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青河镇第一小学 836200
摘要: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数学情境故事的应用,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为目的,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数学情境故事,让学生在数学情境故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情境故事;小学数学;有效应用
引言
数学故事涵盖的范围广泛,有其自身的特点,是数学文化的体现,也是数学历史的载体。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学故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课的客观认知,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故事拓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具备数学文化素养,促进其思维发展。同时,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故事进行教学,有利于做好学前教育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通过这种过渡和衔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对数学课程的正确认知,也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奠定这样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实施高质量数学教学。
一、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学故事教学的意义
(一)数学故事具有知识教学的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受身心发展的客观影响,普遍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且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存在厌烦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采取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这样的心理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数学故事抽象成知识经验,以此获得数学知识,学生也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愉悦感,有利于培养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数学知识的积累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而来的,这通过不同数学家长期的验证和积累。即使再简单的数学知识也有厚重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以数学故事作为切入点,还能使学生从数学故事中学习到更多的道理。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通过数学故事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为自身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欲望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而提出疑问。教师抓住这样的机会进行引导,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能够使学生不断地进行学习探索,进而深刻明白知识原理,提高对数学学习的效果。不仅如此,这种故事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学生在今后接触同类的数学问题时,能够回想当时学习的情景,更有利于巩固数学知识。除此之外,数学学科中的抽象概念较多,学生难以掌握和运用,而教师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二、情境故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趣味为导向应用数学情境故事
数学情境故事是指在一定的数学学习目标下,创设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情境故事,如课堂小游戏、在课堂互动中融入数学情境故事等,从而帮助学生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触较少,因此学习兴趣较低,往往需要通过教师来激发,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数学情境故事的运用,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精心设计,不能简单地把活动等同于游戏与娱乐,要确保所创设数学情境故事的有效性,必须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与促进学生学习为核心。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必须确保所创设的数学情境是基于学生兴趣的。例如,在“表内除法(一)”中的第一课“平均分”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概念,感受和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在创设数学情境时,要围绕数字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密切联关系,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活动。例如,设计植树节的活动,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如何分配植树节的工具、区分植物的类型及如何划分任务等,帮助学生建立除法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从现实生活到除法、从除法到实践的抽象思维,使其可以通过看见实物的数量而联想到除法的符号,看到除法的符号可以联想具体的实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掌握好提问技巧,合理设计教学难度。在第二课“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中,为引导学生通过小猴分桃的过程来掌握和熟悉小猴和桃子的数量,进一步感受除法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还要学会书写除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进行数学情境的创设时,应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查找相关信息,从而渗透知识,让学生明白3和几相乘得12,它在图中具体表示的是什么,整个关系还可以表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具体个数转化成图形,结合图形抽象出算式,让学生感受到除法在实际中是从乘法而来,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同时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创设的数学活动中感受和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二)切实注重活动中探索时间与探索空间的保障
在开展数学情境故事时,教师需要给学生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保障,着力构建积极、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做到和谐、平等、信任、尊重、宽容、理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资源和材料作为支持。在整个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以兴趣为导向参与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有意识地对活动环节提出质疑,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让学生脑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和矛盾显现出来,使得学生认知冲突得以激发,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就能更加牢固。
(三)将数学故事应用于数学情境创设
数学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以更加具体的方式理解数学中的抽象知识。就是在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叙述,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声音和图片,以这种方式为学生打造集声音、视频图像于一体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探讨数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学故事的教育价值,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数学课程“认识图形(一)”相关知识点举例,教师在数学课上采用数学故事进行教学,并且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今天是我们学习一年级数学的第4单元,两位新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欢迎丁丁和蓉蓉。”在学生欢迎的过程中教室里用多媒体出示两位故事形象,接下来教师展示本节课程需要学习的各种物品,继续营造情境:“丁丁和蓉蓉为大家带来了好多的小玩具和生活用品,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有着天然兴趣,教师则在引导学生对出示的物品进行辨认之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丁丁和蓉蓉的这些物品太乱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忙把这些物品分类吗?快和你的小伙伴想一想怎么才能把这些物品整理好呢?”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对立体图形建立感性认知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故事进行教学,首先要对数学故事的特征进行探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学故事的价值。其次,教师要明确数学故事的意义,这样才能将数学故事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进而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应用措施,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葛睿婕.数学故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5).
[2]何建宝.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学教育,2020(6):45.
[3]骆婷婷.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下一代,2019(1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