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系肿瘤合并克隆性T大颗粒淋巴细胞(T-LGL)增殖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5例确诊髓系肿瘤合并克隆性T-LGL增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位年龄60岁,均存在>6个月的血细胞异常病史。外周血T-LGL绝对计数均<1.0×109/L,LGL免疫表型2例为CD4+CD8-,3例为CD4-CD8+;4例为αβ型T细胞,1例为γδ型T细胞;5例均有克隆性证据;二代测序检测显示1例患者存在STAT3突变,其余4例均为阴性。结论5例髓系肿瘤合并克隆性T-LGL增殖患者起病隐匿,以老年为主,临床以慢性血细胞减少多见。存在克隆性T-LGL,尤其是T-LGL绝对计数<0.5×109/L的患者诊断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需慎重,可能与意义未明的T细胞克隆性疾病部分重叠。STAT3或STAT5b突变检测可能是鉴别两者的主要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方案治疗成人Burkitt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30日至2018年9月1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11例Burkitt白血病患者病例资料,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完全缓解(CR)率、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及不良事件。结果11例患者中位年龄34(15~54)岁,其中男6例,女5例。发病时中位WBC 12.28(2.21~48.46)×109/L,HGB 113(74~147)g/L,PLT 35(13~172)×109/L,乳酸脱氢酶2 721(803~17 370)U/L,外周血中位原始细胞比例0.40(0.03~0.76),骨髓中位原始细胞比例0.840(0.295~0.945)。10例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化疗,其中2例患者巩固化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治疗患者1个疗程CR率为100%,4年总生存率为90%,4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0%。所有治疗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在诱导化疗中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经血液透析等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高强度方案治疗成人Burkitt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达沙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方案在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单臂、开放的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30例初诊成人Ph+ ALL患者入组。采用多药化疗方案,标准诱导化疗为期4周,自诱导化疗第8天开始口服达沙替尼(商品名依尼舒,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100 mg/d,持续应用至整体治疗结束。有条件和意愿进行移植者,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所有30例患者在诱导治疗4周后均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HCR),累积完全分子学反应(MCR)率为70.0%(21/30)。中位随访时间为37.8(32.0~46.6)个月。3年总生存(OS)率为68.1%,3年无血液学复发生存(HRFS)率为61.6%。63.3%的患者在治疗3个月时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其中有43.3%患者达到MCR)。6个月时60.0%的患者达到MCR,达到MCR的患者具有更好的OS(P=0.004)、HRFS(P=0.049)和EFS(P=0.001)。15例(50.0%)患者在第1次HCR期内进行移植,移植组患者HRFS(P=0.030)和EFS(P=0.010)优于化疗组。结论达沙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方案治疗初诊Ph+ALL安全有效。临床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NCT02523976。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达沙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方案在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单臂、开放的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30例初诊成人Ph+ ALL患者入组。采用多药化疗方案,标准诱导化疗为期4周,自诱导化疗第8天开始口服达沙替尼(商品名依尼舒,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100 mg/d,持续应用至整体治疗结束。有条件和意愿进行移植者,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所有30例患者在诱导治疗4周后均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HCR),累积完全分子学反应(MCR)率为70.0%(21/30)。中位随访时间为37.8(32.0~46.6)个月。3年总生存(OS)率为68.1%,3年无血液学复发生存(HRFS)率为61.6%。63.3%的患者在治疗3个月时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其中有43.3%患者达到MCR)。6个月时60.0%的患者达到MCR,达到MCR的患者具有更好的OS(P=0.004)、HRFS(P=0.049)和EFS(P=0.001)。15例(50.0%)患者在第1次HCR期内进行移植,移植组患者HRFS(P=0.030)和EFS(P=0.010)优于化疗组。结论达沙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方案治疗初诊Ph+ALL安全有效。临床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NCT02523976。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一种新的靶向CD19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融合蛋白(19TriTE),研究其对CD19阳性血液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19TriTE表达质粒,并通过真核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该融合蛋白。体外实验验证19TriTE对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作用及介导T细胞发挥对CD19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结果①成功构建19TriTE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并通过真核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②19TriTE可以特异性结合T细胞和Nalm6细胞,与T细胞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9.21 nmol/L,与Nalm6细胞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1.67 nmol/L。③2 nmol/L浓度的19TriTE与T细胞及Nalm6细胞共培养时,T细胞中CD69阳性表达率为35.4%,CD25阳性表达率为49.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④19TriTE在浓度为1 nmol/L时即可显著促进T细胞增殖,第12天时,T细胞绝对计数由初始1×106扩增至7.4×107,增殖74倍。⑤19TriTE融合蛋白能明显介导T细胞杀伤CD19阳性靶细胞且与剂量呈正相关,浓度为10 nmol/L时,靶细胞裂解率达50%。⑥脱颗粒实验验证,CD19阳性靶细胞存在时,19TriTE可以显著激活T细胞且与剂量呈正相关。⑦将19TriTE融合蛋白分别与过表达RFP及Luciferase基因的靶细胞及T细胞共培养,19TriTE能够介导T细胞杀伤CD19阳性的靶细胞。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及表达19TriTE融合蛋白,体外实验验证其可以有效活化T细胞,并促进T细胞增殖。同时,能够结合CD19阳性靶细胞和T细胞,促进T细胞发挥体外抗白血病作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一种新的靶向CD19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融合蛋白(19TriTE),研究其对CD19阳性血液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19TriTE表达质粒,并通过真核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该融合蛋白。体外实验验证19TriTE对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作用及介导T细胞发挥对CD19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结果①成功构建19TriTE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并通过真核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②19TriTE可以特异性结合T细胞和Nalm6细胞,与T细胞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9.21 nmol/L,与Nalm6细胞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1.67 nmol/L。③2 nmol/L浓度的19TriTE与T细胞及Nalm6细胞共培养时,T细胞中CD69阳性表达率为35.4%,CD25阳性表达率为49.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④19TriTE在浓度为1 nmol/L时即可显著促进T细胞增殖,第12天时,T细胞绝对计数由初始1×106扩增至7.4×107,增殖74倍。⑤19TriTE融合蛋白能明显介导T细胞杀伤CD19阳性靶细胞且与剂量呈正相关,浓度为10 nmol/L时,靶细胞裂解率达50%。⑥脱颗粒实验验证,CD19阳性靶细胞存在时,19TriTE可以显著激活T细胞且与剂量呈正相关。⑦将19TriTE融合蛋白分别与过表达RFP及Luciferase基因的靶细胞及T细胞共培养,19TriTE能够介导T细胞杀伤CD19阳性的靶细胞。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及表达19TriTE融合蛋白,体外实验验证其可以有效活化T细胞,并促进T细胞增殖。同时,能够结合CD19阳性靶细胞和T细胞,促进T细胞发挥体外抗白血病作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种新的靶向CD123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为CD123阳性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通过单克隆筛选技术获得能稳定分泌CD123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6E11,将杂交瘤细胞扩增后腹腔注射至Balb/c小鼠腹腔内,收集腹水并处理、纯化得到单克隆抗体,测定抗体效价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验证;RT-PCR法获得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序列,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一种新的靶向CD123嵌合抗原受体,包装病毒后感染T细胞制备CD123 CAR-T细胞,通过功能实验初步探讨6E11 CAR-T细胞体外抗白血病的能力。结果①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人CD123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6E11并获得其可变区序列。②6E11单克隆抗体对CD123蛋白亲和性高,解离常数(Kd值)为2.10 nmol/L,特异性识别CD123阳性细胞且与CD123阴性细胞无交叉反应。③成功构建了CD123 CAR慢病毒载体,感染T细胞后获得了靶向CD123的CAR-T细胞(6E11 CAR-T),感染效率大于60%。④6E11 CAR-T能明显杀伤CD123阳性靶细胞MV4-11,效靶比1∶1时6E11 CAR-T细胞对MV4-11细胞的杀伤比例明显高于Vecor-T细胞[(98.60±1.20)%对(20.28±6.74)%,P<0.001],但对CD123阴性靶细胞K562没有明显杀伤作用。⑤MV4-11细胞可以显著激活6E11 CAR-T,但对Vecor-T细胞无明显激活作用[(26.33±3.30)%对(1.17±0.06)%,P<0.001]。⑥6E11 CAR-T与MV4-11细胞共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Vecor-T组[IL-2:(92.90±1.51)pg/ml对(6.05±3.41)pg/ml,P<0.001;TNF-α:(1 407.20±91.95)pg/ml对(7.86±0.85)pg/ml,P<0.001;IFN-γ:(5 614.60±170.17)pg/ml对(8.42±2.70)pg/ml,P<0.001],但与K562细胞共培养后,两组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⑦6E11 CAR-T在与CD12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原代细胞共培养过程中被显著激活,且能有效杀伤原代AML细胞。结论杂交瘤细胞株6E11能稳定分泌高效特异的抗人CD123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表达人CD123的细胞,也能应用在靶向人CD123蛋白的肿瘤免疫治疗中,以6E11 Ig可变区序列为抗原识别区的CD123 CAR-T细胞,具有明确的体外抗白血病活性,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9(SOX9)对胰腺癌干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与吉西他滨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分选PANC-1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以CD24+CD44+ESA+为标志物的细胞亚群,并通过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移植成瘤实验验证胰腺癌干细胞的特性。分选的胰腺癌干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和shSOX9组。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OX9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CCK-8检测各组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细胞流式术检测各组细胞经吉西他滨处理后的凋亡。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PANC-1细胞中分选出CD24+CD44+ESA+细胞(占0.8%),其在小鼠皮下移植后的移植瘤体积[(567.35±23.21) mm3]大于接种PANC-1细胞小鼠的皮下移植瘤体积[(106.83±12.43) mm3,t=18.040,P<0.01]。SOX9 mRNA在shSOX9组中的相对表达量(0.42±0.05)低于对照组(1.00±0.03)和shNC组(1.01±0.03,F=77.470,P<0.01);SOX9蛋白表达量在shSOX9组(0.12±0.04)中低于对照组(0.64±0.12)和shNC组(0.62±0.07,F=85.230,P<0.01)。shSOX9组细胞的吸光度值(0.74±0.13)低于对照组(1.38±0.21)和shNC组(1.37±0.23,F=78.320,P<0.01)。shSOX9组侵袭细胞数目[(162.20±16.34)个]低于对照组[(250.50±24.21)个]和shNC组[(253.13±21.78)个,F=21.040,P<0.01]。shSOX9组吉西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2.78±0.08) mg/L,低于对照组[(5.12±0.13) mg/L]和shNC组[(5.08±0.11) mg/L,F=23.450,P<0.01]。shSOX9组细胞的凋亡率为[(35.93±3.25)%],高于对照组[(20.08±3.14)%]和shNC组[(19.76±2.67)%,χ2=50.130,P<0.01]。结论沉默SOX9可抑制胰腺癌干细胞增殖与侵袭,提高胰腺癌干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