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康复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度、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依从度95.45%高于对照组79.55%(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喘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用于大叶性肺炎患儿中具有显著效果,提升护理依从度,缩短咳嗽咳喘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利于患儿病情好转,值得临床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儿接受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双盲法随机抽取并均分62例重症肺炎患儿(2021年3月-11月),所有患儿实施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炎性因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基础上对重症肺炎患儿开展集束化护理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使用双盲分组法将本院儿科收治的59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成两组(2021年3月-2022年6月),其中A组29例患儿实施基础性护理,B组30例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加速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儿早日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困难护理综合评分和儿童呼吸困难评分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观察组根据儿童呼吸困难评分评价结果分为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 8分≤儿童呼吸困难评分≤12分)和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4分≤儿童呼吸困难评分≤7分);对照组根据呼吸困难护理综合评分评价结果分为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困难护理综合评分>50分)和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26分≤呼吸困难护理综合评分≤50分)。对中度哮喘患儿调配1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对重度哮喘患儿调配1名护师和1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FEV1、PEF、FVC、FEV1%Pred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1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循证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循证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气管患者的护理结构,从而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与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78例老年髋部骨折者为对象,分别是常规护理(参照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研究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加入针对性护理的作用及成效。方法:研究确认在院内消化内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需接受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具体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12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00例,遵循抛币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依次实施正常护理及针对性护理,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组别名称,将各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变化进行评估,并记录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与医护人员的磨合时间及情绪波动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果得出,研究组对其使用的护理方式,在护理期间表现出明显满意的总人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以引导患者接受检查,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备的医疗保障,可以被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miR-34家族在胃癌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在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中检测到miR-34家族的失活或表达减低,表明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研究表明miR-34通过调节IGF2BP3、生存素、Bcl-2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通路,在抑制胃癌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见miR-34是胃癌治疗的重要靶点。临床治疗方面,miR-34不仅被证实具有放化疗增敏性,并且在肿瘤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随着靶向胃癌的miR-34载体出现,使其用于胃癌治疗成为可能。深入了解miR-34用于胃癌治疗的分子基础及临床疗效,有助于评估miR-34家族作为胃癌治疗新靶点的潜力。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病人7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社区护理干预,通过调查病人与其家属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病人行为改善状况,来判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社区护理后较护理前,脑卒中病人对知识知晓情况、遵医用药、合理运动、戒烟限酒等状况与干预前对比,均出现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脑卒中病人的相关知识认知达到明显提升,遵医行为也显著增强,抽烟酗酒的行为得到大幅抑制,大多数病人也能合理运动,主动接受治疗,也明显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全程介入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筛选出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一共9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以其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分配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程介入护理的方式,在研究中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从研究数据可见,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住院时长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程介入治疗干预方式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长,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式在治疗中的成效,因此我们应当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中大力推广全程介入护理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情绪控制游戏对患儿及其家长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学龄前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其中以2021年6—9月收治的46例患儿及其家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2021年10—12月收治的46例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情绪控制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前1 d、入手术室时的中文版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Cm-YPAS)评分,两组学龄前患儿家长术前1 d及出院时的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及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干预过程中,研究组脱落患儿3例,对照组脱落患儿2例,分别有43、44例患儿完成研究。入手术室时,两组患儿的Cm-YPAS评分均高于术前1 d,且研究组患儿Cm-YP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术前1 d、出院时的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儿家长的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护理中,为学龄前患儿实施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情绪控制游戏干预可有效降低其术前焦虑情绪,并降低围术期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疼痛的影响[1]。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60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疼痛评分。结果通过分析对比,观察组术后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术后患者[2],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