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天津医院收治的104例单发椎体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83例;年龄50~91岁[(70.3±7.7)岁]。骨折AO分型:A1型65例,A2型39例。患者接受PCVP或单侧PKP手术治疗,其中51例行PCVP(PCVP组),53例行单侧PKP(单侧PK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有效弥散倍数、骨水泥分布优秀率。术前,术后24 h、3个月、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Beck指数(测量至术后3个月)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骨水泥渗漏率、邻近椎体再骨折率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8个月[(6.4±0.7)个月]。PCVP组手术时间(12.15±1.63)min,骨水泥注射量(2.13±0.28)ml,术中透视次数(24.74±1.71)次,均短于或少于单侧PKP组的(22.09±1.62)min、(5.30±0.52)ml、(30.09±1.86)次(P均<0.01)。PCVP组骨水泥有效弥散倍数(1.42±0.04)倍,大于单侧PKP组的(1.18±0.02)倍(P<0.01);骨水泥分布优秀率94%,高于单侧PKP组的70%(P<0.01)。术前术后24 h、3个月两组VAS、ODI、Beck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PCVP组VAS(1.20±0.49)分,ODI16.52±5.22,较单侧PKP组的(1.49±0.58)分、20.16±5.16更低(P均<0.01)。两组术后24 h、3个月、6个月的VAS、ODI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两组术后24 h、3个月Beck指数较术前改善(P均<0.05),单侧PKP组术后3个月Beck指数0.75±0.07,较术后24 h的0.79±0.07明显下降(P<0.05),而PCVP组无明显变化(P>0.05)。PCVP组骨水泥渗漏率16%(8/51),低于单侧PKP组的47%(25/53)(P<0.01)。两组随访期间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OVCF,相较单侧PKP,PCVP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注射量小、术中透视次数少、椎体内骨水泥弥散效果更好、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并更好地维持伤椎高度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等优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复张联合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ΔVp)预测患者术中容量反应的准确。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腹胃肠手术患者64例,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BMI 19~26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NYH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后依次进行肺复张(保持30 cmH2O气道正压10 s)容量负荷试验。于肺复张开始时采用超声测量ΔVp。于肺复张前(T1)、肺复张时(T2)、容量负荷前(T3)、容量负荷后(T4)记录MAP、HR、CVP、SV,计算各指标肺复张前后变化率(ΔMAPLRM、ΔHRLRM、ΔCVPLRM、ΔSVLRM)容量负荷试验前后变化率(ΔMAPVE、ΔHRVE、ΔCVPVE、ΔSVVE)。ΔSVVE≥15%定义容量负荷试验阳性,分为反应组(≥15%,R组)无反应组(&lt;15%,NR组)。结果R组34例,NR组30例。与NR组比较,R组T2时MAPT1,2时SV降低,ΔMAPLRM、ΔMAPVE、ΔSVLRMΔSVVE升高,ΔVp升高(P<0.05)。ΔVp与ΔSVVE呈正相关(r=0.829,P&lt;0.05),ΔSVLRM与ΔSVVE呈负相关(r=-0.876,P&lt;0.05),ΔVp与ΔSVLRM呈负相关(r=-0.819,P&lt;0.05)。肺复张联合ΔVp预测患者容量反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8,诊断阈值32.3%,灵敏度75.3%,特异度88.2%。结论肺复张联合ΔVp(≥32.3%)可准确预测患者术中容量反应

  • 标签: 正压通气 血管容量 肱动脉 血流速度
  • 作者: 曹烈虎 牛丰 张文财 杨强 陈世杰 杨国庆 王博禹 陈雁西 刘国辉 王栋梁 刘曦明 童晓玲 刘国栋 刘宏建 罗涛 施忠民 黄标通 陈文明 王启宁 宋绍军 杨立利 刘同生 何大为 余正红 张建政 侯志勇 邵增务 张殿英 林浩东 禹宝庆 陈云丰 朱晓东 韩庆林 顾峥嵘 陈晓 胡衍 熊蠡茗 张云飞 王勇 张磊 杨雷 童培建 贾金鹏 张鹏 张勇 孙廓 沈涛 董世武 王剑飞 王宏亮 冯勇 应志敏 胡成栋 李明 陈晓涛 杨伟国 吴兴 周家钤 徐海栋 米博斌 张英泽 苏佳灿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 200433;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 201908,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长春 13002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632,天津市天津医院 300210,中南大学湘雅三院,长沙 410013,上海市中冶医院 20094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 4300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0092,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武汉 430000,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武汉 430000,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 40004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0018,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0008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200233,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200444,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上海 200433,北京大学工学院 100871,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上海 200433,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 201908,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 200433,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 450003,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北京 10070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石家庄 05005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00044,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200080,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上海 200433,上海市同仁医院 200050,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226001,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 710038,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325003,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20006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325003,浙江省中医院,杭州 310006,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039,山东省立医院,济南 250021,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3000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沈阳 117004,陆军军医大学,重庆 400038,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716000,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 10019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 310058,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 130403,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 315040,青海省人民医院,西宁 810007,香港大学医学院 999077,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7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 200065,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创伤脊柱脊髓损伤(TSCI)患者由于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导致多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本共识TSCI流行病学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文献调研结果,对TSCI的损伤分级、康复评定、康复策略主要康复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期望对TSCI的康复治疗提供早期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脊柱损伤 脊髓损伤 康复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的发现命名,并探讨膝关节周围侵袭肿瘤术后高复发率与膝关节周围孔道结构的关系。方法影像学观察、测量:收集我院影像中心数据库200例患者的CT扫描三维重建资料,观察"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股骨髌股关节面上孔"的普遍,并进行影像学定位、测量。解剖组织学观察:通过15例车祸或肿瘤截肢新鲜标本60例尸体解剖,实物证明其存在,并对"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具体位置、孔道周围结构、孔道近端覆盖情况、孔道内容物、孔口、孔壁孔底组织进行研究分析。切取瘤段解剖、组织病理学观察:通过对股骨远端胫骨恶性肿瘤切取瘤段的研究,包括原发以及骨转移瘤通过此通路向骨内传播转移,通过解剖与组织学以及影像学分析,观察孔道结构与肿瘤的关系;判断肿瘤通过孔道隐匿双向传播情况;肿瘤复发与孔道结构的相关分析。病变孔口滑膜分析,尤其影像疑似滑膜受累及的病例,观察滑膜是否肿瘤浸润。结果"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是人体固有的生理存在,200例均观察到结构,其生理功能为膝中动脉分支进入股骨髁间窝胫骨髁间隆突(孔)的血管孔;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孔口与关节腔之间由滑膜组织间隔,并且其由滑膜组织、半月板交叉韧带与关节腔形成立体间隔。膝关节侵袭肿瘤侵犯到孔道结构后,并非即刻突入关节腔,而在孔道中隐匿,以其特定的生物学行为对滑膜进行侵犯,滑膜病变顺序:反应水肿、增厚,退变、钙化、玻璃样变(部分病例观察到浸润),滑膜破裂,肿瘤侵犯关节腔。往往滑膜破裂之前,临床上已观察到肿瘤或观察到肿瘤复发。肿瘤沿膝中动脉传播至腘血管及周围软组织、淋巴管的趋势,影像表现为腘血管周围淋巴结肿大。色结、其他部位肿瘤也可经此孔道侵入或转移至骨内。结论"股骨髁间孔"、"胫骨髁间隆突孔"是膝中动脉分支的滋养孔,是人体固有结构,这组特定的孔道结构是膝关节周围侵袭肿瘤很重要的传播、隐匿途径复发因素。

  • 标签: 股骨 胫骨 解剖学 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温针灸对于膝骨关节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接收并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8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西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个月以后,治疗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僵硬评分、日常活动评分等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对膝骨关节炎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调整,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温针灸 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融Campanacci Ⅲ级肢体骨巨细胞瘤(GCTB)患者外科治疗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效果。方法回顾研究。纳入2009年7月—2017年4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肿瘤科接受手术治疗的Campanacci Ⅲ级肢体GCTB患者25例。按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微波刮除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4~69(40.6±10.8)岁,桡骨远端1例、股骨近端2例、股骨远端6例、胫骨近端1例、腓骨近端2例;整块切除组13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29~68(46.0±10.5)岁,肱骨近端1例、桡骨远端2例、尺骨远端1例、股骨近端2例、股骨远端5例、胫骨近端1例、腓骨近端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肿瘤复发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微波刮除组手术时间103~160(121±20)min、术中出血量70~110(85±16)mL,低于整块切除组的119~169(147±19)min105~225(176±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6、8.158, P值均<0.01)。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72个月(平均31.17个月),术后3个月时微波刮除组VAS评分为1~3(2.25±0.62)分,低于整块切除组的3~4(3.23±0.44)分,差异统计学意义(t=4.588, P<0.01)。术后1年微波刮除组MSTS评分为27~30(28.33±0.98)分,高于整块切除组的25~28(26.08±1.03)分,差异统计学意义(t=5.566, P<0.01)。微波消融组术中无血管、神经灼伤,术后无病理骨折;整块切除组假体松动1例,发生于术后26个月,予假体翻修手术治疗。结论微波消融联合病灶刮除术应用于Campanacci Ⅲ级肢体GCTB的外科治疗具有可行,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肢体功能好,且术后肿瘤复发率与切除治疗相似。

  • 标签: 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 肿瘤消融治疗 微波消融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是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静止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和残留神经元胞中路易小体的形成,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为α-突触核蛋白。而为何会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原因尚未明确。目前对PD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呼吸链损伤是散发性PD患者的个关键特征,且PD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线粒体功能的紊乱有关。笔者认为该病的重要机制是环境(或)遗传所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受损。本文着重介绍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新进展,包括线粒体细胞介导的免疫,ER-线粒体轴,sirtuin蛋白介导的线粒体应激反应和MicroRNAPD的病因学中的作用。对这些机制更深入了解可能为开发新型靶向治疗提供灵感。

  • 标签: 帕金森病 线粒体 α突触核蛋白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是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静止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和残留神经元胞中路易小体的形成,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为α-突触核蛋白。而为何会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原因尚未明确。目前对PD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呼吸链损伤是散发性PD患者的个关键特征,且PD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线粒体功能的紊乱有关。笔者认为该病的重要机制是环境(或)遗传所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受损。本文着重介绍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新进展,包括线粒体细胞介导的免疫,ER-线粒体轴,sirtuin蛋白介导的线粒体应激反应和MicroRNAPD的病因学中的作用。对这些机制更深入了解可能为开发新型靶向治疗提供灵感。

  • 标签: 帕金森病 线粒体 α突触核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新鲜骨标本脱钙后影像定位血管孔道,根据孔道走向行骨内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初步探索骨内血管解剖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材来源包括膝关节车祸截肢新鲜标本7例,膝关节以上肿瘤截肢新鲜标本9例般尸体解剖标本44例(来自24具尸体);其中男22例(55%),女18例(45%);左膝28例(46.7%),右膝32例(53.3%);6~15岁10例(来自8位供体),15~85岁50例(来自32位供体)。胫骨近端例,解剖进入本研究团队发现并命名的"胫骨髁间隆突孔"的膝中静脉分支。取得新鲜膝关节标本后,先行血管造影观察连续的骨外骨内血管。去除骨皮质,4 ℃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7 d,再使用EDTA脱钙剂浸泡30 d,隔日更换脱钙剂。行CT薄层扫描后三维重建,标注血管骨孔道,根据血管骨内孔道走向进行解剖。解剖过程使用眼科手术显微器械精细操作,直观展示解剖结果,与造影成像对比,并使用组织切片验证。同时使用第2组标本行强酸脱钙剂脱钙,行效果对比。评价两种脱钙解剖方法的优劣、特定血管孔道骨内的分布普遍,使用此方法可解剖出的骨内血管直径。骨内血管解剖学研究基础,对相关骨肿瘤骨骺损伤病例行病因、复发传播机制临床分析,改进治疗方案。结果解剖出膝中静脉分支经关节腔进入胫骨髁间隆突,经骨骺(儿童)或骨端(成人)穿越成人骺线或儿童将闭合骺板进入干骺端的血管分支。进入髁间隆突孔血管外径1.2 mm,进入骨内逐渐变细并继续分支,穿越骺线或将闭合骺板的细小分支外径0.3 mm,再向远端逐渐分化成毛细血管,难以直接解剖出。组织切片验证结果证实为骨内血管。对比使用强酸脱钙剂脱钙后的标本血管明显溶解,光学显微镜下只看到少量残存上皮细胞。骨内血管解剖学研究基础,对部分相关骨肿瘤骨骺损伤病例行治疗方案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于外径≥0.3 mm的骨内血管,根据孔道走向行骨内血管可实现理想的直观解剖。

  • 标签: 解剖学 股骨 胫骨 血管 尸体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镇静联合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插管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15日至2019年4月15日长治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需要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依据患者入组时间顺序编号,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26例。A组予以镇静药+顺式阿曲库铵行快速诱导插管,B组仅予以镇静药诱导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的成功率、成功插管所需要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指脉氧浓度以及血儿茶酚胺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患者插管成功率100.0%,B组患者插管成功率76.9%,两组患者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12.15,P<0.05);A组患者成功插管所需要的时间(5.2±0.8)s,B组患者成功插管所需要的时间(8.5±2.5)s,成功插管时间差异统计学意义(t=6.41,P<0.05);A组患者插管后,指脉氧浓度较插管前明显升高,差异统计学意义(t=-7.99,P<0.05);患者插管后,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均较插管前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血清肾上腺素水平较插管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P>0.05);B组患者插管前后,指脉氧浓度较插管前明显升高,差异统计学意义(t=5.74,P<0.05),但B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儿茶酚胺浓度水平较插管前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科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应用镇静联合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插管的方法可更加迅速改善患者缺氧症状,并且能够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儿茶酚胺浓度相对稳定,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 标签: 急诊室,医院 急症 危重症 气道管理 插管法,气管内 阿曲库铵 催眠药和镇静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创伤骨科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严重DVT甚至会影响动脉供血,出现相应肢体供血不足。若发生血栓脱落可并发肺栓塞,病死率较高。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DVT的治疗康复策略均有其特殊。创伤骨科患者并发DVT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预防治疗DVT的最佳措施也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更新了系列血栓防治指南,但临床上对于不同创伤骨折患者DVT的防治方式仍有不少疑惑。因此,笔者总结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广大专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针对创伤骨科患者DVT的临床诊疗预防方案进行总结,就下肢DVT的诊断、评估、治疗预防措施等方面制订本共识,创伤骨科患者下肢DVT的处理提供套适合我国国情且简便易行的方案,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