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肿瘤病理反应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并接受同期放化疗(CRT)和根治性手术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148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CRT前后全身炎症反应相关血液学指标与肿瘤病理反应的关系。结果肿瘤反应良好组CRT前NLR低于肿瘤反应不良组(2.2±1.0比2.4±1.2,Z=-2.465,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最佳阈值为3.88(AUC=0.618,95% CI:0.528~0.70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RT前NLR≥3.88与肿瘤反应不良有关(OR=5.826, 95% CI:1.299~26.132, P<0.05)。结论在接受CRT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患者中,CRT前NLR值可以作为一种血液学预测因子,高NLR值预示着较差的肿瘤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慢性伤口治疗采用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利用效果及其优越特点研究。方法:本次慢性伤口患者的治疗研究方面,选择时间段为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选择患者为慢性伤口患者38例,分为各19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慢性伤口患者常规治疗)与负压技术组(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给予负压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慢性伤口患者治疗综合效果及其优越的特点。结果:明显可发现负压技术组伤口严重人数,在14天、7天和2天统计中,人数和占比远小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慢性伤口患者治疗效率差异性较大,P<0.05。负压技术组明显采用负压技术治疗后在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患者满意度和认识认可度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两组治疗综合效果观察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慢性伤口人体自然恢复缓慢,难以避免可能会出现感染等异常情况,在采取负压技术治疗后,不但能够使患者伤口愈合速率加快,还明显增强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负压技术应当在临床慢性伤口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当中的临床价值及对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8名体检患者,分为参照组(28名)和观察组(30名)。参照组为健康体检者,观察组为乙型肝炎患者。均采用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指标IgA(2.5±0.4)g/L、IgM(2.6±0.5)g/L、IgG(15.6±3.1)g/L均显著高于参照组IgA(1.5±0.3)g/L、IgM(1.4±0.3)g/L、IgG(10.9±2.2)g/L。比对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受检者,分为对照组(18名)和溶血组(18名)、脂血组(18名)。对照组为正常血清样本,溶血组为溶血血清样本,脂血组为脂血血清样本。三组均接受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溶血组、脂血组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别,其中脂血样本ALT、TBIL、GLU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溶血组,溶血组中BUN、ALB、AST、TP、CKL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脂血组,溶血组中GLU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脂血组。比对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清标本开展生化检验,可通过溶血、脂血指标情况来判断检验结果。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集肿瘤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探讨照射对人外周血血清miR-150-5p、miR-23a-3p表达的影响,以期为寻找辐射生物标志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63例行放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血清miR-150-5p与miR-23a-3p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两种miRNAs放疗前后在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差异表达变化,分析其与肿瘤类型等因素的关系。结果放疗后,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50-5p与miR-23a-3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放疗前(t=4.97,Z=-2.77,P<0.05)。不同的肿瘤类型中,乳腺癌、食管癌和其他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后miR-150-5p的相对表达量降低(t=3.47、2.47、2.87,P<0.05),消化道肿瘤患者放疗后miR-23a-3p相对表达量下降(Z=-1.99,P<0.05)。在放疗前、后miR-150-5p的表达改变均不受性别、年龄、化疗和肿瘤类型等因素影响(P>0.05),而miR-23a-3p的表达改变在放疗后受性别、年龄和化疗等因素影响(t=2.04、-3.34、-2.29,P<0.05)。结论放疗可影响肿瘤患者血清中miR-150-5p的表达,其有作为辐射生物学标志物的潜力。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检验在小儿发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0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小儿发热患儿,分为A组(病毒感染)、B组(细菌感染)、C组(风湿性病症),每组各17名患儿。另外选取17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均进行临床检验,将血清C-反应蛋白及WBC水平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得知,根据检测结果得知,A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1.4±0.1)mg/L与对照组(1.3±0.1)mg/L相比无差异(P>0.05);C组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30.5±14.6)mg/L最高,其次是B组(25.4±4.1)mg/L,B组、C组血清C-反应蛋白均高于A组与对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B组WBC水平(15.3±4.3)109/L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比对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创伤骨科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DVT甚至会影响动脉供血,出现相应肢体供血不足。若发生血栓脱落可并发肺栓塞,病死率较高。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DVT的治疗和康复策略均有其特殊性。创伤骨科患者并发DVT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预防和治疗DVT的最佳措施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更新了一系列血栓防治指南,但临床上对于不同创伤骨折患者DVT的防治方式仍有不少疑惑。因此,笔者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广大专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针对创伤骨科患者DVT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方案进行总结,就下肢DVT的诊断、评估、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制订本共识,为创伤骨科患者下肢DVT的处理提供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且简便易行的方案,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应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因患有结直肠癌而来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5d的营养指标及预后效果各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LB、RBP、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显著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降低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缩短排气与排便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