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冉庙中心幼儿园 236000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大班幼儿面临升入小学,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将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幼儿“自我中心”的现象,我们从幼小衔接的视角,探讨去“自我中心”的策略,为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顺利过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幼小衔接:自我中心;策略
随着“游戏课程化”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幼儿区域活动增多,但是发生在区域活动中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在大班自主游戏时间,孩子们纷纷冲进自己喜欢的区角,本来开展自主游戏是为了让幼儿感受游戏的乐趣,但是我们却发现孩子们因为争抢一个玩具而争吵不休甚至会打起来。还有的孩子会占据玩具但并不玩,他们乐意别人分享玩具给自己,而自己却不愿意把玩具分享给别人。这是以“自我中心”的表现。如果幼儿不懂得分享、谦让则很难适应未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为了帮助大班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我们以去“自我中心”为课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一、设置“分享日”,提供交往的机会
在大班幼小衔接工作中,有的教师根据集体教学、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的时期内专门设立与问题相关的分享日,为孩子们提供交往的机会,培养大班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一)玩具交换与分享日
现在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玩具,但是时间长了就玩腻了。根据幼儿喜新厌旧的心理,结合分享品质的培养,有的教师设置了“玩具交换与分享”日,每周在固定的一天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小伙伴们进行自由交换。有的孩子想把别人的玩具带回家玩,于是教师设计了互换表,记录下玩具的名称、交还的时间等。幼儿参与玩具交换要遵守自己的承诺,按照规定的时间还回玩具。在玩具分享活动中,孩子们收获了分享的快乐,增强了他们的守约意识与责任意识,增强了时间观念,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二)阅读分享日
大班幼儿要为顺利进入小学积累初步的阅读经验,为了扩大幼儿阅读面,提高幼儿阅读量,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教师在每周固定一天开展“阅读分享日”。在这一天,孩子们要把自己喜欢的绘本带到幼儿园,投放到阅读区角,供小伙伴们阅读,同时自己也可以阅读其他小伙伴曾经读过的绘本。为了提高阅读分享日的价值,有的教师还邀请家长参与阅读分享日的活动中来,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就绘本阅读讨论与其他家庭互动的问题,以促进阅读交流,增加幼儿间交流的次数。在阅读分享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同时体会到了分享所带来的快乐。而且在他人在阅读中产生与自己不一致的想法时,孩子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尊重小伙伴的想法,进而丰富了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经验。
(三)情感故事分享日
幼儿时期情感调控能力比较低,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多变的情绪给孩子们带来了诸多烦恼,为了帮助他们认识与接纳情绪,并学会表达情绪,使他们能够以稳定的情绪,有效的自我调控,顺利适应小学紧张的学习与生活,有的教师设计了“情感故事分享日”。在这样的日子里,孩子们要讲述自己的情感故事,无论是有趣的,还是苦恼的,都可以畅所欲言。在情感分享日活动中,孩子们找到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培养了他们表达情绪的能力,增进了他们对自己以及小伙伴的了解。情感分享日活动促进了幼儿情感发展,提高了他们自我调控情感的能力。
二、举办“分享会”,感受分享的乐趣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有的教师抓住特殊的日子,举行各种分享会,提高幼儿交流的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幼儿生日会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讲,过完生日他们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啦!这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中国人向来重视“仪式感”。因此有的教师从这一点出发,在每个孩子生日的时候,举办生日会,让孩子们和小伙伴一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在“生日会”上,孩子们不仅要分享食物,共享一个大蛋糕;还要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以及对小学生活的期待。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幼儿的分享意识,还使他们通过语言等形式物化了对小学生活与学习的种种期待。
(二)传统节日聚会
为了激发幼儿交往的意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的教师以孩子们共同感兴趣的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日聚会。如“迎新春 元旦晚会”“欢度春节”“喜迎元宵节”“我们一起踏春”“放风筝”等,这些节日聚会活动为我们开展各种游戏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契机,为幼儿与人交往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社会性的发展。
21世纪需要具有较强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而升入小学,也需要儿童具有初步的社会交往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具有分享、谦让等良好的品质。本文从幼小衔接的视角,结合大班幼儿去“自我中心”的一系列方案的实施,对有效促进幼儿交往能力,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实践带来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运端,冯海英.基于自我中心理论的幼儿教育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1):126-129.
[2]李令.浅谈学前儿童自我中心化理论及去自我中心化策略[J].知识经济,2013(0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