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所致固定性斜视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38眼)高度近视引起的固定性内斜视行手术治疗,38眼均先行超常量的内直肌后退,9眼因外直肌菲薄行上直肌颞侧1/2肌束截除并转位于外直肌上方止端旁,其余29眼行外直肌上方1/2~2/3肌束截除并转位于上直肌颞侧止端旁,转位的部分肌束截除量是8~12mm。结果术前下斜视30~50°之间,术后进行三个月到两年的随访调查,基本正位35眼,剩余的3眼仍需要进行一定的矫正,眼球的基本运转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内直肌超常量后退联合外直肌或上直肌部分截除加转位,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的斜视问题,减少手术肌肉条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棱镜递减治疗法对小度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行三棱镜递减治疗的斜视度数≤25三棱镜度(PD)的17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14~60岁。三棱镜递减治疗法为首次给予患者压贴欠矫度数的三棱镜,随患者斜视度数的减小逐渐递减压贴的三棱镜度数。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时统计治疗效果。治愈标准为摘掉三棱镜、复视消失及眼位正位。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斜视度数、近立体视(Titmus立体视觉图)、Worth四灯试验、同视机融合功能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统计学方法主要为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及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15例为近视眼,2例为正视眼。治疗前戴屈光矫正镜看远的斜视度数为(15.76±5.24)PD,看近的斜视度数为(13.94±5.83)PD。治疗6个月随访时,7例患者达治愈标准;其余10例患者看远、看近斜视度数分别为(10.60±7.16)、(9.80±6.00)PD,与治疗前的看远、看近斜视度数(17.50±5.40)、(16.10±5.47)PD比较均明显减小(t=3.69,4.10;均P<0.01)。17例患者Titmus立体视觉图检查结果,治疗前2例为立体盲、6例为周边立体视、3例为黄斑立体视、6例为中心凹立体视,经三棱镜递减治疗6个月3例为黄斑立体视、14例为中心凹立体视;Worth四灯试验结果,治疗前看远、看近时看到4个灯的患者分别为0、2例,治疗后分别为7、9例;治疗后Titmus立体视觉图(Z=-2.99)和Worth四灯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同视机分开性融合和集合性融合范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程、治疗前斜视度数、Titmus立体视觉图检查结果、屈光度数、年龄与治疗效果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7例治愈患者继续观察6~24个月(中位数11个月),均未发现内斜视及复视复发。结论三棱镜递减治疗法能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小度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斜视度数和双眼视功能,治疗6个月时部分患者可摘掉三棱镜,眼位正位,复视消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内直肌后徙术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68例儿童集合过强型内斜视患者,运用X2检验对两组手术后正位率、欠矫率和过矫率做比较,运用T检验对术前看近与看远斜视度N-D,以及N-D差值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正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内直肌后徙组的欠矫率、过矫率比双侧内直肌后徙组的高(P<0.05),其看近斜视度、看远斜视度、N-D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内直肌后徙患者的N-D高于双侧内直肌后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内直肌后徙术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中、大多数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疗效一样,单侧内直肌后徙术和双侧内直肌后徙术都可以降低集合过强型内斜视儿童患者与看远视度的相差值。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电子气动近视眼防治仪用于眼疲劳缓解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眼疲劳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干预的方法,观察组使用电子气动近视眼防治仪进行干预。统计患者作业眼部疲劳对情况。统计患者眼疲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后,眼部作业疲劳评分WRFFQ评分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观察组治疗后眼部作业疲劳评分WRFF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眼疲劳干涩、疼痛、流泪及眼部肌肉痉挛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较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电子气动近视眼防治仪用于眼疲劳缓解治疗中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自然人群中40岁以上高度近视眼患者后极部眼底形态学参数的长期变化规律。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纵向研究。纳入“北京眼病研究”中完成了2001年和2011年2次调查、彩色眼底像可供判读的71例(110只眼)高度近视眼(近视等效球镜度数≥6.00 D)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7例,女性44例。2011年时患者的年龄为(56.2±9.5)岁。根据病理性近视眼研究小组荟萃分析中对病理性近视眼的定义对2001年眼底像进行判读,110只眼被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眼组(79只眼)和病理性近视眼组(31只眼)。分别对2001年和2011年的彩色眼底像中的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包括视盘倾斜度、视盘旋转度、β萎缩弧面积、视盘中心凹距离、视盘萎缩弧颞侧缘距离、中心凹萎缩弧颞侧缘距离、血管弓垂直距离,并分别对所有受试者、单纯性高度近视眼组、病理性近视眼组2次随访参数采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参数10年变化值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受试者中视盘倾斜和视盘旋转的发生率分别为41.1%(44/107)和63.3%(68/107),2001年和2011年的视盘倾斜度分别为1.34±0.31和1.34±0.33,视盘旋转度分别为30.4°±26.3°和30.0°±25.3°,2001年和2011年视盘倾斜度差异(Z=-0.317)和视盘旋转度差异(t=0.159)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的β萎缩弧的面积[1.34(0.45,3.73)mm2,Z=-7.295]、视盘中心凹距离[(5.18±0.54)mm,t=-3.523]、视盘萎缩弧距离[1.55(0.24,2.16)mm,Z=-6.825]分别较2001年β萎缩弧的面积[1.05(0.23,1.88)mm2]、视盘中心凹距离[(5.08±0.43)mm]、视盘萎缩弧距离[1.39(0.77,1.93)mm]显著增大(P<0.05);血管弓的垂直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58,P>0.05)。而单纯高度近视眼组和病理性近视眼组中心凹萎缩弧距离变化规律不同:单纯性高度近视眼组2011年中心凹萎缩弧距离较2001年显著缩短(Z=-3.221,P<0.05),而病理性近视眼组中心凹萎缩弧距离无明显变化(t=0.655,P>0.05)。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较大的β萎缩弧面积变化值与大的角膜曲率(r=0.462,P<0.05)和较长的眼轴显著相关(P<0.05);较大的视盘中心凹距离改变与低的最佳矫正视力(r=0.348,P<0.05)和较长的眼轴(P<0.05)显著相关;较大的视盘萎缩弧距离变化和低的最佳矫正视力(r=0.538,P<0.05)和长眼轴(P<0.05)相关。此外,近视眼黄斑病变的进展(Z=-3.425,P<0.05)以及单纯性高度近视眼进展为病理性近视眼(Z=-2.911,P<0.05)都和更加显著的β萎缩弧扩大相关。结论40岁以上的高度近视眼患者,随着高度近视眼的发展,视盘形态相对稳定,而视盘黄斑距离和β萎缩弧会不断增大,这可能是由眼轴增长所致;β萎缩弧的变化可能是近视眼黄斑病变进展的预测指标。(中华眼科杂志,2021,57:908-915)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眼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区域折射型多焦点IOL(LS-313 MF30)植入的62例(92只眼)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眼轴长度分为2个组,眼轴长度≥26 mm者纳入高度近视眼组,共29例(46只眼);眼轴长度<26 mm者纳入对照组,共33例(46只眼);其中高度近视眼组再分为2个亚组,眼轴长度≥30 mm的纳入超高度近视眼亚组,共12例(18只眼),其余的患者为单纯高度近视眼亚组,共17例(28只眼)。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大于6个月,比较随访期末各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中距离视力和近视力及对比敏感度、阅读视力、阅读速度、视觉质量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等。结果对照组与高度近视眼组、对照组与单纯高度近视眼亚组及超高度近视眼亚组间性别分布、年龄、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期内,对照组与高度近视眼组之间、对照组与单纯高度近视眼亚组、超高度近视眼亚组之间裸眼远、中、近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高度近视眼亚组的视力相对较差,但在术后6个月裸眼远、中、近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仍分别达到0.07±0.11、0.34±0.08和0.20±0.09。术后随访期末,高度近视眼组空间频率为3、6、12、18周/度(cpd)的正常光照对比敏感度(对数值)为1.48±0.18、1.75±0.18、1.44±0.24、0.90±0.23,眩光对比敏感度为1.42±0.16、1.76±0.15、1.43±0.19、0.85±0.20,均低于对照组(正常光照1.66±0.18、1.88±0.14、1.54±0.18、1.06±0.18,眩光1.62±0.16、1.85±0.11、1.53±0.14、1.01±0.15),除正常光照12 cpd外,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高度近视眼亚组的对比敏感度最差(空间频率3、6、12、18 cpd,正常光照下分别为1.39±0.21、1.66±0.16、1.32±0.23、0.75±0.16,眩光下分别为1.31±0.13、1.64±0.12、1.31±0.18、0.73±0.15),均低于单纯高度近视眼亚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单纯高度近视眼亚组仅低空间频率(3 pcd)下的对比敏感度(正常光照下1.53±0.13,眩光1.50±0.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超高度近视眼亚组阅读视力和阅读速度与单纯高度近视眼亚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显示高度近视眼2个亚组与对照组间白天及夜晚存在明显眩光和光晕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一例患者对调查的不良光学现象感到困扰。超高度近视眼亚组和单纯高度近视眼亚组脱镜率分别为11/12和15/17,对照组脱镜率为31/33,3组间脱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折射型多焦点IOL适用于合并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患者,术后有良好的远、近视力;但对于眼轴长度大于30 mm的超高度近视眼患者,术后对比敏感度相对较差,应严格进行术前检查并选择手术适应证,审慎开展该手术。(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58-36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12个月角膜不同区域上皮下神经的修复情况和角膜透明度的差异。方法队列研究。收集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眼(近视等效球镜度数6.00~10.00 D)患者30例(60只眼),其中女性16例(32只眼),男性14例(28只眼);年龄(22.46±3.15)岁,按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10例)、FS-LASIK组(11例)、LASEK组(9例),于术后12个月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不同区域上皮下神经的修复情况,并通过ACCMetrics软件分析其形态学参数,包括神经纤维密度(CNFD)、主要神经分叉节点密度(CNBD)、神经纤维长度(CNFL)、总神经分叉节点密度(CTBD)和神经纤维宽度(CNFW);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对角膜不同直径范围内的光密度进行检测。各组间神经形态学参数、角膜光密度的比较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Turkey真实显著差(HSD)检验。结果术后12个月,3种术式角膜各区域内的CNF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FS-LASIK组及LASEK组上方角膜切口周围的CNBD分别为(7.81±7.93)、(9.61±7.18)、(21.25±15.55)个/mm2;CTBD分别为(22.00±16.02)、(24.44±11.42)、(54.37±22.13)个/mm2,LASEK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D=2.823,-3.010,3.053,-3.048;P<0.01);3个组CNFL分别为(9.19±3.25)、(12.88±3.52)、(15.75±2.36)mm/mm2,SMILE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D=-3.151,-4.418;P<0.01)。SMILE术后直径12 mm内角膜的光密度为14.06±1.36,低于其他2种术式(HSD=-6.031,-5.519;P<0.01)。结论高度近视眼行SMILE术后12个月,角膜上方切口周围的神经修复情况略差于FS-LASIK和LASEK,但其他区域的神经修复情况存在一定的优势;SMILE术后角膜透明度更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68-276)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行玻璃体手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共32例(32眼)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即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组,对照组即单纯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组,每组16例,均行玻璃体切割术,其中观察组术中剥离适当范围视网膜前膜内界膜,对照组不剥离内界膜,两组均气液交换吸出视网膜下液,填充C3F8或硅油,随访2-24月,观察视网膜复位,裂孔解剖闭合,视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13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视网膜均复位,复位率:81.2%,对照组:9例视网膜复位,裂孔闭合,复位率56.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较好的改善术后视力。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irius与Orbscan-Ⅱ两种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高度近视者眼前节参数。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拟行屈光手术的高度近视131例(131只眼),分别以Sirius与Orbscan-Ⅱ测量其角膜直径(WTW)、前房深度(ACD)、角膜最薄点厚度(TCT)及瞳孔直径(PD)等眼前节参数,比较其结果。结果Sirius测量的上述参数依次为(11.537±0.320)mm、(3.336±0.208)mm、(512.786±30.559)μm及(3.961±0.524) mm。Orbscan-Ⅱ测量的各参数依次为(11.549±0.287)mm、(3.113±0.204)mm、(501.120±37.810)μm及(4.408±0.560)mm。两种仪器测量WT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3,P=0.133),而测量ACD、TCT及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04,9.498,-10.958;均P<0.001)。结论Sirius与Orbscan-Ⅱ测量WTW一致性较好可相互替代,测量其他眼前节参数不能相互替代。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对近视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并分析相应的健康宣教对策。方法我院门诊于2014年1月-2015年2月持续对1500例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患者对近视眼的病发因素、了解渠道、治疗意愿、用眼卫生、治疗依从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答案收集,对最终答案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后提出相应的健康宣传策略。结果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当前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对近视眼的疾病认知、病发原因等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将近一半的青少年不了解近视眼、不知道近视眼的病发原因。同时青少年了解近视眼疾病的渠道主要来源于媒体宣传以及政府教育,而81.0%的青少年均愿意接受佩戴眼镜治疗,能够在不佩戴眼镜的情况下能够自觉注意个人用药卫生。但也有超过50%以上的青少年患者对近视眼的治疗情况不够了解,无法遵从医生要求定期前往医院复查。结论81.0%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虽然愿意接受治疗,但仍有50%以上的患者对近视眼疾病的认知状况仍然有待加强,相关医护工作者应该做好健康宣传工作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家健康用眼知识的掌握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近视眼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共140只患眼,将术前近视程度作为基本依据,把100例近视眼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Ⅰ组(40只患眼)≤-3.00D;Ⅱ组(60只眼)>-3.00D,但≤-6.00D;Ⅲ组(30只眼)>-6.00D,但≤-12.00D;Ⅳ组(10只眼)>-12.00D,所有患者均给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对四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年,四组患者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程度、剩余屈光度以及裸眼视力等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从Ⅰ~Ⅳ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混浊程度和剩余屈光度则呈现出上升趋势,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患者出现角膜瘢痕、角膜感染以及角膜糜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上运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对近视眼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并且对于近视度数≤-6.00D的近视眼,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运用.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近视眼、屈光度、裸眼视力中图分类号R7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80-0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假性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142例(159眼)儿童假性近视眼患者。先对患者实施基础眼科检查,早晚涂抹阿托品眼膏1次,连续涂抹5-7天,由验光师实施带状点检影。结果儿童假性近视的静态屈光状态正视30例(18.87%),远视112例(70.44%),混合散光17例10.69%);小瞳孔状态下屈光状态单纯性近视67例(42.14%),单纯近视散光81例(50.94%),复性近视散光155例(97.48%)。儿童假性近视眼静态屈光状态远视分离单纯性远视61例(38.36%),单纯远视散光76例(47.80%),复性远视散光151例(94.97%)。学龄前儿童假性近视眼静态屈光状态散光分类0.25D-0.75D81例(50.94%),0.75D-1.5D75例(47.17%),1.5D-2.0D132例(83.02%)。结论视力发育过程缓慢,随着年龄的增加,一定要定期进行常规检查,规范验光,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及时采用阿托品散瞳检影,对真假近视进行有效区分。
简介:摘要儿童青少年近视眼已成为当今世界视觉问题焦点之一。开展科学并高效的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是发现近视眼发生发展规律、探索相关影响因素、研究问题机制的重要基础,且对近视眼早发现早控制的策略制定至关重要。纵观国内外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性尝试和逐步规范统一的过程,新技术和新发现亦不断促使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进步。本文针对20世纪至今的社会发展情况及青少年近视眼现患率特征,将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归纳为4个阶段,并针对4个阶段的相关研究及结果展开述评,基于不同年代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和策略、发展和革新,提出现阶段青少年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切入点和研究要素。(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45-250)
简介:摘要阿托品是一种在临床上应用甚广的经典药物,在眼科方面,阿托品可用于验光前的散瞳以及治疗弱视、虹膜睫状体炎、恶性青光眼等。近年来,阿托品用于近视眼防控这一“老药新用”的现象成为热点,其有效性已得到初步认可,但在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前,阿托品的安全性同样应受到关注。本文回顾了有关阿托品用于近视眼防控的不良反应情况,因瞳孔扩大引起的畏光最为常见,其次是视物模糊、过敏及炎症反应、局部刺激症状,其他报道的不良反应还有停药反弹、干眼、眼压升高、全身反应、光损伤及毒性作用等。其中,一些不良反应仅为理论推测,还有一些长期效应未明确,待进一步研究探索。目前,阿托品防控近视眼作为临床研究性探索应用是有益的,但应重视其安全性与疗效的评估。(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99-304)