变非D842V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疗效、复发转移情况。结果D842V突变组男性28例,女性19例,中位年龄60(36~82)岁;非D842V突变组男性16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62(30~81)岁。比较D842V突变组与非D842V突变组的年龄、性别、原发部位、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计数、CD117DOG1表达情况、Ki-67增殖指数危险度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842V突变组非D842V突变组CD34阳性率分别为89.4%(42/47)62.5%(15/24),差异统计学意义(χ2=5.644,P=0.018)。D842V突变组非D842V突变组中,未经术前治疗直接行R0切除者分别为44例22例,因肿瘤破裂行急诊手术R1切除者各1例,经穿刺明确病理突变类型后未行手术者各1例(其中1例D842V突变患者接受avapritinib治疗获得部分缓解),1例D842V突变患者因外院穿刺结果提示野生型GIST,术前接受了8个月的伊马替尼治疗后行R0切除。术后分别有5例D842V突变5例非D842V突变的高危GIST患者接受了1年以上的伊马替尼术后辅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37(1~153)个月,D842V突变与非D842V突变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2%100%(P=0.233)。单因素分析显示,核分裂象计数(P=0.002)、Ki-67增殖指数(P<0.001)危险度分级(P=0.025)是影响D842V突变患者R0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率的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尚不是影响其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DGFRA-D842V突变与非D842V突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本相同,根治切除手术疗效相当。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腹内型硬纤维瘤病(IADT)胃肠间质瘤(GIST)均来源于间叶组织并好发于胃肠道,临床诊疗工作中极易出现误诊,直接导致患者的预后生存生活质量受到损害。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对于上述两种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而对于准确诊断个体化精准治疗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同时,IADTGIST的发病似乎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而系统研究讨论的匮乏,使得临床决策病患管理容易进入陷阱误区。因而,本文将对两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理治疗手段进行综述,探讨两者的区别内在联系,以期推进更加精准化个体化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研究实践参考。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硬纤维瘤病,腹内型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胃腔内切除术(LIGS)贲门周围胃肠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描述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例贲门周围胃肠间质瘤行LIGS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52(35~69)岁;患者均行LIGS。观察指标:(1)术中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间隔每3个月1次。了解患者远期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4月1日。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术后情况。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IGS,无中转开腹或手术方式变更。5例患者术中探查示:3例肿瘤位于贲门小弯侧,2例位于胃底后壁,肿瘤距离贲门齿状线1.5(1.0~3.0)cm。5例患者中,3例具有病理学可评估切缘,分别为0.3、0.8、1.5 cm,2例无可评估切缘但包膜完整。5例患者手术时间75(65~112)min,术中出血量25(15~70)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1~3)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3(2~4)d,引流管留置时间4(3~5)d,术后住院时间6(5~8)d。5例患者均无出血、吻合口漏、胃瘫等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胃间质瘤;肿瘤长径3.0(1.8~5.5)cm,其中2例肿瘤长径≤2.0 cm,3例肿瘤长径≥3.0 cm。5例患者危险度分级2例极低危,2例低危,1例中危。(2)随访情况。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9(3~15)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吞咽障碍、胃食管反流等远期并发症,CT复查均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LIGS可用于治疗贲门周围胃肠间质瘤。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贲门 腹腔镜经胃腔内技术 并发症 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