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抗体相关血管炎(AAV)临床病理特征。25例AAV患儿根据肾组织病理改变类型分为局灶型组、新月体型组、硬化型组混合型组。探讨不同病理分型组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显示,AAV患儿表现为多器官损害,主要以呼吸系统与泌尿系统为主。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局灶型组炎性反应较重;新月体型、硬化型混合型脑利钠肽前体(BNP)明显升高,影响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新月体型硬化型肾功能损伤较重;新月体型肾小管损伤明显。提示AAV的肾脏损伤新月体型硬化型病变较重,此类患儿预后较差。免疫指标的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儿童 病理学,临床 肾脏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1例非典型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导致表现为急性肾损伤3期的急性间质肾炎的儿童罕见病例。本例患儿缺乏典型EBV感染的临床特征,仅表现为反复低热、颈部淋巴结肿大,通过病原宏基因组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EBV-DNA载量测定诊断EBV感染。肾脏病理提示肾小管间质重度急性病变,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单个核细胞为主,肾小球轻微病变。18F-氟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提示肝、脾、肾全身多处淋巴结FDG代谢增加。给予血液净化支持、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肾功能恢复。

  • 标签: 疱疹病毒4型,人 肾炎,间质性 急性肾损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个中国Smith-Lemli-Opitz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致病基因变异,并探讨儿童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抽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对候选基因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提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RNA进行反转录测序验证。结果先证者家系中另例患儿均表现有智力运动障碍、小头畸形、小下颌、鼻孔前翻、双足2/3并趾。先证者还有尿道下裂、单上切牙、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的表现,其中单上切牙患儿特有的表型;2例患儿均为DHCR7基因父源c.278C>T(p.T93M)变异母源c.907G>A (p.G303R)变异,二个变异是已知的致病变异,表型正常的姐姐是p.T93M变异携带者。结论DHCR7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c.278C>T(p.T93M)c.907G>A (p.G303R)是引起家系患儿发病的遗传学病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其早期诊断治疗。

  • 标签: Smith-Lemli-Opitz综合征 DHCR7基因 复合杂合变异 胆固醇 先天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儿童难治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疗效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3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收治并接受RTX治疗的10例难治SRN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儿发病年龄(4.47±2.75)岁,男女各5例;5例(50%)肾活检局灶节段肾小球肾炎,3例(30%)微小病变肾病,1例(10%)IgM肾病,1例(1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0例患儿于(6.74±2.62)岁时行RTX治疗(1剂或4剂,每次375 mg/m2,最大500 mg);治疗1次、3次、8次分别为8例(80%)、1例(10%)、1例(10%)。随访时间11.93(5.17,25.66)个月;随访3个月、6个月以及最后次随访的缓解率分别为30%(3例)、40%(4例)、40%(4例)。10例患儿RTX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体液免疫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随访过程中,3例(30%)出现输液反应,2例(10%)出现严重肺部感染,1例(10%)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结论RTX对部分难治SRNS患儿治疗有效,治疗后需长期随访,避免感染。

  • 标签: 难治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 利妥昔单抗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例患儿表现为小头畸形、生长智能等发育迟缓以及肾病综合征。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20号常染色体的4531794745315426位置上分别发生c.107T>Cc.728G>T突变。

  • 标签: 儿童 突变 肾病综合征 Galloway-Mowat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对小鼠路易斯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shRNA干扰表达慢病毒阴性对照病毒分别感染路易斯肺癌(LLC)细胞,并筛选出稳转株;应用RT-PCR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LLC细胞GSTP1 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验证敲低效果;使用细胞增殖检测(CCK-8)法检测照射后细胞活力;使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照射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细胞的凋亡水平。构建荷瘤小鼠并进行照射,检测照射后肿瘤体积变化;TUNEL染色检测照射后肿瘤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照射后肿瘤内CD4+CD8+T细胞数量。结果RT-PCRWB结果显示shRNA慢病毒干扰后,GSTP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下调GSTP1能降低照射后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能力,并提高照射后细胞凋亡率。GSTP1敲低组荷瘤小鼠照射后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肿瘤凋亡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内浸润CD4+CD8+T细胞数量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下调GSTP1能够显著增加LLC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增加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

  • 标签: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肺癌细胞系 放射敏感性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婴幼儿型肾单位肾痨,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管萎缩、小管基底膜增厚或变薄、间质纤维化细胞浸润等典型"三联征"。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第3号常染色体的132405215位置上发生c.3218 T>G(exon23)突变,此突变为新发Nephrocystin-3(NPHP3)基因变异,进步丰富了NPHP3基因突变谱。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儿童 突变 NPHP3基因 肾单位肾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应用流程管理对其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均来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参考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者接受流程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但是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较大,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护理期间给予患者应用流程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流程管理 血液透析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过敏紫癜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与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5月到2012年3月我院治疗的118例儿童过敏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结果导致儿童过敏紫癜的主要原因是儿童的感染,118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个周期后,102例(86.44%)症状完全消失,16例(13.56%)患者的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儿童过敏紫癜的患者多为学龄期儿童,旦患病,极易出现多系统损伤,努力做好预防工作以及早期诊断,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

  • 标签: 儿童过敏性紫癜 临床分析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紫癜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病理改变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接受过肾活检且随访时间≥5年的HSPN患儿临床病理资料。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1.73 m2)-1。按照患儿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将入选者分为达终点事件组未达终点事件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法分析HSPN患儿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肾小球节段硬化(S1)组无肾小球节段硬化(S0)组患儿肾脏累积生存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诊断价值。结果共130例HSPN患儿纳入本研究,中位发病年龄11.7(8.6,13.3)岁,男性71例(54.6%),中位随访时间100.0(75.8,119.0)个月,12例(9.23%)患儿发生终点事件。与未达终点事件组(n=118)比较,达终点事件组(n=12)患儿基线高血压比例、24 h尿蛋白量、血总胆固醇、血尿酸、血肌酐水平较高,血白蛋白水平较低(均P<0.05)。两组患儿用药种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组织病理改变方面,与未达终点事件组比较,达终点事件组患儿系膜细胞增生(M1)、S1、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1/T2)球囊粘连的比例较高(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1是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7.739,95%CI 1.422~42.114,P=0.018)。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1组患儿肾脏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S0组(Log-rank χ2=17.069,P<0.001)。ROC曲线评估S1预测肾脏不良预后发生的AUC0.710(95%CI 0.549~0.872),敏感度0.667(95%CI 0.349~0.901),特异度0.754(95%CI 0.666~0.829)。结论S1是HSPN患儿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预测诊断价值。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儿童 病理学 紫癜性肾炎 牛津分型 IgA血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间质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的病因、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收集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肾穿刺活检术确诊AIN儿童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预后等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AIN儿童的肾脏存活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IN患儿基线时进展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AIN患儿51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12.94±2.55)岁(2~17岁)。儿童AIN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三联征只有2例(3.92%)。51例AIN患儿均表现为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伴不同程度的血清肌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降低,AKI分期Ⅲ期为主[33例(64.71%)]。感染是儿童AIN的主要病因[38例(74.51%)],其次是药物因素[27例(52.94%)],药物导致的AIN非甾体抗炎药为主[18例(35.29%)]。51例患儿均有间质炎细胞浸润或间质水肿。间质炎细胞浸润单个核细胞为主[46例(90.20%)]。治疗4周后肾功能完全恢复、部分恢复无恢复的例数分别为32例(62.75%)、11例(21.57%)8例(15.69%);治疗12周后,肾功能完全恢复、部分恢复无恢复的例数分别为49例(96.08%)、0例(0)2例(3.92%)。经过平均4.0(2.0~15.0)个月的随访,2例(3.92%)患儿进展至ESRD。肾活检后12年的累积肾脏生存率都为100%,5年10年的肾脏生存率分别为96.55%72.4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17.6 U/g·cr(HR=15.729,95%CI 1.045~15.977,P=0.042)肾组织IgM沉积(HR=7.523,95%CI 1.142~9.541,P=0.033)是AIN儿童进展至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IN儿童临床均表现为AKI,Ⅲ期为主,肾脏病理特征小管间质病变。经积极治疗后,大部分AIN患儿预后良好。预防感染合理用药是降低儿童AIN发病率的关键。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17.6 U/g·cr肾组织IgM沉积是AIN儿童进展至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间质性肾炎 儿童 病理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与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难治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难治IgAN的诊断定义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后,仍表现为大量蛋白尿(≥50 mg·kg-1·d-1)。遵循病例对照匹配方法,回顾选取2012年1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东部战区总医院行肾活检确诊为难治IgAN的患儿76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TAC组(38例)MMF组(38例),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量(24hU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UA)、血糖(Glu)、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疗效等。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比、血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UP、尿红细胞计数(U-RBC)、Scr、Alb、BUN、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Glu病理牛津分型、加用免疫抑制剂前行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用药3个月起,两组患儿24hUP均较基线值明显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3、6、12个月时TAC组24hUP均显著低于MMF组(均P<0.05)。TAC组Alb在用药1个月后即较基线值明显升高(P<0.05),而MMF组在用药3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其中TAC组Alb1、3、6个月时均高于MMF组(均P<0.05),12个月时两组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C组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无效率自用药3个月起与MM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访期间部分缓解率、随访时点复发率累计复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TAC组6个月时达到最大有效率(94.7%),而MMF组12个月时达到最大有效率(68.4%),差异统计学意义(χ2=8.756,P=0.00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8%比21.1%,χ2=0.350,P=0.554)。但TAC组治疗3个月时血糖高于MMF组,差异统计学意义[5.02(4.72,5.22)mmol/L比4.42(4.19,5.07)mmol/L,Z=-2.745,P=0.006]。结论TAC与MMF治疗难治IgAN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TAC组更快达到缓解水平,且缓解率更高。

  • 标签: 他罗利姆 霉酚酸 肾小球肾炎,IgA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施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加强了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后,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明显更优,且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胆囊炎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有突出的效果,结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能够进步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基层医院进步推广适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肝胆外科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胆囊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展开,围术期予以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实施后,手术顺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结论:针对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见治疗手段,围术期辅以舒适护理,有利于促进整体治疗效果或预后的改善,值得进步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长期预后与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研究,收集200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经肾活检术确诊原发性FSGS的124例患儿的般情况、临床分型、肾活检结果等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患儿的肾脏累积生存率,Cox回归风险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方法寻找肾脏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儿中男94例(75.8%),女30例(24.2%),患儿肾活检时年龄16(14,17)岁,13~18岁102例(82.3%);随访时间64.8(32.1,86.0)个月。124例患儿中非特殊型49例(39.5%)、顶端型33例(26.6%)、塌陷型22例(17.7%)、细胞型14例(11.3%)、门周型6例(4.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肾活检后5、1015年进入终末期肾病(ESKD)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下降≥50%的患儿肾脏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6.9%、51.4%、2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中重度慢性小管间质病变均是儿童FSGS进入ESKD或eGFR较基线值下降≥50%的独立危险因素(HR=5.28、1.03、7.81,95%CI 2.77~10.05、1.01~1.04、4.08~14.98,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AUC=0.734,P<0.05,最佳截断值25.4%,灵敏度50.0%,特异度88.6%)、中重度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AUC=0.724,P<0.05,灵敏度46.3%,特异度98.6%)具有良好的评估FSGS肾脏结局的效能。结论儿童FSGS的长期预后不佳,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中重度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25.4%。

  • 标签: 肾小球硬化症,局灶节段性 儿童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新月体的形成是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典型病理改变。T细胞参与了新月体的形成新月体肾炎的病理进展。T细胞亚群中CD4+CD8+细胞,以及T细胞共刺激因子不同的方式介导免疫应答,参与了新月体的发生、发展纤维化,亦或者延缓其恶化。该文综述T细胞新月体形成发展的作用机制,以期临床治疗新月体肾炎提供新靶点。

  • 标签: T细胞 新月体 新月体肾炎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